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季报分析.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季报分析.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August 23, 2025

季报分析 | Deleum 2Q25业绩探讨

Deleum在2025财年次季交出稳健表现,营收按年增长4.9%至2亿3688万令吉,不过净利却下跌12.5%至1959万令吉,主要是其核心业务 - 电力和机械因外汇亏损和较高的营运成本导致盈利下降。 不过另一主要业务 - 油田综合服务的营收和盈利按年上升。若撇除外汇差额,Deleum的盈利表现其实更好。

Deleum的电力和机械部门和油田综合服务部门的营收贡献比例约为80:20,其最主要收入来源来自于涡轮机、阀门及流量调节器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不过近年来公司非常积极进军油气领域,因此未来季度的油田综合服务部门的贡献将会大幅度提高。Deleum刚在6月份宣布斥资6000万令吉来收购泰国MPC Future有限公司的油田服务资产和业务,包括钢丝作业、液压修井和井口维护,完成此次交易后,Deleum将持有上述业务的49.93%。另外,Deleum也在2月份获得马石油勘探 (Petronas Carigali) 授予油气设备供应与服务合约,为期5年。

电力和机械部门的扩展计划也不遑多让。去年12月Deleum以700万美元收购OSA工业印尼 (OSAII) 70%股权的投资已经在次季开始贡献营收。由于印尼的市场规模比我国大得很多,此次收购将加大Deleum的产能,进而满足日益增长的阀门市场。此外,Deleum也在6月份获得Hess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Malaysia BV颁发为期5年的得标通知书,为北马来亚盆地提供太阳能燃气涡轮发电机维护服务和材料供应服务。

Deleum能够持续展开收购活动,得益于公司的资金实力足够雄厚,净现金高达1亿3985万令吉,因此不需通过发新股或借贷来筹资。此外,Deleum还制定了50%的股息政策来回馈股东。随着业绩出炉,Deleum也宣布派发每股4仙的中期股息,除权日和支付日分别为9月8日和9月30日。

Deleum的本益比只有8倍,股本回报率高达15%,周息率接近6%,可说是目前市场不可多得的优质股。截止次季为止,Deleum的未完成订单高达15亿令吉,相比2023年的订单总值仅有5亿5160万令吉,Deleum未来几年的盈利表现有望再创新高。

Wednesday, June 25, 2025

季报分析 | JayCorp 3Q25业绩探讨

JayCorp最新业绩出炉,意外写下上市以来首次亏损。此外,营收连续两季下滑,同时按年减少24.2%至3685万令吉,对照2021年高峰时期取得破1亿令吉的记录,目前公司生意状况很不理想。由于营收走低,导致公司赚幅严重受损,家具制造业务仅取得73万令吉的税前盈利,而木板加工、建筑和再生能源业务更是全部亏钱,可说是JayCorp的几乎所有业务都已经陷入困境。

唯一让股东们欣慰的是,JayCorp依然大方派息,宣布将在7月15日除权、7月30日支付每股1.5仙的中期股息。截止四月底,公司的现金部位高达7755万令吉,足以应付接下来的挑战和考验。除此之外,未见公司管理层有何应对之策。虽然JayCorp在文告里提到美国关税战、地缘政治风险和市场动荡等外部因素,以及国内成本上涨包括最低薪资调整、电费涨价以及外劳缴纳公积金等等,但这些都是整个大环境都在面对的问题,没有人能够幸免于难。因此,如何扩大市场、做好成本管控以及研发新产品,才是公司立足发展的长远之计。

JayCorp在四月中宣布旗下子公司颁发一项总值4060万令吉的新型生物质锅炉系统的工程、采购、建造和测试 (EPCC) 合约给WASCO(5142, 主板能源组),主要是JayCorp的绿色能源产能以达到饱满状态,因此展开扩张计划以支撑更多客户的需求。这也显示当初JayCorp进军再生能源业务的决定是正确的,然而至今这项业务对营收和盈利的贡献比例依然不高,让人感到纳闷。

随着经济前景充斥不确定性,加上美国的对等关税已经对出口贸易造成严重冲击,联合政府有必要正视问题,提供家具业者更多的解决方案,毕竟我国是全球家具主要出口国之一,为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不小。根据早前资料,自四月初美国征收关税后,美国订单纷纷搁置暂停对美出货,因此接下来的季度都所有家具业者可说是荆棘载途。

Monday, June 2, 2025

季报分析 | Kimlun 1Q25业绩探讨

Kimlun的2025年首季业绩成功报捷,营业额按年暴涨1倍至4亿5971万令吉,净利按年上扬60.5%至2521万令吉,等于是2024全年净利的一半。如果接下来的季度公司都够延续强势表现,今年很有可能打破2016年净赚8192万令吉的最高记录,尤其目前公司持有庞大合约,当中建筑订单达29亿5000万令吉,制造业务订单也有3亿2000万令吉,足以在未来的两三年保持忙碌。

对比前期数据,Kimlun的三大部门 - 建筑、制造和房产业务都全面增长。或许比较令人意外的是房产业务营业额劲收1亿523万令吉,归功于发展总值高达3亿令吉、位于马西的服务式公寓项目销售良好。此外,上个月Kimlun也和新加坡上市企业 - Astaka组成联营公司宣布联手在新山开发第二高摩天大楼 - Arden高端服务式公寓,发展总值高达8亿令吉。这栋大楼位于柔新经济特区,预计2030年竣工,有望获得市场热烈反应并为公司作出可观的盈利贡献。

另外,Kimlun在首季的毛利率和税前利率均提升13.31%和7.68%,似乎已经摆脱自新冠疫情以来业绩陷入低迷的颓势,同时也显示公司面临的劳动力短缺和建筑材料价格飙涨已经获得解决。目前Kimlun进行中的主要项目包括砂劳越沙巴连接大道 (SSLR) 、位于新山的服务式公寓项目以及新加坡捷运项目的产品供应订单。根据2024年报资料,制造业务将在今年完成扩充生产线,意味着公司有能力接纳更多的未来订单来满足市场需求。

