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Kimlun.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Kimlun. Show all posts

Monday, June 2, 2025

季报分析 | Kimlun 1Q25业绩探讨

Kimlun的2025年首季业绩成功报捷,营业额按年暴涨1倍至4亿5971万令吉,净利按年上扬60.5%至2521万令吉,等于是2024全年净利的一半。如果接下来的季度公司都够延续强势表现,今年很有可能打破2016年净赚8192万令吉的最高记录,尤其目前公司持有庞大合约,当中建筑订单达29亿5000万令吉,制造业务订单也有3亿2000万令吉,足以在未来的两三年保持忙碌。

对比前期数据,Kimlun的三大部门 - 建筑、制造和房产业务都全面增长。或许比较令人意外的是房产业务营业额劲收1亿523万令吉,归功于发展总值高达3亿令吉、位于马西的服务式公寓项目销售良好。此外,上个月Kimlun也和新加坡上市企业 - Astaka组成联营公司宣布联手在新山开发第二高摩天大楼 - Arden高端服务式公寓,发展总值高达8亿令吉。这栋大楼位于柔新经济特区,预计2030年竣工,有望获得市场热烈反应并为公司作出可观的盈利贡献。

另外,Kimlun在首季的毛利率和税前利率均提升13.31%和7.68%,似乎已经摆脱自新冠疫情以来业绩陷入低迷的颓势,同时也显示公司面临的劳动力短缺和建筑材料价格飙涨已经获得解决。目前Kimlun进行中的主要项目包括砂劳越沙巴连接大道 (SSLR) 、位于新山的服务式公寓项目以及新加坡捷运项目的产品供应订单。根据2024年报资料,制造业务将在今年完成扩充生产线,意味着公司有能力接纳更多的未来订单来满足市场需求。

营运状况虽然表现不俗,但是财务方面就必须谨慎管控了。因订单和项目总值庞大,截止今年3月底为止,Kimlun的银行债务增长至7亿2517万令吉,导致债务股权比率上升至0.89倍,同时首季的利息成本就高达871万令吉,相等于营业额之1.90%,高于疫情前水平。因此,公司的现金管理非常重要,确保避免发生呆账或客户信用风险。

Kimlun的表现不断在进步,然而股价却不比之前高,本益比不到5倍,显然有被低估的可能性。如今国内建筑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房产市场稳健复苏,尤其得益于柔新经济特区以及数据中心热潮,转为推动国内建筑和房产领域增长的催化剂。而Kimlun凭着良好的收益记录、丰富的执行经验以及大本营处在柔佛这块战略要地,成为公司竞标能力的最大优势。

Saturday, June 11, 2022

Kimlun连续亏损,未来前景如何?

在众多建筑股当中,不少投行都相当看好Kimlun,虽然2021财政年表现逊色,不过在强劲订单的护航之下,持有建筑和制造订单高达21亿令吉,足以提供未来两三年的盈利能见度,因此认为Kimlun接下来的财务表现会更好。不过在Kimlun的2022财政年首季业绩公布后却让外界大跌眼镜,营收按年下滑17.3%至1亿7395万令吉并净亏613万令吉,已经是连续三季都陷入赤字了。管理层在文告解释,除了因为营收下降之外,建材涨价、能源飙升和员工短缺都影响了营运效率和获利能力,而俄乌战争更是加剧了贸易干扰和供应链限制。

因Kimlun在去年已经完成了迄今赢得最大笔的单一建设项目 - 泛婆罗洲大道工程,而去年底获得的建筑合约还没开始贡献收入和盈利的空档之际,造成今年首季建筑业务的收入显著减少,仅交出171万令吉的负毛利,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表现。所幸产业销售表现不俗,取得2954万令吉的收入和364万令吉的毛利润,接下来有可能开始兑现位于柔佛和雪兰莪、发展总值高达9800万令吉的新项房产收入,可以暂时弥补建筑业务在这段期间表现疲软的不足。

去年11月Kimlun获得砂劳越财团巨头 - Samling颁发总值7亿8000万令吉合约,负责部分沙巴 - 砂劳越连接大道的建造和维护工程,这也是企业续赢得泛婆罗洲大道后最重要的项目,因为证明了企业的口碑和执行力已经获得东马的认可,以后有望继续攫取更多东马订单。其次,政府宣布捷运3号线 (MRT3) 将在今年招标,Kimlun可能分一杯羹,因为他们在过去都有供应预制混凝产品的良好纪录,因此有望成为MRT3的潜在赢家之一。此外,随着大马和新加坡已经重新开放,建筑活动复苏也有助于推动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

