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我妈突然提出趁我还空闲在家的时候,先处理掉把她的股票转让给我和姐姐,她担心某一天突然出事后我们家的姐弟会争家产😂
和我妈一番讨论后我们决定,把有账面盈利的Cypark转给我姐,而剩余都是账面亏损的六档股票 (BPlant, GKent, Hevea, Homeriz, JayCorp, Wong) 就割名给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安排,主要是我姐的股票组合经过我修正后已经转亏为盈了,接下来应该无须再作大调整,反而我的股票组合却从12档增至15档就有点棘手了,详情日后再谈。
谈回我妈今年至今的投资绩效,未实现回酬为12.15%,表现远比马股出色。遗憾的是,至今整体组合回酬却是-19.25%。
年初至今收到的股息为RM529。自投资股票以来这些年累积的总股息为RM7,956.27。
而今年的买卖操作就是以RM0.87卖掉YTL Power,再以RM0.87加码JayCorp。整体而言,这些年来的买卖净亏损为RM7,959.29,正好被总股息收入抵消。
操控这档组合不到两年,很可惜还是无法为整体组合绩效赚取更多的盈利。我不想抱怨股市行情或者个别股价表现不好,因为说到最后,都是我一人作出买卖的决定,而在我作决定之前,都是经过仔细研究和分析股票基本面和未来前景的,再以简单的技术面为辅。但有时候,我们也无法确定股市会到什么时候才来证实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甚至有时候是几乎被市场漠视。
接下来我会把更多心思放在我的组合,因为我觉得股票配置有点怪,可以的话想做些调整来增持现金以应对目前市场欠佳的马股。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第二股票组合.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第二股票组合. Show all posts
Tuesday, March 19, 2019
Tuesday, January 1, 2019
2018年第二组合检讨
2018年的第二组合的投资绩效很不理想,账面亏损就高达-30.28%!
家私股 - 投入资金 = 41.71%;资本回酬 = -37.85%
高息股 - 投入资金 = 15.59%;资本回酬 = -36.02%
成长股 - 投入资金 = 42.70%;资本回酬 = -22.29%
现有八支股票组合 = 100%;总资本回酬 = -30.28%
去年初定下三个目标也没法完成,本来期望组合的股息率最低6%,结果仅取得3.69%,12%年回酬率也达不到,更不用说冀望打败大市了。以下是2018年做的几笔交易来重新检讨自己是否犯下失误。
一月份我分别加码Hevea和JayCorp两支家私股,由于其盈利表现都不如前期导致全年股价分别下挫48%和41%之多。三月份买进新股Wong,原因是觉得这支小型股有未来盈利增长的潜能,其基本面已经获得改善,FY2018的盈利表现也比上一财政年进步,加上接下来会派发4送1红股以回馈股东,我会继续持有以作日后决定。五月份全国大选之后我套现Luxchem并陆续分批买进新股GKent,不过由于受到建筑未来前景黯淡导致股价受到重压。
对于新的一年,我暂时没有调整股票组合的念头。若有足够资金的话或许我会考虑逢低加码。现在马股情绪不利,不趁这个时机累积股票的话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继续提高组合股息率会是我最大的考量,不过还是最希望可以先看到组合表现转亏为盈,但是这取决于企业的获利表现是否符合投资人预期?
2018年对很多投资人来说是相当难熬的一年,希望在2019年的股市能重拾动力,也期望企业能克服诸多挑战和困难交出合格的营运业绩。
祝大家新的一年新年快乐😃
家私股 - 投入资金 = 41.71%;资本回酬 = -37.85%
高息股 - 投入资金 = 15.59%;资本回酬 = -36.02%
成长股 - 投入资金 = 42.70%;资本回酬 = -22.29%
现有八支股票组合 = 100%;总资本回酬 = -30.28%
去年初定下三个目标也没法完成,本来期望组合的股息率最低6%,结果仅取得3.69%,12%年回酬率也达不到,更不用说冀望打败大市了。以下是2018年做的几笔交易来重新检讨自己是否犯下失误。
一月份我分别加码Hevea和JayCorp两支家私股,由于其盈利表现都不如前期导致全年股价分别下挫48%和41%之多。三月份买进新股Wong,原因是觉得这支小型股有未来盈利增长的潜能,其基本面已经获得改善,FY2018的盈利表现也比上一财政年进步,加上接下来会派发4送1红股以回馈股东,我会继续持有以作日后决定。五月份全国大选之后我套现Luxchem并陆续分批买进新股GKent,不过由于受到建筑未来前景黯淡导致股价受到重压。
对于新的一年,我暂时没有调整股票组合的念头。若有足够资金的话或许我会考虑逢低加码。现在马股情绪不利,不趁这个时机累积股票的话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继续提高组合股息率会是我最大的考量,不过还是最希望可以先看到组合表现转亏为盈,但是这取决于企业的获利表现是否符合投资人预期?