营运状况虽然表现不俗,但是财务方面就必须谨慎管控了。因订单和项目总值庞大,截止今年3月底为止,Kimlun的银行债务增长至7亿2517万令吉,导致债务股权比率上升至0.89倍,同时首季的利息成本就高达871万令吉,相等于营业额之1.90%,高于疫情前水平。因此,公司的现金管理非常重要,确保避免发生呆账或客户信用风险。

Kimlun的表现不断在进步,然而股价却不比之前高,本益比不到5倍,显然有被低估的可能性。如今国内建筑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房产市场稳健复苏,尤其得益于柔新经济特区以及数据中心热潮,转为推动国内建筑和房产领域增长的催化剂。而Kimlun凭着良好的收益记录、丰富的执行经验以及大本营处在柔佛这块战略要地,成为公司竞标能力的最大优势。

Saturday, May 24, 2025

季报分析 | FPI 1Q25业绩探讨

FPI的2025财年首季业绩已经出炉,虽然没有比去年第三季的亏损表现更糟,但也没有比上一季更好。当中,关键指标之一的营收已经连续两季下滑,本季仅取得9758万令吉是自2018年首季以来再次低于1亿令吉,这也导致首季净利减少至1067万令吉,对比去年同期和上一季更是分别暴跌62.8%以及67.9%,这也让投资者对公司获利能力感到忧虑和质疑。

更甚的是,FPI最大股东 - 纬创 (Wistron Corporation) 计划脱售其持有的27%全部股权也引起市场关注,担心是否会影响到公司估值。我觉得,短期之内这项消息确实可能会对FPI的股价造成很大负面冲击,但还不至于严重伤害公司的营运和财务表现。与其担心最大股东离场,倒不如关注公司的基本面是否有恶化迹象。

FPI在2021至2023年创造上市以来最佳表现,尤其2021年和2022年的营收更是逼近10亿令吉,主要得益于其最大客户 - Roland Corporation的强劲订单。由于新冠疫情期间消费者对电子音乐设备的需求大增,Roland和FPI因此业绩翻倍,可说是收获满满的疫情红利。但是来到2024年,Roland和FPI的业绩就明显走下坡,尤其FPI受到外汇亏损和订单减少拖累,导致去年净利下降43.1%之多。来到今年首季业绩,营收和获利能力更是似乎出现危机。

实际上,FPI在本季的盈利率继续维持双位数,证明成本管控还是做得很足。资产负债表依然稳健,现金部位更是高达4亿2083万令吉。对比目前大约5亿令吉的市值,FPI的估值不贵,如果FPI的股价继续往下探,可能反而是很好的投资机会。

另外,根据Roland的最新季报,我们得悉其主要生产线都是在大马。按照简单逻辑,只要Roland的订单保持稳定,FPI的业绩怎样都不会太差。同时,Roland也计划在今年三月至十月期间,把中国生产线移至大马来避开美国的对等关税,因此若无重大意外,FPI以后获得的潜在订单有望成长。毕竟由始至终,多年以来Roland的订单对FPI至关生死。大股东退场自然就会新的投资者接货,但是一旦失去大客户就很难通过寻找新客户来完全填补了。因此,最大的关键是如果FPI的次季营收依然不见改善,这将意味着对公司来说将是重大打击。

Friday, February 14, 2025

季报分析 | Luxchem 4Q24业绩探讨

Luxchem在2024财年末季业绩很出色,营收按年上涨16.1%至2亿594万令吉,全年取得7亿9538万令吉,比2023年增长21.7%。大马依然是公司最大的销售市场占59.0%,其次则是越南 (15.1%) 和印尼 (9.4%) 。越南和印尼市场庞大、人口众多,也推动公司的出口持续成长,在2024年就取得33.4%和24.1%的涨幅。

Luxchem在末季净利按年上扬57.6%至2156万令吉;全年盈利为4820万令吉,也取得36.1%增长,这得归功于两大业务 - 贸易和制造部门表现强劲。当中,制造部门的税前赚幅从9.99%增加至11.25%,贸易部门的税前赚幅也从4.92%至5.32%,显然产能使用率的增加成功优化成本效率,2024年末季毛利率居然取得18.3%就是明证,而全年毛利率达15.9%更是历史最高。

目前Luxchem的现金部位高达2亿5856万令吉,扣掉贷款后也有1亿7659万令吉,其资产负债表非常稳健。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库存在连续几个季度走低后,截止2024年底为止却回弹至1亿124万令吉,放映出其市场需求保持强劲。另外,由于Luxchem的主要客户有九成都是集中在东南亚,似乎不大会受到美国关税战的影响。反之,随着美国去年底上调中国医用手套的关税,有利于本地手套行业增加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而作为手套业者供应商的Luxchem,肯定也间接得益。如果Luxchem在今年能够延续强势表现,那么接下来的财务表现相当值得期待。

Friday, January 24, 2025

季报分析 | Homeriz 1Q25业绩探讨

Homeriz在本财年首季交出了让人满意的业绩,营收按年增长14.7%至6166万令吉,净利上涨16.0%至1050万令吉,主要是因为产品销售量增加所致。若能保持稳定表现,公司有望在今年打破盈利新高记录。然而管理层在上周发文告向大马交易所报备,旗下子公司一座仓库厂房在去年12月12日遭遇火灾,但由于彼时火险尚未续保,有关工厂不能获得保险赔偿,因此这次意外将导致公司蒙受300万令吉损失并将纳入在2025财年次季业绩当中。

根据管理层的解释,由于工厂运营性质的变更,保险公司需要更长时间处理已于去年10月12日到期的保单以完成续保。然而,虽说我们无法预测意外何时发生,不过在风险治理方面公司需要做得更加谨慎,确保所有相关资产都受到保险覆盖。此外,保险公司已经有额外的两个月时间仍无法与公司完成续保工作,要不是保险公司疏忽失职,不然就是保险费过高导致双方久久谈不拢。要知道家具行业向来风险偏高,因为工厂发生火灾时常发生推高了整体保额,因此每年保费只会增加不会减,管理层必须从这起事件吸取教训。

