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erbadk.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erbadk. Show all posts

Sunday, May 29, 2022

Cypark股价暴跌,发生什么事?

上周二傍晚跑完步回家,拿起手机看到老友传了一则短讯问:Cypark发生什么事?我一头雾水,就打开KLSE Screener查看消息,原来是Cypark的股价突然大跌16仙至50仙,不过根本没有任何不利新闻传出。次日Cypark更是价跌量增,一度跌至34仙写下新低,而当天的成交量高达11亿余股也创下新高纪录。大马交易所就发文指出,周二和周三已暂停该公司即日卖空 (IDSS) 和自营交易商卖空 (PDT) ,但依然止不住股价狂泻。最终周五闭市收报40.5仙,今年迄今已经暴跌55.5%。Cypark董事部发文澄清没有留意公司业务有任何显著或异常原因,也没察觉到任何与公司有关的传言或消息。

我看到不少人马上跳出来说Cypark就是第二个Serbadk:虽然每季营收和净利稳健增长,然而长期面临现金流不足问题,应收账款不断攀升,但是收钱慢只能不断靠融资来进行投资,造成偿债压力大增,形成企业的财务风险相当之高。凭心来说,目前也没有足够证明Cypark是否和Serbadk同样陷入假账疑云,毕竟其上一财政年财务报告已经顺利公布,审计师并没发现任何重大异常。虽然如此,随着当下大环境越来越艰难,利益相关者也非常关注Cypark的现金流是否出了问题?虽然Cypark获得大马评估机构 (RAM) 背书,重申其5亿5000万令吉伊斯兰债券获得AA3的长期评级,表明公司在履行财务义务方面的安全性仍高,不过RAM给予的评级展望保持负面,主要是针对Cypark的两座浮动太阳能发电厂建设延误表示担忧。

无论如何,上述说法不足以止住投资人的疑惑以及股票遭受大量卖压,就连公司执行主席兼创办人丹斯里拉扎利和首席执行员道勿阿末都在卖票,他们俩在三天之内就抛售2351万股,相等于股份数量之4.1%,而拉扎利更是减持持股跌至5%以下,不再是公司的大股东了。需要指出的是,两人抛售的股份都是通过贷款作为抵押品,因此很大可能为了避免追加保证金只好被迫沽卖,毕竟股价还是很大机率会继续往下跌的。

虽然不利Cypark传言满天飞,但是外界对其股价暴跌的真相依然毫无头绪。Cypark作为再生能源业者的佼佼者,理应获得更多注重ESG理念的投资人青睐,但是公司沉重的债务压力以及负现金流,或许让不少投资人却步。近期报导指出,由于疫情管控措施以及缺乏熟练劳工,因此推迟了Cypark两座太阳能发电厂和垃圾转能源厂房 (WTE) 投入运作,不过管理层却很有信心这些项目能够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并对财务作出积极贡献。

在投资人越发担心Cypark是否会爆发现金流断裂或债务危机之际,且看接下来管理层如何处理舆论并交出有说明力的财务表现来重拾投资人的信心,毕竟早前Serbadk爆发的假账丑闻还历历在目呢。

Sunday, May 8, 2022

Serbadk再掀风波

去年陷入假账疑云、已经寂静一阵子的能源股Serbadk近期再次在市场掀起风波。去年12月大马证券监督会控诉Serbadk首席执行员拿督阿都卡林和3名高层提交虚假报表,因此触犯2007年资金市场与服务法 (CMSA) 条文,甚至一度闹出证监会获得逮捕令来通缉在逃的阿都卡林。如今案情却出现重大转折,据说在总检察长的建议之下,证监会最终于4月13日对Serbadk以及4名高层开出合计1600万令吉的传票罚款,作为向大马交易所提交假账的惩罚,引起市场一片哗然。毕竟,一开始证监会指控Serbadk的理由是公司在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财报当中有60亿1400万令吉营业额涉及虚假呈报,一旦罪成,阿都卡林将面临不超过10年的监禁和不超过300万令吉的罚款,而如今Serbadk和有关人士只需缴纳1600万令吉就可脱身了事,难怪大马企业监管机构 (MICG) 、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 (MSWG) 和律师公会先后跳出来,认为总检察署和监管机构应该公开说明罚款原因和判决依据。