2018年对很多投资人来说是相当难熬的一年,希望在2019年的股市能重拾动力,也期望企业能克服诸多挑战和困难交出合格的营运业绩。
祝大家新的一年新年快乐😃
Sunday, August 12, 2018
第二组合7月成绩检讨
今天来看看第二组合的投资绩效如何:
家私股 - 投入资金 = 45.06%;资本回酬 = -14.95%
高息股 - 投入资金 = 15.98%;资本回酬 = -1.01%
成长股 - 投入资金 = 38.96%;资本回酬 = 4.67%
现有八支股票组合 = 100%;总资本回酬 = -11.29%
对比前几个月显然组合表现进步多了,主要也是因为市场情绪改善,富时综指也逐步恢复到年初水平。
第二组合的一大变动是5月份的时候我以RM0.70价位卖掉Luxchem,转而收购当时股价急泻的GKent。我很少会卖掉好股,但这次情况就比较特殊,因为GKent从大选前的最高价位RM4.47一直跌到六月份全年最低RM0.98,在多番确定GKent已经被低估后,我数次进场趁低吸纳其股份,之后GKent也慢慢反弹并在7月底以RM1.43挂收。以我买进的平均成本来看,GKent的未来回酬会比Luxchem理想,事实上Luxchem在这几个月也再没突破RM0.70以上了。
股息方面,首7月收获RM1,148.50,待领股息则有RM60,距离上一年的总股息还差21.30%。如无意外,今年总股息收入可破2千超越去年并维持大约4%的周息率。
整体而言,这一年看起来应该无望达到12%年回酬率的目标,只好冀望至少先把组合绩效转亏为盈吧。如果接下来股价或富时综指继续上涨,我也会考虑出售一些股份换回现金。虽然美国经济和股市一片大好,但实际上全球经济却受到中美贸易战而前景未明,而新兴市场也因为外围因素陷入了危机;国内方面,财务拮据的情况也许会导致希盟政府的新经济政策趋向保守。
接下来我会抱着谨慎的心态来看待股市,同时做好保护资本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下一年提前做好部署。
家私股 - 投入资金 = 45.06%;资本回酬 = -14.95%
高息股 - 投入资金 = 15.98%;资本回酬 = -1.01%
成长股 - 投入资金 = 38.96%;资本回酬 = 4.67%
现有八支股票组合 = 100%;总资本回酬 = -11.29%
对比前几个月显然组合表现进步多了,主要也是因为市场情绪改善,富时综指也逐步恢复到年初水平。
第二组合的一大变动是5月份的时候我以RM0.70价位卖掉Luxchem,转而收购当时股价急泻的GKent。我很少会卖掉好股,但这次情况就比较特殊,因为GKent从大选前的最高价位RM4.47一直跌到六月份全年最低RM0.98,在多番确定GKent已经被低估后,我数次进场趁低吸纳其股份,之后GKent也慢慢反弹并在7月底以RM1.43挂收。以我买进的平均成本来看,GKent的未来回酬会比Luxchem理想,事实上Luxchem在这几个月也再没突破RM0.70以上了。
股息方面,首7月收获RM1,148.50,待领股息则有RM60,距离上一年的总股息还差21.30%。如无意外,今年总股息收入可破2千超越去年并维持大约4%的周息率。
整体而言,这一年看起来应该无望达到12%年回酬率的目标,只好冀望至少先把组合绩效转亏为盈吧。如果接下来股价或富时综指继续上涨,我也会考虑出售一些股份换回现金。虽然美国经济和股市一片大好,但实际上全球经济却受到中美贸易战而前景未明,而新兴市场也因为外围因素陷入了危机;国内方面,财务拮据的情况也许会导致希盟政府的新经济政策趋向保守。
接下来我会抱着谨慎的心态来看待股市,同时做好保护资本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下一年提前做好部署。