今年2月1日起国内最低薪资从1500令吉上调至1700令吉,以及大马国能拟在下半年调涨电费,势必对公司的营运成本造成挑战。不过Homeriz有望从强势美元获益,因美元交易占其营收将近九成,外汇优势可以抵消负面冲击。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尚无法预测美国发动关税战是否对国内家具领域带来多大影响,但基于美国征税的首要目标是对美有庞大贸易顺差的国家如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因此目前对本地家具领域来说还不至过于担心。短期而言,成本增加、员工短缺和外汇波动依然是Homeriz最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

Friday, December 13, 2024

季报分析 | JayCorp 1Q25业绩探讨

JayCorp的2025财年首季业绩并不理想,虽然营收按年上升6.9%至4827万令吉,然而净利却下跌44.1%至258万令吉。不过按季比较,营收和净利却分别增加12.9%和104.1%。然而不得不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营运赚幅确实从过往的两位数跌至个位数了,首季仅取得6.71%显示出公司面对成本上升和盈利受压的挑战。管理层对此表示由于顾客需求疲弱,加上明年最低薪资上调至RM1,700,因此预期市场增长面临下行风险。

根据大马家具总会长陈文海指出,目前全球家具出口额为2229亿美元,大马仅占不到2%,因此本地业者依然有很大的市场开拓空间。然而家具领域是极度依赖劳动力来营运的,因此人力成本在成本结构占相当高的比例。为了减少人手短缺问题,JayCorp把部分制作流程外包给承包商来确保生产进度顺利。目前最大的问题却是订单不足,影响了营运效率和公司发展。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准备提高关税,可能影响我国出口至美国的销量。然而美国并不是JayCorp最大的市场,因此这项举措对公司来说冲击不大,相反的美国进口商可能因关税差异而把部分订单从中国转移给我国,因此JayCorp理应有潜在的受惠机会。不过全球经济因地缘政治和供应链重组而充斥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公司来说行业前景依然不明朗。

所幸JayCorp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现金储备高达8851万令吉,相等于总资产之35%。,足以抵御未来波动。另外,JayCorp派息能力强,5至6%的周息率有效的支撑着其股价,因此今天一早开市因业绩不佳拖累了股价,然而午间休息之时却已经收复失地了。

Monday, December 2, 2024

季报分析 | Gadang 1Q25业绩探讨

Gadang在2025财年首季业绩表现平平,对比去年同期营收上升14.7%至1亿4847万令吉,净利仅微涨0.3%至622万令吉,主要受到外汇亏损所致。这些年公司回收了柔佛的Capital City商场项目余款和脱售地皮来偿还债务,截止本季度成功减少至1亿8680万令吉,而首季的利息成本也跌至152万令吉,显示出公司积极采取措施来管控营运成本和改善财务状况。

建筑部门依然是Gadang的最主要贡献来源,首季取得8261万令吉营收,得益于公司手上的建筑订单高达11万令吉,当中就包括今年4月获得马电讯颁发总值2亿8000万令吉的数据中心建造合约。随着外国大型科技企业纷纷加大投资力度进驻我国建设数据中心,Gadang有望分一杯羹。另外,柔新捷运施工进度良好,预计在2026年12月投入营运。而Gadang于2022年获得两项总值6亿8000万令吉的柔新捷运工程合约随着即将完成进度,有望在接下来的季度贡献更多的建筑收入。

有趣的是,虽然这几年建筑部门占营收比重几乎一半,然而获利方面却是房产部门贡献最高。不过本季房产部门的税前盈利仅取得731万令吉,逊于去年同期的1188万令吉,主要是因为去年的产业项目工程进度快因而变现更多的盈利。截止今年8月底为止,公司的未入账收入达2亿4560万令吉,加上最近也刚刚推出了位于柔佛新山、发展总值为2亿6000万令吉的新房地项目,接下来的房产销售有望持续增长。

公用部门在首季营收报916万令吉,和去年去年同期的832万令吉相差不远,不过税前盈利却从162万令吉减少至120万令吉,主要是位于印尼的9兆瓦小型水电站的营运成本较高。值得一提的是,Gadang在2024财年的资本开销达3100万令吉为过去6年最高,当中包括了2490万令吉用于建设位于印尼、第二期的4.5兆瓦小型水电站,另外580万令吉分配给沙巴5.9兆瓦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预计会在本财年正式启用。

综合上述分析,Gadang接下来的季度业绩应该能走出低谷,回复以往正常水平。加上联合政府积极打造大马成为本区域最大数据中心以及加速再生能源转型以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Gadang有很好的机会可以从中攫取更多合约。公司必须更加努力来改善表现,毕竟过去几年其股价走势疲软已经让不少股东损失惨重,是时候振作起来了以回报投资者的信任!

Saturday, November 23, 2024

季报分析 | FPI 3Q24业绩探讨

FPI最新业绩暴雷,受到外汇亏损所累导致2024财年第三季净亏1810万令吉,写下自上市以来首次季报见红记录。事实上,如果排除外汇亏损,FPI应当取得盈利表现。然而令吉兑美元在八月强势走强,一月内汇率升值高达6%,让不少持有美元现金的公司包括措手不及,FPI也受到牵连,第三季度的外汇损失就高达5470万了。不过近期令吉兑美元又开始疲软,回落至汇率在4.47左右,因此如果保持这走向直到年底,FPI应该可以在末季挽回部分损失。

FPI在第三季的营业额按年下跌14.4%,按季却增加8.5%,首九月累积5亿3484万令吉,比去年同期的5亿1994万令吉来得出色,显示公司营收表现持续增长,不受市场低迷而影响。此外,公司的现金部位也保持强劲,持有4亿903万令吉相等于其市值的一半左右。高层在文告里指出,公司会留意应收账款安全性以及严控库存水平以支撑接下来的生产和出货需求。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和保护主义政策对经济状况持续造成巨大不稳定性,可能冲击消费者的购买力,因此FPI认为接下来的营运状况将充满挑战。

所幸FPI的财务状况非常稳健,获利能力强劲,盈利率还是维持双位数;另外自由现金流保持充沛,应付营运周转绰绰有余,至9月底为止流动比率高达2.42倍,足以抵御未来的市场波动。看回过去记录,FPI盈利表现最优的是在2021至2023年期间,2023年更是写下历史新高取得1亿1732万令吉净利,这显示出早期公司所作的投资已经在最近几年看到了成果,然而如今全球局势和科技进步变化之快让人无法忽视,因此也让人好奇FPI下一步会有什么布局以维持企业增长走向。