虽然Kimlun在盈利方面表现不佳,但是在现金流方面却管理得不错,产生足够的营运现金流量,证明其持续经营能力强。个人曾电邮给Kimlun的管理层,针对去年应收账款的增加表示担忧。管理层则回复说去年全国经历数次的行动管制令 (MCO) 干扰了公司的营运状况,拖慢已完成阶段工程的认证与评估进度,造成客户释出付款的时间也拉长了。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公司会更加抓紧应收账款的速度。此外,Kimlun也在去年设立规模高达8亿令吉的伊斯兰债券计划,并已发行筹得7800万令吉的资金来支付运营和资本开销,因此公司在筹资方面已经做足准备了。不过在高通膨环境下,Kimlun在成本管控需要更小心谨慎,尤其建材持续涨价和面临人手不足的窘境,可能影响到以后的工程进度和企业赚幅。

Wednesday, September 16, 2020

Kimlun | 线上AGM分享 (15.9.2020)

今年因为新冠疫情和封城措施的关系导致不少的股东大会展延之外,一些企业改为线上举行也成了新常态。这天刚好有空挡,就抽出时间参与Kimlun的第一次线上会议。在股东大会正式开始后,管理层率先播放一段介绍过去十年的财务成绩单、派息纪录、企业订单和疫情影响进展报告的影片,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特别强调企业的业务策略主要有四点,分别是:
- 拥有足够订单
- 多元化顾客群
- 过去良好纪录
- 银行信贷充足

以下为董事回答股东提问的重点整理:
  1. 随着今年国行大幅度降息,企业正探讨进行贷款重组(注:截止今年6月底,企业的债务高达3亿8700万令吉)。
  2. 自政府逐步开放市场之后,目前企业的营运状况已经恢复至行动管制令前的九成水平;新加坡复原进度相对缓慢,因为所有劳工都需进行新冠病毒测试,以及必须严格遵守政府机构规定的相关复工标准作业程序。
  3. 泛婆罗州大道工程已经完成80%,支付进度良好。
  4. 接下来的12个月,企业会专注于手头上的未完成项目(注:14亿令吉建筑订单和3亿7000万令吉制造订单)。
  5. 目前人力资源依然足够,不过征聘新外劳是一大挑战,因此管理层也冀望工业化建造系统 (IBS) 能发挥更好效率以取代人力。
  6. 疫情冲击后,企业并没裁员或重组缩小业务的打算。
  7. 管理层并不认为中国业者会对他们形成重大威胁。他们在国内已经耕耘多年,与供应商和承包商都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中国业者虽然财务雄厚,但是在本地营运并不理想,加上语言、文化和办事方式不同,导致他们交出的表现和素质欠佳。
  8. 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过往的纪录良好和成功案例,以及拟定多元化策略包括业务(建筑、制造、房产)和顾客群。他们的主要客户包括本地上市公司,如Mah Sing、SP Setia和Sunway等等,并且也持有G7的最高等级,具备竞标大型政府项目的条件。
  9. 管理层表示假使获得新柔捷运工程 (RTS) ,就会向外界公布消息。
  10. 企业在今年1月已经完成以1424万令吉收购土地的交易,接下来也会即将完成另一单以2183万令吉收购土地的交易。
总结:
以市值来看Kimlun仅是中小型股,但是其竞争力在行业早已经赢得不少好口碑。管理层目标明确和务实作风,有能力带领企业更上一层楼。近期市场盛传Kimlun几乎肯定获得新柔捷运工程了,其实以他们的综合实力就算拿下也在意料之中。

Sunday, March 1, 2020

季报分析 | Kimlun 4Q19业绩探讨

都说国内基建领域未见复苏迹象,不过凭着早几年赢下来的工程订单,Kimlun在2019财政年的营业额成功创下新高,全年为13亿282万令吉,比前年上扬了2亿2998万令吉或28.74%,归功于建筑业务和制造与贸易业务分别取得28.71%和47.65%的进步。根据管理层的说法,建筑业务营收上涨主要受惠于泛婆罗洲大道工程和为新山市政局在柔佛碧兰东兴建的一栋办公楼项目收入贡献增加。目前泛婆罗洲大道工程已完成逾六成,估计会在2021年完成,而办公楼项目则预定于2019年10月竣工。