Tuesday, May 1, 2018
第二组合首4月成绩检讨
这次来看看我妈的首4个月投资组合成绩如何(不包括股息):
家私股 - 投入资金 = 50.19%;资本回酬 = -30.96%
高息股 - 投入资金 = 18.24%;资本回酬 = -10.70%
成长股 - 投入资金 = 31.57%;资本回酬 = -5.47%
现有八支股票组合 = 100%;总资本回酬 = -17.73%
对比去年组合亏损已经扩大,我却没有作出止损离场的选择反而继续加大投资额,今年就已经动用了RM12,635资金分别买进Hevea (RM6,150), JayCorp (RM3,275) 和 Wong (RM3,210)。目前来说很难判断我是否做了正确的决定,因为这三支股票现在的价格都远比当初买进的价位还低。也许是我研究股票不够透彻,或者还不够耐心等候时机,难听一点来说就是现在我的资金已经被套住了,加上目前中小型股价低迷,企业表现也不是很好,有可能需要守住股票更长一段时间才能回到它们应有的价位。可是这就是我们在股市必须付出的经验与代价,因为没有人一开始就是股神级数的,慢慢的累积经验和知识,克制冲动和严守纪律,加上无比的耐心和等待,就算没有增加多少成功率,但至少能减低部分失误就已经是一种胜利。毕竟在股市上什么样的投资方程式都有,但最终能长期生存下来的也许只有价值投资人了。
庆幸的是组合的股息收入还算不错,首4个月已经进账RM422,待领股息有RM639,超越去年的总股息额应该不成问题。另外,BPlant也完成了5送2红股计划,股份从原有的2,500股增加至3,500股,我冀望今年它会继续贡献更多的股息,因为它可是我第二组合当中股息率最高的股票啊!
家私股 - 投入资金 = 50.19%;资本回酬 = -30.96%
高息股 - 投入资金 = 18.24%;资本回酬 = -10.70%
成长股 - 投入资金 = 31.57%;资本回酬 = -5.47%
现有八支股票组合 = 100%;总资本回酬 = -17.73%
对比去年组合亏损已经扩大,我却没有作出止损离场的选择反而继续加大投资额,今年就已经动用了RM12,635资金分别买进Hevea (RM6,150), JayCorp (RM3,275) 和 Wong (RM3,210)。目前来说很难判断我是否做了正确的决定,因为这三支股票现在的价格都远比当初买进的价位还低。也许是我研究股票不够透彻,或者还不够耐心等候时机,难听一点来说就是现在我的资金已经被套住了,加上目前中小型股价低迷,企业表现也不是很好,有可能需要守住股票更长一段时间才能回到它们应有的价位。可是这就是我们在股市必须付出的经验与代价,因为没有人一开始就是股神级数的,慢慢的累积经验和知识,克制冲动和严守纪律,加上无比的耐心和等待,就算没有增加多少成功率,但至少能减低部分失误就已经是一种胜利。毕竟在股市上什么样的投资方程式都有,但最终能长期生存下来的也许只有价值投资人了。
庆幸的是组合的股息收入还算不错,首4个月已经进账RM422,待领股息有RM639,超越去年的总股息额应该不成问题。另外,BPlant也完成了5送2红股计划,股份从原有的2,500股增加至3,500股,我冀望今年它会继续贡献更多的股息,因为它可是我第二组合当中股息率最高的股票啊!
Monday, January 8, 2018
2017年第二组合检讨
上一篇文章回顾了我本身2017年的投资成绩,这一次继续检讨第二股票组合的去年表现如何:
家私股 - 投入资金 = 41.46%;总回酬 = -12.53%
高息股 - 投入资金 = 23.73%;总回酬 = -11.91%
成长股 - 投入资金 = 34.81%;总回酬 = 31.13%
现有七支股票组合 = 100%;总回酬 = 2.82%
包括已注销的资金损失,2017全年的负回酬却高达12.90%!