Tuesday, September 19, 2023

季报分析 | Favco 2Q23业绩探讨

Favco在2023财政年次季业绩不俗,营收按年增长21.3%至1亿8352万令吉,净利也按年增长28.8%至1168万令吉,主要是起重机和智能自动化两大业务带动整体表现,尤其后者的税前赚幅更是高达25.28%,成为Favco在这次业绩报捷的最大原因。管理层在季报里表示,油价开始回升,油气领域将推动资本支出和离岸活动,这将直接使石油与天然气服务与设备 (OGSE) 参与者收益,所以目前也看到了客户订单已经逐渐回流来添购起重机设备。实际上今年迄今Favco就接获了3亿1740万令吉的供应合约总值,为2014年以来最高纪录,截止6月底为止,Favco的累积未完成订单为8亿2300万令吉,为过去八年来最高。这也让管理层在展望未来时从去年的谨慎及保守转为现在的积极态度,公司也更有信心和底气来应对市场挑战。

此外,我也很惊讶Favco的现金储备恢复得相当快,去年公司派出每股85仙或1亿9600万令吉的股息后,其现金部位减少至最低8700万令吉左右,然而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其现金储备就已经回升至1亿7620万令吉,主要是自由现金流保持强劲,首6个月就生产8506万令吉,远远高于过去几年的纪录。Favco的债务也大幅度减少,从一年前的1亿3138万令吉降低至今年6月底的8617万令吉,大幅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利息成本。

另一方面,Favco在去年4月1日脱售了一间子公司 - Exact Oil & Gas Sdn Bhd,并于10月31日完成收购新子公司 - Strata Niaga Sdn Bhd的70%股权。这项收购让公司得以首次进军电力领域,因Strata Niaga的业务主要为向国能公司供应便捷式电力测量设备。虽然这笔投资额不大,但有利于公司扩增收入来源。

自去年爆发俄乌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严厉制裁措施,一度让欧洲面临能源短缺危机,因为欧洲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主要是来自俄罗斯。然而一年多过去,如今欧洲已经转为从美国、挪威、土耳其、卡塔尔、澳洲等国家进口天然气。反观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却出现了断崖式下降,创下50年来新低,加上中国经济复苏缓慢和能源需求下降,中方并没有积极回应俄罗斯提出的到2030年对华输送天然气增加至1000亿立方米的建议,因此对目前遭受国际孤立的俄罗斯来说,未来经济和财务状况将会备受严重影响。此外,近期澳洲液化天然气工厂发生罢工事件也推动了价格上涨。尽管目前欧洲天然气库存充足,然而价格飙升反映罢工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恐怕会进一步冲击全球液化天然气的供应,尤其澳洲现在是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超越了美国和卡塔尔。

如今欧洲已经从其他国家找到了取代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然而任何干扰和亚洲的强劲需求,都将对天然气供应带来压力。不过天然气价格上涨将吸引更多油气业者注入更多投资,对起重机设备与服务将有更多的需求,因此相信Favco能在接下来的季度陆续获得更多订单来提升业务表现。

Saturday, July 29, 2023

季报分析 | Luxchem 2Q23业绩探讨

一如既往,Luxchem通常都会在季度结束后的一个月以内发布最新业绩,这次也不例外,于周四午休时间更新本财年的次季报告。次季营收按年走低28.6%至1亿5756万令吉,净利也按年大跌48.6%至942万令吉,然而按季比较的话,营收和净利分别回升3.1%和25.6%,表现有所改善,主要是贸易业务盈利率提高,而制造业务也保持平稳,因此整体的税前赚幅从首季的7.98%升至次季的8.48%,为过去一年以来表现最好。

销售额从过去每季可达2亿令吉以上的成绩下跌至目前的1亿多令吉,主要原因还是销售量和价格双双下跌,尤其可从资产负债表上看到企业的库存已经减少至5443万令吉而已,几乎恢复到2020年时期新冠疫情爆发时期的库存水平,反映出经济状况不佳和市场需求疲软所致。不同的是如今Luxchem现金储备更高,截止今年6月底为止累积高达2亿2475万令吉的现金储备,相等于总资产之32.0%,或等于企业市值的一半左右。在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之下,持有高现金除了可应对未来经济走向恶化的风险之外,同时得益于高利率环境,Luxchem在首半年的利息收入就已赚取223万令吉,相等于税前盈利之8.7%。对此,管理层也同时宣布派息每股0.60仙给来回馈股东。

从市场划分数据来看,国内依然是Luxchem的最大市场,占比超过60%,越南和印尼次之,因此东南亚经济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将决定Luxchem的销售表现和获利能力。

Sunday, April 16, 2023

季报分析 | EWINT 1Q23业绩探讨

EWINT在2023财政年首季报亏3082万令吉,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季度亏损最主要原因是英镑兑令吉走弱,导致公司蒙受2597万令吉的外汇损失,拖累了整体获利能力。管理层就认为,英镑在首季后已经升值,若接下来汇率可以保持当前水平或继续走强,该公司就可在接下来的季度扭转首季认列的外汇亏损。此外,营业额减少也是导致盈利下滑的因素,首季仅卖出澳洲项目的剩余单位,因此整体销售表现不及去年同期。

EWINT为2023财政年设定的14亿令吉销售目标,在首4个月已经取得5亿2400万令吉,主要来自于英国联营项目如Embassy Gardens(1亿2500万令吉)、Wardian(6700万令吉)、London City Islands(6300万令吉)和Oxbow(3300万令吉)的贡献。管理层明确表示,公司会专注出清已完成的单位库存以加速收回现金。随着EWINT在英国的联营公司(EcoWorld Ballymore和EcoWorld London)财务状况大为改善,EWINT在这个季度收回了2亿9488万令吉现金,使得EWINT的净现金状态从去年10月底的1亿7252万令吉提高至今年1月底的4亿4626万令吉,并预计还会在一年之内陆续收到大约4亿6530万令吉的现金。随着现金部位大幅度提升,EWINT也因此计划如果今年的销售达标以及获得监管单位批准,董事局有意在今年底之前向股东派发高达9亿令吉的现金盈余,或相等于每股37.5仙的股利。这个惊喜消息也点燃了市场和投资者对EWINT的兴趣,虽然业绩不利,但是股价反而在业绩出炉后扶摇直上,从3月22日闭市的42仙升至目前的50仙水平。