就在大家以为案情可能有望和解之际,Serbadk却在4月21日突然发出文告再次炮轰监管机构,并质疑证监会提控该公司的动机,迫使证监会向警方报案,指责Serbadk的声明毫无根据和存有恶意,可能混淆公众对证监会带来负面印象。好戏还在后头,刚于去年11月续约3年的证监会主席拿督赛再益突然辞职,财政部随即委任前副财长拿督阿旺阿迪走马上任,随后再有3名证监会高层离去,分别是董事经理胡丽梅、总法律顾问兼执行董事徐慧敏,以及数码策略与创新执行董事陈为民。他们皆没有对外发布请辞的原因,但是出走时机和Serbadk案件进展太接近,引起公众热议案件背后是否牵涉阴谋论或政治角力。无论如何,诚如民主行动党署理主席哥宾星所言,总检察长有必要出来澄清向大众解释,因为一旦开创危险先例,这次的罚款决定有可能削弱监管机构的职能以及破坏当局为维护市场诚信所做的努力,甚至影响大马在资本市场管理的监督力和可信度。

事情发展至此,无论是证监会或总检察长依然保持沉默,倒是交易所率先打破僵局,解除Serbadk的交易禁令,得以在5月9日重新复牌。不过Serbadk的投资人也不见得会因此开心,因为Serbadk除受到6银行入禀诉讼要该公司清盘之外,交易所也在4月14日加控Serbadk藐视法庭。不过最大的挑战还是Serbadk已经陷入财务陷困 (PN17) ,因此必须在2023年1月之前,制定一项全面的财务重组计划提交给交易所。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Serbadk似乎更愿意耗费精力在法律诉讼,多于专注在提振和改善公司的业绩表现和财务状况。无论是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或企业治理问题,利益相关者在Serbadk或阿都卡林身上暂时找不到一丝翻盘希望。

Sunday, August 29, 2021

能源转型的必要性

国油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员东姑莫哈末道菲认为,未来5年的国际油价预计是每桶55美元至60美元之间。由于全球都面临疫情大流行的严峻考验,国油仍会在油气领域扮演营造生气勃勃的催化剂角色,并承诺继续维持和促进领域增长。他也提及,能源转型已经是全球趋势,而国油的长远计划是在2050年达到净零碳排放目标,公司将会考量商业可行性来作出合适的再生能源投资。虽然目前油气业前景不明朗,但国油将持续透过提升科技与数码化,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低碳解决方案,并继续推进成长策略,加强公司可持续性,以在能源转型中斩获新的商机。

8月11日,Dialog(7277,主板能源股)发文告宣布旗下子公司和Diyou Fibre (M) Sdn Bhd (DFMSB) 签下备忘录组成特别用途公司,以建立、拥有和营运食品再循环塑料屑化为塑料 (Recycled PET) 粒子,经循环的塑料成品就售予餐饮业客户。这将会是Dialog首次深耕至下游的石化业务。DFMSB在消费再循环已经有超过30年的经验,年产能1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机械式循环物制造商。DFMSB除循环塑料之外,也再循环餐饮与工业包装、建筑、汽车与其他工业的材料。

Dialog的这项投资估计为2500万美元(逾1亿令吉),掌控51%股权。虽然这笔开销和其石化仓储设施的投资相比并不显著,不过这一小步的开头,是寄望能从循环塑料经济中攫取庞大商机,并顺应未来的能源转型议程,开始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ESG) 也纳入长远投资的重要因素。

