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Wong Engineering.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Wong Engineering.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December 28, 2019

季报分析 | Wong Engineering 4Q19业绩探讨

WEC的2019财政年末季业绩终于反弹了,按年比较营业额增加17.7%至1879万令吉,净利则暴涨280.5%至387万令吉,仅比2018财政年首季略低,不过那个季度有包括资产脱售的217万令吉收益,若扣掉这笔一次性收入作比较的话,本季度的净利实为历来最高!

管理层在文告里解释,营业额上升主要是因为建筑业务的工程进度加快而认列更高销售,而税前盈利增加也得益于建筑业务交出103万令吉。根据之前资料显示,总值8750万令吉在吉隆坡旧古仔区的建筑订单预计将于2020年5月之前竣工,因此预计接下来一年会贡献更高收入和盈利。至于制造业务方面,管理层表示客户需求和订单均开始稳固下来,释放清晰的正面讯号,因为在半年之前,管理层曾经针对全球经济不明朗以及电子半导体行业不景气的外围影响而作出制造业务预计放缓的悲观评估。而半年之后,制造业务的税前盈利已经从次季的29万令吉回弹至本季之88万令吉。随着营收开始稳定,接下来的制造业务理应交出更好成绩。

WEC的投资事业也意外交出71万令吉的税前盈利表现,因得益于投资脱售收益高达85万令吉。有一点值得玩味的是WEC在今年首季就获得2000万令吉的贷款,但直到现在没见企业有大手笔购买资产、地皮或者并购等等投资项目,倒是从去年末季开始就买进其他企业的股权,目前WEC的投资市值高达295万令吉,不过全年的脱售收益就有92万令吉,完全抵消企业的83万令吉利息成本!管理层的财技功力深厚,经此买卖操作,不但成功舒缓2000万的借款成本压力,还可把更高现金存在银行赚取额外收入 (2019年的利息收益就增加了26万令吉) ,而且持有庞大现金,也能够在市场作出更快反应逮到最佳商机,由此可见WEC在资金运用方面相当有一手。

WEC的自由现金流亦相当强劲,5年加起来的流量为2531万令吉居然比5年净利的1786万令吉还要高,既证明企业的长期持续经营能力稳健,同时也反映了健康的财务状况,可以在不影响企业正常发展之下分配现金给债权人或者股东。2019财政年的每股净利是5.31仙,而每股自由现金流则是7.74仙,对比WEC的市场价格,这档股票是不是有点被低估了呢?虽然如此,WEC的目前市值不到6000万令吉,而且市面上的流通股数也不多,比较难获取投资机构和基金的青睐,不过只要接下来WEC把生意越做越好越大,长久下来肯定会引起价值投资人的注意。

Sunday, September 23, 2018

季报分析 | Wong Engineering 3Q18业绩探讨

WEC第三季业绩在9月20日公布,按年比较营业额上升55%至1840万,净利则暴跌48%至160万;按季比较营业额上升36%,净利就微挫5%。管理层对此表示营收成长主要是制造业务和建筑业务的本地销售双双扬升,不过制造业务的产品组合变化和投入成本增加导致盈利下降。目前WEC手头上有总值8750万在吉隆坡旧古仔区的建筑订单,这个季度也贡献了607万营收和30万税前盈利,分别各占总额之33%以及21%。管理层在展望前景方面保持乐观,虽然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不过公司会继续与新旧客户维持密切合作,同时谨慎地控制成本管理以进一步改善成本效率来应对外界竞争。另外,公司也会继续争取更多工程合约以扩张建筑业务的成长。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WEC同时间也建议派发4配1比例的红利回馈股东,预计这项活动将于2019年首季完成。其实WEC的交易量很少,最大股东的持股额就占了51.96%,因此这项企业活动也许有助于强化股票的流通性。

早前几年WEC并不为太多人注意,直到2016年随着东南通运董事经理兼创办人王泳越通过私人投资工具 (TNTT Realty S/B) 以每股65仙的价格全面收购了WEC才引起了投资人的警觉。根据最新年度报告,TNTT已是WEC最大股东,持股达32.015%。自此以后WEC的业务绩效也逐渐好转,当时候刚上任、拥有超过30年建筑与产业经验的新董事经理杨氏成功带领现有团队执行成本节约策略以缓解成本上涨的压力,并且在供应链方面保持谨慎开销的处理方式以提升公司的盈利表现。新管理层的出色能力扭转之前公司困境,成功提高企业的持续获利能力。杨氏在去年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WEC的主要客户对象大多数都是在美国和新加坡上市的跨国公司和大企业,2017年的年报就提及三名最大客户群就占了总销售之45%。此外,70%的营收则来自于电子与电气行业。

今年7月杨氏也披露,WEC正寻找合资经营和并购计划的新商机。除了专注于现有的高精密零件领域之余,该公司也盘算着涉足航空和汽车工业的可行性。随着首相敦马希望重启第三国产车计划,不知WEC是否意识到未来有望从中受益?

TNTT收购WEC是一项很典型的控股投资 (Controls) 。对比更换控制权前后,2015财政年的营收和净亏分别是2962万和344万,2017财政年的营收和净利就进步至4271万和611万;而现金流也获得改善,2017年和2018年更是大方连续派发每股2仙和1仙的股息给股东。WEC的未兑现税务回扣也是一大利好,2017年报就记录了共2643万税务优惠或相等于节税634万,这等于是说WEC拥有提前认证这一笔近乎全年净利的节税优势!

简而言之,自从TNTT成为WEC的最大股东之后我们可以看到WEC的蜕变和成长过程:

1. 新管理层成功改善WEC的营运绩效和财务状况,包括出售非核心资产换取505万的现金
2. 提高销售额,包括加强产能效率和研发新产品
3. 执行成本节约策略以降低营业成本
4. WEC投入280万的资本开销包括一台新的先进化光纤镭射机器以增加产量
5. 迈向多元化业务发展,进军建筑新业务

上述措施很好的示范WEC如何在这短短两年之内迅速提升WEC的资本回酬率和价值。

WEC的投资风险包括全球经济前景未明朗、制造业务过于依赖电子与电气行业、本地建筑与产业市场不景气等等。估值方面,以目前其RM0.96的股价来看,WEC减掉非核心收益的年净利大略是800万,本益比则是11倍,未来预计增长率已反映在股价上。如今WEC的营运已经走入正轨,接下来的动作有可能继续添购新机械设备以提高产能来增加营业额 (最新季度的承诺资本开销已累积至243万) 。而在东南通运的幕后加持之下,不排除WEC能轻易从最大股东获得建筑工程和订单来增加其未来收益以及长期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