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EWINT似乎没有推出任何新项目的打算。公司在澳洲的项目已经获批,不过因市况不明朗而处于检讨中。同样的,公司也还在研究着英国现有项目的可行性。这意味着接下来EWINT将继续保持亏损状态,不过公司持有高额现金,因此完全无损其财务状况。由于俄乌战争造成的供应链中断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公司需要重新调整现有项目的建设成本造成毛利下降;而高利率和高通胀也严重影响了买家的购房能力,因此EWINT也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优惠配套以实现销售目标。EWINT在首4个月的产业销售额就已达到全年目标的37%,因此相信销售目标能够达成,这或许对持有EWINT股份多年的投资者应该会感到高兴,因为自EWINT在2017年上市后股价就持续下跌,今年即将派发的特别股息至少让长期持有者终于得以收回一部分的资本或现金了。

Monday, November 28, 2022

季报分析 | Liihen 3Q22业绩探讨

Liihen在2022财年第三季再次交出良好业绩,营业额和净利取得1亿4954万令吉和2119万令吉,分别按年增长42.0%和飙涨3倍,主要是去年同期政府实施严格的行动管制措施,企业营运被迫暂时停顿10个星期造成低基数效应。若和前季比较,第三季的营收整整减少了20.0%,主要是受到供应链纷扰以及美国商家因库存过剩导致部分订单运货延迟。虽然如此,税前盈利却按季增长16.1%,从2417万令吉提高至2807万令吉,最大原因是美元走强推动外汇收益大增,仅第三季就录得571万令吉,相等于税前盈利之20.3%。这也是为什么虽然Liihen营收减少因市场需求疲软造成销售量下滑,但是美元效应反而提振税前盈利率至18.8%,创下最高纪录。

过往得益于圣诞佳节效应,Liihen向来表现最好的业绩都是落在最后一季。虽然近期美元兑令吉似乎见顶开始滑落至目前的4.45水平左右,不过对比去年这样的汇率还是高,加上之前也提及到部分推迟的订单会在末季陆续出货,因此估计Liihen在下个季度能够延续强劲表现。

Liihen的现金储备非常充沛,截至9月30日为止高达1亿8878万令吉为最高纪录,相等于总资产之31.7%。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库存减少至9280万令吉,一是原料价格在下跌,企业无需急于买料吨货,二是企业的销售订单在减少反映市场需求下降。很多制造业包括Liihen都在面临人力短缺以及最低工资标准调高,增加了制造商的成本压力,然而Liihen的现有劳动力仍能足以应付当前的销售量,因此在成本结构方面仍处在可管控范围内。另外,美元走强也为企业面对的不利状况提供足够缓冲。

Liihen今年首九月的净利(5796万令吉)已经全面超越了2021全年(3777万令吉),今年利润有望追平甚至超过2019年(7888万令吉)的历史最高纪录,企业在全球经济前景面临恶化的状况下依然保持成长步伐非常不易。管理层在第三季也宣布派发每股1.35仙的中期股息,全年周息率可以高达5至6%,主要是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非常良好,而且债务不高,绝对有能力派发更多股息来回馈股东。然而目前Liihen的本益比却才6倍,低于过往水准,这档优质股似乎总是被市场忽略或低估。

Sunday, October 30, 2022

季报分析 | Luxchem 3Q22业绩探讨

Luxchem在今年第三季业绩表现欠佳,营业额和净利下跌11.3%和40.3%,分别为1亿7055万令吉和878万令吉,按季比较则跌幅更加明显,营业额和净利对比次季更是下跌了22.7%和52.1%。根据市场营收数据显示,Luxchem国内销售从次季的1亿4157万令吉减少至第三季的1亿1696万令吉,以及出口至中国市场的销售也从2374万令吉骤降至298万令吉,一个季度足足少掉4538万令吉的营收,是造成Luxchem业绩逊色的最大主因。此外,需求疲软以及原料成本上涨,导致Luxchem获利能力受到冲击,税前赚幅从次季的12.7%减半至6.6%。

还好资产负债表依旧稳健,现金储备高达2亿334万令吉,相等于总资产之29%左右,而库存减少,显然管理层在采购方面相当谨慎。如今全球通膨高企,各国央行纷纷采取货币紧缩政策正在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必须保障现金流和严控支出项目,这方面来说Luxchem管理层做得很好。值得一提的是,Luxchem的应付账款从次季的4290万令吉降低至2797万令吉,或透露出企业正在减少库存的讯息,接下来的季度报告恐怕也不容乐观。

全球市场的手套供应过剩,造成本地手套领域四大天王的产能使用率低,也拖累了Luxchem的业绩表现,因为手套领域对其营收的贡献就高达40%至50%左右。所幸Luxchem产品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加上两大海外市场 - 越南和印尼的市场需求依然强劲,能够为企业在接下来的盈利表现提供下行支撑。此外,去年8月24日完成并购的Lexis也成功为企业开拓了中国这庞大市场,今年首九个月取得的3725万令吉销售额已经超越了去年的2499万令吉。根据股东大会提供的纪录,Lexis会在今年搬迁新厂,并在附近建造新仓库来扩大生意,相信可以帮助Lexis增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Luxchem的30%出口销售主要以美元计算,因此美元汇率走强可以转化为更高产品售价和提高业绩表现,或许有效帮助Luxchem吸收外部风险冲击和度过全球经济放缓的不利局面。

目前Luxchem的股价已经跌至一年来最低水平,本益比仅9倍,以历史平均12倍的水平来说有被低估的可能性。至于Luxchem业绩有多快复苏,则取决于市场变化和供需状况。看回去企业过往的财务纪录和管理层的素质,Luxchem通常很少让人失望的。