另一边厢,制造与贸易业务也表现不俗,主因是旗下的预制混凝业务营收从2018年的2亿389万令吉增长至2019年的2亿7447万令吉,得益于巴生谷捷运第二路线 (MRT2) 项目较高的收入贡献。至于采石业务营收则从2018年的4877万令吉翻倍至2019年的9857万令吉,原因是供应给泛婆罗洲大道项目的采石场产品数量增加。

至于房产业务则表现平稳,全年收入为852万令吉,比前年增长399万令吉或87.90%。

Kimlun手持未完成建筑订单有13亿令吉,相等于建筑业务去年营收的1.26倍;预制混凝业务订单则有2亿4000万令吉,足以保障未来一年的收入。最近Kimlun刚刚公布今年获颁的首项合约,即是价值9249万令吉、为私人企业在柔佛打造2栋公寓及相关设施的建筑订单,工程估计将在2022年第三季竣工。

虽然建筑业务的营收贡献比例高达73%,而制造与贸易业务为26%,不过两大业务在毛利比重却分别为60%和38%,主要是因为制造与贸易业务的赚幅较高,加上预制混凝业务有三成订单是来自新加坡,有助于局部抵销国内公共基建工程放缓的颓势。Kimlun的制造业务工厂坐落在森美兰和柔佛的策略性地点,可以加强新马工程计划的竞标能力,而企业在马新两地供应预制建材方面拥有良好记录,更是形成其竞争优势。

管理层表示,企业会继续积极竞标大马的新建筑项目,尤其是政府有意每年建造的10万间可负担房屋相关项目,让该公司工业化建造系统 (IBS) 业务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管理层最大的担忧却是洋灰价格涨价将导致赚幅遭到侵蚀,而企业的净利率也确实从2018年的6.03%跌至2019年的4.48%,减少了1.55%。这也解释了为什么Kimlun的净利表现从2018年的6114万令吉跌至2019年的5841万令吉,跌幅为4.47%。

国内房市低迷、政治动荡乱象、政府收紧财政减少公共支出、本地承包商竞争越加剧烈、以及中国业者参与竞标本地基建项目等等,都是国内所有建筑业者包括Kimlun都必须面临的严峻挑战。

Saturday, March 10, 2018

季报分析 | Kimlun 4Q17业绩探讨

Kimlun的4Q17业绩比我预料中好,净利赚2429万或每股收益7.59仙,按年上涨0.4%,按季上涨71%。不过全年比较,净利却下降16%,从FY16的8192万跌至FY17的6870万。

这季Kimlun的营业创造新高,尤其是建筑业务首次突破3亿大关取得3亿4179万的单季营收记录,全年建筑业务营业额更达到8亿7243万,比起2016年增加1亿1044万或14%。这得归功于Kimlun在最近几年赢取不少大型建筑合约,未完成建筑订单就从4Q16的16.7亿累积至4Q17的17.9亿。全年建筑业务的毛利上涨12%至1亿558万,毛利率与2016年一样维持在12%左右。

另一方面,制造业务营收虽然按年上涨7%,全年营收却大跌35%至1亿1847万,管理层解释是新加坡的地下输电网和捷运隧道衬砌段供应订单已经于今年完毕,而巴生谷MRT2的隧道衬砌段和分段箱梁供应,则需等到2018年才会重拾动力。Kimlun的制造业务余额订单也从4Q16的2.6亿累积至4Q17的3.4亿。全年制造业务的毛利下降52%,毛利率也从31%滑落至23%。


房产业务的全年营收却上涨149%至1571万,毛利更是激增289%至312万,原因是房屋销量增加。目前Kimlun暂时并无房屋发展项目,不过今年他们却成立三间新子公司:Kiiville S/B、Kii Morris S/B和Kii Ashbury S/B,并且分别以他们名义献议收购三块柔佛土地,计划未来兴建商业产业用途,不过我猜这应该也是2020年以后的事情了。


Kimlun未来两三年依然非常忙碌。根据我现有资料,2018年就必须交出两项总值1亿5367万的建筑合约;2019年必须完成的建筑与制造订单更是高达6亿8151万,这还没提到预期2020年竣工、价值14亿6077万的泛婆罗洲大道工程呢。


强劲的攫取合约能力、良好的过往收益记录以及清晰的未来净利能见度,Kimlun绝对是长期投资者值得持有的建筑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