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法国.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法国. Show all posts

Sunday, April 9, 2023

法国示威罢工活动的启示

法国政府计划推动退休制度改革,拟2030年之前把退休年龄从62岁推迟至64岁,并要求人民工作更长时间以获取全额退休金,结果造成民众强烈不满和抵制,走上街头展开示威和抗议活动,而罢工规模也越演越烈,公共运输系统停摆,运送食品卡车堵在路上,巴黎街头垃圾无人清理,导致经济趋于停滞状态。民意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民众都反对退休年龄上涨,然而法国总统马克龙依旧态度强硬,甚至出动宪法绕过议会批准,在无须国民议会投票的通过下强行采纳退休改革法案,更是引发朝野怒火。法国政府认为,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人民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大幅提升,如果现在不做任何改变,政府的未来退休金支出将面临困难,加剧财政赤字。然而法国工会指出,这项退休改革对较早投入社会工作和较重劳动底层劳工并不公平。法国总理博尔内就此课题与工会领导人会面试图结束危机,然而谈判破裂,工会继续举行年初以来的第11轮罢工抗议。

法国给大众向来的印象就是浪漫和懒散,然而作为在大革命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国家,法国人的斗争激情和反抗精神绝对不能轻易被忽视,工会组织发展特别得好,人民对示威的权利也特别尊重,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权利是通过工会争取得来的,而不是政府和资本家给予的施舍。法国工会获得政府合法化身份,能够代表劳方和政府以及资方争取更好的薪资和福利,而参与罢工组织不得成为企业开除员工的正当理由。对资方来说,工人参与示威造成企业停工停产,付出成本更高;对政府来说,罢工活动影响经济,引起社会动荡和民怨,更会造成政治不稳定的代价。而对于政客来说,掌握大量选票的工会,就成为了他们极力讨好和争取的对象。因此,马克龙这次做出的政治豪赌,有可能让他未来付出代价,甚至分裂社会走向两极化现象。

法国退休制度采取的是社会分摊制,由工作者缴纳资金,而退休者从中领取退休金。然而,法国开始走向老龄化和少子化,领退休金的人增加,缴纳退休金的人口却减少,政府不得不采取未雨绸缪的方式以免造成未来财政缺口。新措施规定缴纳分摊金的年限从开始实行时的37年延长至目前的43年,法定退休年龄延长至64岁之后,如果职工没有缴纳足够的分摊金将不得不继续工作至67岁,否则就无法领取全额的退休金,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更大,尤其是那些依靠劳动换取金钱的中下阶级,反观那些高收入的中上阶级人口却可通过良好财务规划和依靠投资等其他方式提早退休,不公待遇也是造成这次制度改革引发民怨、不得人心的后果。

日前,我国国家银行警告,由于低工资、高通胀,以及新冠疫情期内提前领出公积金,大马人可能到了58岁将面临耗尽退休储蓄的问题,而且形势有恶化的风险。在新冠疫情爆发后,政府批准公积金会员特别提款,从户头领出大约1450亿令吉的资金来应急,导致公积金局的管理资产在去年出现首次下跌。然而,在野党和人民却依然继续施压政府,希望能再次允许让公积金会员可以提取存款,因为仍然有很多人在生活上苦苦挣扎。财政部副部长拿督斯里阿末马斯兰就披露,2016年各族群的中位数存款为16,600令吉,然而到了2022年中位数存款缩减50%至8,100令吉,主因是上述的特别提款计划。因此,政府坚持拒绝再次批准提领公积金。然而,在野党依然不依不饶,不断炒作这个课题来捞取政治资本。虽然大马不至于像法国会做出罢工活动,不过若政府没有妥善处理,却会影响人民对政府的支持度。客观上来说,如今联合政府已经提供不少各类津贴和补助给弱势阶层,同时也积极推广爱心菜单计划,冀望能减低民众的生活负担。更关键的是,政府必须帮助人民提高持续性收入,方能打消民众提出公积金存款的理由。

低收入和贫富不均是社会课题,政府必须执行有效率的资源分配和良好治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不过说易行难,加上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更是加重社会不公的现象。政府的公共债务不断提高,也让采纳福利制度或提供补贴的国家吃不消,民间不满情绪更是日益升温。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可以先从自己开始,做好理财规划,增加储蓄减少不必要的开销,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来争取更好的工资,毕竟不管是法国人或马来西亚人,无非都希望退休后能够度过有体面且尊严的晚年生活。

Friday, January 18, 2019

法国禁用棕油的原因

法国和挪威国民议会在去年12月底议决,禁止使用棕油作为生物柴油,因其与森林砍伐及环境破环有关。我国原产业部长郭素沁对此决定表示这是毫无根据和毫无道理的举动,更可能破坏包括马来西亚等棕油生产国数百万人的生计。她认为欧洲国家通过现有生物燃料和燃料立法的修正案,不承认棕油生物燃料是绿色燃料,最终排除棕油作为可再生能源组合一部分的使用和进口,不但具有歧视性和不公平性,更影响了双边贸易。那么实情到底是怎样呢?