Friday, September 16, 2022

季报分析 | EWINT 3Q22业绩探讨

EWINT在最新业绩表现依旧没能获得改善,已经连续四个季度踩雷了,尤其是联营公司持续陷入赤字,从首季亏损398万令吉扩大至3695万令吉。根据管理层的解释,这主要归咎于Kew Bridge的先建后租项目扩建工程带来较高的建筑成本造成项目赚幅重新调整。另外,销售额也按年骤降72.9%至3450万令吉,因为澳洲的产业项目如West Village和Yarra One都已在上个财年交付,使得本财年交付数量大幅度减少,业绩也因此受到影响。虽然如此,公司总裁兼总执行长拿督张良成却乐观看待未来展望,因为截至8月杪为止,公司的产业销售和预售高达20亿9000万令吉,是自2018年财政年后的最高纪录,而Embassy Gardens和London City Island两大项目销售比重最高,分别取得6亿2500万令吉和3亿4500万令吉,至于新推出的项目New Road Triangle也受到市场欢迎,仅在8月份就取得了2亿6800万令吉。随着首10个月的销售加上预售就已经超过20亿令吉,提前达到企业所设定的20亿目标,这也让管理层对未来相当有信心,并认为在接下来的两年之内有望转化为更高现金来再投资于未来项目以及派发股息来回馈股东。

如果仅是看EWINT的损益表,似乎会觉得公司表现惨不忍睹,可是继续看下去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却又不是那么的差。EWINT的负债与股权比率从2021年10月31日的0.20倍成功改善至今年7月31日的0.07倍,因为公司在今年首9个月就从联营公司收到3亿2855万令吉,并利用这笔资金来还债将近6亿6335万令吉。因此公司债务从2021年10月31日的9亿令吉下降至今年7月31日的5亿1075万令吉,足足减少了43.3%!从公司给出的数据显示,基本上以英镑融资的外债都已经还清了,剩下的债务主要是本币计价的回教中期票据。而债务迅速下降也帮助公司的利息支出从去年首9个月的4374万令吉减少至今年同期的3341万令吉,减缓利率上升的融资成本。随着联营公司的现金流已经获得改善并有能力缴还EWINT借款,管理层就估计公司在2023财政年初能够转为净现金状况。

英国的全国平均房价在8月份再次飙升,平均房价为294,260英镑,比7月上涨0.4%再创历史新高,但与前几个月出现的房价增速相比,涨幅相对放缓。业内人士就警告,夏季英国经济形势恶化以及能源账单的上升可能会让购屋者更加谨慎。物价飙涨危机已经全面侵入英国家庭的每一个生活层面,在利率上升和房价上涨之际,将使更多买家无法负担得起房产。尽管有房市降温的警告,但很少有分析师预计房价会在短期内暴跌,甚至预测房价可能会从市场上的新房供应紧缩中获得一些支撑。EWINT表示市场依然充满挑战,供应链中断、建设时间延长、完工延迟、价格飙涨以及成本增加等皆造成公司在英国的数个项目赚幅受到影响,因为成本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越了房产价格增长。此外,供应链问题将继续加剧成本压力和拖慢建筑工程进展,继而推高整体房产发展成本,而且,升息或将进一步扩大成本高涨和房价增长之前的差距。实际上,这也反映在EWINT的未入账销售已经从去年同期的16亿3700万令吉放缓至本季的9亿4900万令吉,上述提及的新销售极有可能需要更久时间才会转为收入和现金流。

高盛集团预计英国经济将在今年末季陷入衰退,而随着能源成本飙升,明年英国经济有出现大幅度萎缩的风险,GDP可能会收缩3.4%。然而,经济衰退疑虑不太可能阻止英国央行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英国央行在8月份初就已经将利率提高50基点至1.75%,为27年来最大规模的加息。虽然英国通膨率已经从7月的10.1%回落至8月份的9.9%,但是通膨指数仍然高得令人不安,有专家就预测,至2023年初英国的年度通胀率可能达到15%峰值,因此投资者押注央行还会继续加息抑制通胀,官方利率预计还会上升至今年年底至少3%。英国第3位女首相特拉斯刚上任就率先宣布首项重大政策,向国会提出家户能源费用上限一年不超过2500英镑的计划,并为企业提供同等规模担保长达6个月,实施两年直至2024年,这项补助计划预算可能高达1500亿英镑。一般家庭可因能源费用冻涨而受惠,平均一年省下1000英镑。此外,特拉斯也主张通过减税改革来重振经济增长,承诺取消对大公司增加企业税的计划并取消对工人和雇主征收的工资税。然而,一揽子计划的规模却可能吓坏了市场与投资者,因为英国的公共财政仍然受到政府巨大的新冠疫情支出拖累,公共债务占GDP比例将近95%,高于新冠大流行之前的约80%,这也让英镑兑美元的表现比大多数其他主要货币都要差,今年来汇率就已经贬值了15%。

未来EWINT的业务表现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英国是否能够克服经济挑战和压制通胀,因为房地产业在历来的宏观经济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次的经济繁荣或衰退都与房产有关。而资金流动性收紧和激进加息动作,可能打击英国经济,进一步影响到房产的投资情绪以及购屋者的负担能力。

Tuesday, August 23, 2022

季报分析 | Elsoft 2Q22业绩探讨

Elsoft在2022财政年次季表现有所成长,营收按年上升69.3%至907万令吉,主要得益于智能设备和汽车相关半导体需求攀升。随着销售走强,净利也按年飙涨1.6倍至510万令吉,赚幅到达56.3%!不过仔细查看Elsoft的损益表,就可以发现由资产收租、外汇收益、股息等组成的其他收入就占税前盈利的三分之一,另外联营公司的盈利也贡献了77万令吉,扣除前述其核心业务的税前赚幅实际上是32.7%。虽然Elsoft的获利能力高于市场水平,但是受制于产量不高以及规模较小,Elsoft的估值上升空间就远不如其他竞争对手了。