说起来也满沮丧的,因为我一手操作买进的Homeriz, JayCorp和BPlant股价都表现低迷,对提升整体回报率没有多大帮助,但长期而言,至少在股息收入和业务前景方面我对他们都相当有信心的。倒是我果断卖出部分YTL Power以及清除掉WTK和Reach的决定就很关键性,至少我为组合扫除了不必要的隐忧,避免账面损失进一步扩大。
今年我期待这组合的股息率可以达到6%(去年仅4.2%而已),年回酬率的目标是12%,以及打败大市。要全部完成这三个目标非常不容易,但现在不过才一月份,不到最后结果岂能轻易放弃努力呢?为了重新部署我想了很久,这份组合也仅Cypark和Luxchem表现出色而已。最终,我决定先调整目前账面损失最大的Hevea(账面损失约24.11%)。
今天我以RM1.13的诱人价位加码Hevea,一来可以拉低平均成本;二来我认为Hevea很有可能在短期之内技术反弹,我就可以逮住机会套利了。不过万一股价没涨,也可以把它转为长期持有的策略,不过这也是因为其强劲基本面的关系,因此Hevea可说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棋。
整体而言,我感觉还需多一支新股应该会比较理想,虽然脑中有好几个想法了,不过我也考虑到我自己的组合还有资金的一些因素,等想清楚了再作决定也不迟,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现在股市牛气逼人的气氛而冲昏了自己的想法与情绪。
我相信今年我可以做得更好的。😃
今天我以RM1.13的诱人价位加码Hevea,一来可以拉低平均成本;二来我认为Hevea很有可能在短期之内技术反弹,我就可以逮住机会套利了。不过万一股价没涨,也可以把它转为长期持有的策略,不过这也是因为其强劲基本面的关系,因此Hevea可说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棋。
整体而言,我感觉还需多一支新股应该会比较理想,虽然脑中有好几个想法了,不过我也考虑到我自己的组合还有资金的一些因素,等想清楚了再作决定也不迟,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现在股市牛气逼人的气氛而冲昏了自己的想法与情绪。
我相信今年我可以做得更好的。😃
Sunday, November 5, 2017
第二股票组合
上个月我姐交给我一项超级任务:负责照顾我妈的股票投资组合。我仔细研究后,认为组合表现和潜在回酬率一点也不出色啊,而且重仓股都压在YTL Power,但偏偏今年YTL Power的股息砍了一半,理所当然今年的股息收入也就比去年逊色得多了。
我想了又想,决定先把最大毒瘤WTK卖出,同时买进我的家私股心头好Homeriz。一来,Homeriz的股价尚算廉宜,还低于其真实价值;二来股息率也不错,至少也有4-5%以上,另外其盈利表现持续成长,是值得长期持有的高息股。就整个投资组合而言,也可以分散股息来源过于集中于YTL Power的隐忧。
结果10月30日Homeriz宣布末季业绩报告,如我所料般净利按年大涨52.74%至700万6千令吉,优于上财年同期的458万7千令吉。不过我想不到的是管理层仅建议派发每股2.2仙的终期股息,远低于我预测的3至4仙股息。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2017年净利都比2016年进步10%,但为什么派息就退步16%,从2016财政年的5仙股息减少到2017财政年的4.2仙股息呢?希望管理层能在年度股东大会解答我们这些小股东的疑问吧。
解决掉WTK,接下来打算减少YTL Power的股份,换进两支生力军来带动整体组合的回酬表现和增加股息收入。考量到我妈的年纪,我觉得60%高息股加40%成长股的组合配置应该会比较理想的。能够的话,我想进一步把股息收入分得再均匀些,至少每个月或隔两个月都能股息入账就更加满意了。
如今都已经来到11月,我妈的股票组合要在今年打败大盘是不大可能的事了,惟有期待当我完成重组动作之后,明年重新出发,但愿可以达到12%回酬率的最低目标吧。
我想了又想,决定先把最大毒瘤WTK卖出,同时买进我的家私股心头好Homeriz。一来,Homeriz的股价尚算廉宜,还低于其真实价值;二来股息率也不错,至少也有4-5%以上,另外其盈利表现持续成长,是值得长期持有的高息股。就整个投资组合而言,也可以分散股息来源过于集中于YTL Power的隐忧。
结果10月30日Homeriz宣布末季业绩报告,如我所料般净利按年大涨52.74%至700万6千令吉,优于上财年同期的458万7千令吉。不过我想不到的是管理层仅建议派发每股2.2仙的终期股息,远低于我预测的3至4仙股息。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2017年净利都比2016年进步10%,但为什么派息就退步16%,从2016财政年的5仙股息减少到2017财政年的4.2仙股息呢?希望管理层能在年度股东大会解答我们这些小股东的疑问吧。
解决掉WTK,接下来打算减少YTL Power的股份,换进两支生力军来带动整体组合的回酬表现和增加股息收入。考量到我妈的年纪,我觉得60%高息股加40%成长股的组合配置应该会比较理想的。能够的话,我想进一步把股息收入分得再均匀些,至少每个月或隔两个月都能股息入账就更加满意了。
如今都已经来到11月,我妈的股票组合要在今年打败大盘是不大可能的事了,惟有期待当我完成重组动作之后,明年重新出发,但愿可以达到12%回酬率的最低目标吧。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