早在去年年中的时候数千法国农业生产者就发起抗议集会包围18个炼油厂及燃料库,抗议政府允许道达尔集团进口棕油的决定。此事件关系到两大问题,一是进口棕油对法国生物油原材料生产者利益的影响,二是棕油开发本身带来的环境问题。

法国政府允许道达尔集团旗下的麦德生物燃料提炼厂每年进口30万吨棕油的决定意味着棕油在法国生物油提炼中比例提升,棕油进口量加大这就引发了法国其他生物燃料原材料生产者、尤其是菜籽生产者的不安。以油籽加工为主的法国农工业集团就一直呼吁欧洲限制棕油进口,按照该集团的数据,棕油在生物燃料提炼中所占的比例近年来持续提升,从2010年到2014年期间这一比例几乎增长了六倍,而菜籽油所占比例则从原来63%下降到52%。地球之友和绿色和平组织在去年4月发行的一份文件显示,麦德生物燃料提炼厂计划将使法国的棕油进口提高近64%。

棕油进口提高导致其他原材料的需求有可能会相应减少尤其是菜籽油首当其冲。根据相关数据,2010年至2015年间法国平均每年生产大约500万吨菜籽,由此提炼出的180万吨菜籽油大部分用于燃料生产。倘若麦德生物燃料提炼厂按计划进行,法国农民菜籽种植面积将缩减40万公顷。尽管麦德提炼厂保证每年进口的30万吨棕油不足该厂原材料需求之50%,该厂还需要包括5万吨法国菜籽油在内的其他植物油原材料,但这不足以安抚农民的担忧。

农业生产者抗议棕油进口计划的行动也得到环保组织的支持,因为尽管生物燃料符合减少化石能源、保护环境的要求,但棕油多年来也因为其对环境的破坏而引发争议。棕油虽然有价格低廉、运输方便等优点,但其大面积开发带来的也对森林、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森林的大面积破坏,不仅影响森林生态平衡比如大猩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而且生产棕油也在当地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一些非政府组织还注意到,棕油开发过程也伴随着许多违反人权的现象,连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拿督雷京并不否认我国确实有人做非法伐木活动,当局也正针对这些不法分子进行逮捕。法国农业生产者也认为,不仅棕油进口有可能威胁他们的菜籽生产,而且进口棕油不需要依据法国生产者必须遵守的环境标准。

另一方面,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气候变化高度关注,他鼓励民众购买电动车等更有利于环境的交通工具,并宣布2019年提高燃料税计划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为可再生能源投资提供资金研究。然而这一过程中,国际油价上涨但是法国人民的购买力却没相应提升,而法国政府却同时调高汽油和柴油税,并且计划在2019年再进一步加税使得柴油价格与汽油一样昂贵。适逢棕油价格在这段时间下跌,或许会导致更多的棕油进口以降低生物燃油的提炼成本,这也让马克龙受到百姓和农民对于其油价政策的民怨冲击,并进一步在去年11月爆发了黄背心运动。在种种压力之下也导致法国政府决定暂停调涨燃料税,并在2020年之前把棕油从生物燃料生产项目中剔除。

我国政府对此作出的反应是首相敦马哈迪将会致函给马克龙就法国停用大马棕油,表达大马的立场。外交部长拿督赛富丁表示,由于法国受到误导包括错误地将棕油种植等同于森林砍伐,结果法国政府决定把棕油视为常规燃油而非绿色燃油。他也认为法国的做法已造成棕油价格出现30%至40%的涨幅,间接造成欧洲人民转而选用芥花籽油及其他的菜油。他也进一步解释欧盟和法国最新动向,除了不会让全球经济带来正面发展,也会导致国内65万名小园主深受其害,更不利于200万名从事与棕油界有关的人士。

与2017年之每吨2,783令吉相比,棕油去年价格下滑至每吨2,232令吉导致不少小园主和种植公司苦不堪言甚至蒙受亏损,一旦法国和欧盟真的禁止大马棕油进口,对我国经济打击更是不小。不知希盟政府除了对法国表达不满之外,可还有其他更加实在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