管理层在展望未来时表示,下半年的自动化测试设备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ATE) 需求预计会减少,因为其大顾客受到供应链纷扰而延后资本支出,进而影响到对Elsoft的订单量。看到这里恐怕Elsoft的投资者都心凉了半截,因为Elsoft的最大客户在去年就贡献了46%的营业额。看回去2020年财报,Elsoft业绩暴跌主要是因为这组大客户仅仅贡献779万令吉营收或43%,造成全年销售只取得1813万令吉成为近年来最差表现!根据早前投行分析员报告,Elsoft已经涉足医药领域并预计在今年推出第二代腹膜透析嵌入式控制器,一旦获得医药准证并开始商业化推出市场,可在今年杪开始带来贡献。经历过2020年的惨痛教训后,管理层终于意识到必须开拓新市场来降低过于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

另外,Elsoft早在今年3月宣布以3800万令吉脱售槟城峇六拜工厂兼办公室,脱售所得将作为扩展业务及生产设施、营运资本以及特别股息用途。截止6月底为止,企业的现金储备高达6901万令吉,或等于总资产之57.7%,虽然资金充裕然而企业成长却似乎停滞不前,管理层需要好好善用手上资金来作长远发展。

早前美国正式通过《晶片法案》,被分析员认为此举料可带动大马半导体封装测试和外包装配和测试 (Outsourced Semiconductor Assembly and Test, OSAT) 未来需求增长,因为大马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全球市占率就高达13%,因此上述法案不仅不会冲击大马科技领域,反而还会惠及本地从事半导体封装测试、以及外包装配和测试的公司。在晶片生产过程中,当半导体材料(硅)被加工成晶圆后,通过测试的晶圆要成为单独的晶片,就需要进行封装;测试则是对晶圆和成品的良率进行检测,因此测试和封装是半导体生产的最后关键一步,而用来检测晶片的过程当中,则有赖于全程自动化的ATE来完成半导体测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Elsoft的获利能力如此之高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开发市场上最先进的检测系统需要投入大笔资金和时间去研发最新的科技。

随着科技领域前景持续强劲,电动车、人工智能、5G网络等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是推动数码经济的关键动力,因此无论在晶片需求或者自动化测试设备方面仍然拥有强劲的中长期潜能。Elsoft如何把握机会突围而出,有赖于其管理层的眼光和远见了。

Tuesday, August 2, 2022

季报分析 | LCTitan 2Q22业绩探讨

LCTitan相隔两年后再次业绩暴雷,虽然单季营收写下历史新高至28亿1687万令吉,但是却净亏1亿4592万令吉。管理层对此发文告表示,第二季之所以亏损是因为原料成本大涨以及其他外围因素。当中,因俄乌战争爆发推高石油价格,造成与原油价格高度相关的石脑油原料成本按年增长64%,压缩了烯烃与衍生产品 (Olefin and Derivative products) 赚幅并导致部分库存价值减记5718万令吉。至于聚烯烃产品 (Polyolefin products) 业务方面,由于塑料制造行业的劳动力短缺降低了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同时,中国抗疫封锁的冲击也削弱了中国的经济活动,干扰本区域的石化产品供需平衡,公司就为此拨备了3929万令吉的库存减值。此外,乙烷成本的上升也造成美国联营公司的盈利贡献大幅度下跌,从首季的6814万令吉减少至109万令吉。种种不利因素都是造成LCTitan次季表现不济的原因,考虑到石化需求放缓以及原料价格高涨,公司在次季的工厂使用率降至81%以确保营运持续保持优化。

按照目前市场动态来看,LCTitan在第三季很有可能还是会交出难堪的财报。虽然石脑油价格已经开始往下掉,然而聚烯烃产品的的价格下跌幅度却更快。原本因新冠疫情已经造成供应链混乱并推高了产品价格和运输成本,而进入2022年连续发生俄乌冲突、美国加息以及中国封城,更是进一步造成能源和粮食成本飙升,把全球推向通货膨胀压力。如今很多行业都因为产品与服务实在太贵和物价飞涨而放缓了市场需求,造成制造商都面对产量过剩以及供大于求的情况。就连LCTitan都不例外,截至六月杪库存居然高达21亿106万令吉,几乎足以应付三个月的订单!随着竞争对手可能打起削价战来清除过多库存,LCTitan不可避免会在下半年遭遇更严峻挑战。

值得庆幸的是,LCTitan的资产负债表依旧稳健。零贷款和现金储备高达32亿令吉足以确保公司有强大财务基础可以度过不利局势。即使扣除掉印尼新乙烯 (LINE) 工厂项目所需的资本开销,公司的现金余额依然有9亿令吉。不过以目前表现来看,LCTitan不大可能会再复制上一财政年豪爽派发每股23仙的总股息,毕竟今年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都已经第三度下调全球经济展望来反映濒临全面衰退的机率越来越高。

上一回LCTitan仅用了三个季度就成功摆脱低谷,并在2021财政年首季写下盈利新高纪录,这一次管理层能够再创奇迹带领公司业绩起死回生吗?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Sunday, June 5, 2022

季报分析 | GKent 4Q22业绩探讨

GKent在2022财政年末季意外交出亮眼成绩,营收和净利分别取得1亿1960万令吉和1469万令吉,单季表现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根据管理层指出,盈利大增得益于基建业务终于完成交托轻快铁第二路线 (LRT2) 的延伸工程以及布城医院项目。除此之外,水表业务也录得5536万令吉的营收和1195万令吉的税前盈利,为公司持续作出重要贡献。GKent在这一季度的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似乎并没有受到去年10月份脱售持有轻快铁第三路线 (LRT3) 项目联营公司的MRCBGK50%股权而打击盈利,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全球新冠疫情已经受控,市场需求恢复活跃,GKent的营运状况和产能效率也大为改善,目前手头上累积的水表订单就已超过7500万令吉,估计接下来的季度将保持稳健增长。

另一方面,GKent有份斥资、并负责设计和建造其姐妹公司Johan旗下Dynacare的手套厂房工程进度达到10%,其中首两条生产线已经开始运作,接下来四条生产线将在几个月后启动。值得一提的是,GKent在去年曾透露这间手套厂在全面投产后共有42条生产线,但从近期本地手套业者四大天王的表现来看,手套领域已经供应过剩,客户需求尚未恢复正常,因此手套行业的前景非常具挑战性。我猜测Dynacare的制造业务有可能会展延全面启动42条生产线,仅是小规模运作来应付现有合约而已。

在完成脱售LRT3联营股权后,GKent表示希望为拥有数字科技,如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公司创建一个策略投资平台,可为公司提供进入新领域的增长机会和潜在商机。于是去年底GKent就和马来西亚数字经济机构 (MDEC) 签署了为期三年的谅解备忘录,合作投资高成长的科技公司,以促进我国科技生态系统的发展。GKent为此将成立一个投资部门,为本地和区域科技公司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包括技术专业知识和市场机会。而MDEC也将物色其他投资者加入,包括推动风险投资等,并在估值、指导和市场机会等方面提供协助。

从水表业务跨足到铁路系统,再从进军手套领域后又盯上数字科技,这些年来GKent总是野心勃勃,喜欢跟随市场热潮来插上一脚,但是管理层却眼高手低,缺乏远见和针对性的策略恐怕将会耽误公司的发展潜能和增长机会。GKent最大的本钱就是拥有令人称羡的现金储备,截至5月底共有2亿8337万令吉,相等于总资产之33%左右。或许GKent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认真思考最适合公司长期发展的务实目标,如何整合业务来改善现有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善用现金来创造更可持续性的投资回报和实际盈利。

Sunday, May 22, 2022

季报分析 | Hevea 1Q22业绩探讨

随着市场重开以及需求强劲,Hevea在今年首季交出不错成绩,营业额按年增加29.2%至1亿2961万令吉,净利也转亏为盈取得522万令吉。从部门表现来看,组装家具业务销售上升最为关键,由于企业逐渐摆脱疫情干扰以及不再发生去年因员工确诊而停产的负面影响,生产量和出货量双双提高带动了业务的获利表现,税前盈利报496万令吉或5.69%。刨花板业务方面,虽然整体产量和销售有所减少,不过Hevea透过自家研发的高品质产品获得市场良好反应,较高的产品赚幅以及令吉兑美元贬值进一步改善刨花板的盈利表现。

Hevea董事经理熊豪俊早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就透露今上半年Hevea会因刨花板大量出口至日本市场而从中收益,因为日本对刨花板需求量很高。根据资料分析,日本在2020年从海外进口了价值1亿4600万美元的刨花板,为全球第13大刨花板进口国。不过自俄乌战争爆发后却推高了全球能源价格,加上从欧洲进口的运输成本暴增,于是日本开始把原本从欧洲采购的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包括马来西亚。由于Hevea生产的高品质刨花板早已取得日本工业标准的资格,有助于增加出口到日本的销量,今年的刨花板业务相信能做得更好。

由于俄乌冲突以及新冠疫情造成供应链受到干扰,导致原料价格上涨以及经营成本不断飙升,对大部分的企业来说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虽然如此,Hevea管理层依然按好原定计划,准备耗资1000万令吉提升自动化设备来改善生产效率,另外也拨备了2000万令吉建造可以容纳1500人的员工宿舍以遵守政府落实的446法令。虽然这些年来Hevea因市场产量过剩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企业表现差劲,然而公司的现金储备却非常充裕,截至今年3月底持有1亿2453万令吉,相等于总资产的24.3%。

为什么公司表现不济可是现金却有增无减呢?原因是Hevea拥有强大的自由现金流,持续经营能力强因此能源源不绝的现金产出,使Hevea能够无需过度举债的情况之下每年不断投资和派息给股东们。另外,Hevea平均一年的资产折旧成本高达2800万令吉,然而最近几年Hevea因产能使用率不达标拉低整体的盈利表现,但却不会影响Hevea的现金产出能力,只不过却把Hevea在早年投入的资金拉长了回本期限,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Hevea在最近三年的资产报酬率 (return on asset, ROA) 连5%都不到!

Thursday, February 3, 2022

季报分析 | Gadang 2Q22业绩探讨

Gadang在最新季度交出史上最佳成绩,营业额按年猛涨54.5%至2亿5967万令吉,净利狂飙18倍至3654万令吉。然而,本季业绩之所以出色,主要得益于非经常性交易和脱售土地获利。文告有仔细披露,Gadang与合资伙伴达成最终协议,针对柔佛的Capital City商场合资项目认列了6815万令吉营收以及4099万令吉收益。另外,Gadang也以4300万令吉的价格出售位于吉隆坡Taman Melawati的一片发展地皮因而录得800万令吉的收益,两大因素加起来刺激了企业在上半年的获利表现。

不过若排除这两项一次性收益,Gadang表现始终还没恢复至昔日水平。管理层认为,今年企业表现的主要增长动能来自于房产销售,因为政府推行的拥屋计划 (HOC) 和政府宣布废除6年或以上的产业免征收盈利税,对推动房产业发展和交易将带来正面影响。另外,随着政府已经放宽抗疫行管措施,经济活动重新开放,预计下半年业绩将持续改善。目前,Gadang持有4亿8500万令吉的未完成建筑订单,以及房产业务未入账销售达1亿9300万令吉,预计可以支撑未来一年的盈利表现。

Gadang交出亮眼成绩,但是却没能成功带动股价上涨,原因是建筑领域前景依旧充满挑战,如政府因债务高企而缺乏推动大型基建工程的意愿,缺乏熟练劳动力和建筑成本上涨等诸多利空因素。话说回来,Gadang毕竟还是熬过了这两年的最低迷时期,虽然目前企业市值已经跌到2亿多令吉,比起2020财政年次季蒸发了逾40%,然而其现金储备却从两年前的1亿5267万令吉增加至目前的2亿5100万令吉,涨幅达64%,持有的现金居然和市值相近!此外,债务也从同期的3亿7182万令吉减少至3亿9732万令吉,降幅为13%。即使因为数次的行管令落实而被迫暂停营运,但是Gadang在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却做得非常出色,不得不说其管理层素质确实一流。

个人认为,虽然短期之内Gadang的业绩或表现平平,但股价的下跌空间也相当有限,主要有充裕现金和足够订单来支撑接下来的业务成长。另外,Gadang也有意进军再生能源领域来扩展经常性收入,因此接下来也会积极参与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Gadang在去年12月终于与沙巴电力公司签署一项大型太阳能项目的电力购买协议只是一个好的开始,这也可以被视为Gadang积极多元化发展来持续扩张稳定的盈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