无独有偶,最近先后对前任审计师KPMG和财经网站KLSE Screener采取法律行动的Serbadk(5279,主板能源股)指出,公司有信心借着去年以1亿5000万英镑(8亿900万令吉)收购的油气精密工程服务供应商Wellahead Engineering Ltd (WEL) ,有望成为国际主要的再生能源业者。Serbadk董事经理兼首席执行员拿督莫哈末阿都卡林表示,再生能源领域拥有庞大的商机尤其是风车农场。他冀望在油气领域有超过30年经验的WEL能够在这个领域探索及确认潜在机会,以找到良好管道渗透这个前景可观的市场。虽然全球经济仍未复苏至疫情前水平,Serbadk已开始制定连串计划,尽可能实现进军再生能源领域。

WEL的总部在英国阿伯丁戴斯,这里是跨国油气公司聚集的重要枢纽,此外英国拥有的风车农场规模在全球也是数一数二的。WEL的地理优势有利于行销产品至英国和欧洲市场,并强化Serbadk在北海油田的市占率。北海油田是世界著名的石油集中出产区,介于欧洲大不列颠岛、挪威和欧洲大陆之间,每日生产大约600万桶,世界石油市场约6.4%的供货来源于此。北海原油因其品质高,产量稳定,乃欧洲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因此欧洲原油交易市场多以每桶北海布伦特石油作为市场参考价格。

越来越多公司开始评估和进行能源转型,说明全球越来越注重气候变化这个课题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问题小组 (IPCC) 在8月9日公布2014年来关于气候变迁的首份重大科学评估,显示全球气温上升快过预期,预计2030年左右地球表面均温将比工业革命前水平高出1.5或1.6摄氏度,比IPCC在3年前预测的时间提早了整整10年。

联合国警告,2021年必须成为让所有人获得可持续能源的历史性转折点,随着气候变化造成的生存威胁迫在眉睫,每个人都无法承受失败。每个国家、每个组织、每个企业都有必要加入能源协定,加强在可持续能源方面的自主承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现在的气温与工业化前相比已经升温1.2摄氏度,并且还在上升。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在加速,温室气体浓度处于创纪录的水平,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如果现在不深度削减减碳污染,控制升温1.5摄氏度的上限目标很快变得遥不可及。他强调,2021年后不应该新增燃煤电厂。各国还应停止所有新的化石燃料勘探和生产,并将化石燃料补贴转用于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太阳能和风能的产能应该翻两倍,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额应该是现在的3倍,以便在本世纪中叶之前达到净零轨迹。

气候变迁带来的影响从极端高温、野火、暴雨到洪水,都只会持续强化,除非我们替自己和下一代选择另一条道路。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也呼吁全球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因为很显然接下来的10年就是拯救地球未来的关键时刻了。各国政府除必须放下歧见更紧密合作之外,各大石油公司也有必要放下眼前商业利益,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和发挥更大影响力来主导能源转型过程,加速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和大规模的广泛使用来促进新能源革命,从而摆脱过去对传统能源的极度依赖,进而创造低碳发展的未来新格局。毕竟地球只有一个,而我们已经没有太多可以浪费的时间来避开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了。

Sunday, July 4, 2021

Serbadk随笔。不喜忽喷

原本是想说明为何近期不断加仓Serbadk的举动,转念一想,不如来说说我对Serbadk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其实都是促成了我持续持有Serbadk股份的重要考量。文章写得有点啰嗦,想看结论的可以直接跳去最后两段吧。

我是在2019年9月开始建仓Serbadk,不讳言当时是被其派发红股计划吸引,不过在此之前其实我就已经把Serbadk放在我的购买名单并定时追踪企业发展。当我在分析其财务数据就知道,虽然Serbadk的营业额和净利按年快速扩张,然而现金流和债务状况却是让人感到担心的:自由现金流自2016年上市以来每年都是负数,负债股权比率 (gearing ratio) 从2016年的0.78倍增加至2019年的1.37倍,管理层就在2019年度股东大会当场被问起了这个问题。但是阿都卡林大派定心丸,表示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并没过度举债。其实有五间银行要求Serbadk的负债股权比率不得高于2倍(注:2019年报第280页),至今企业也遵守契约,但可能也因为这样,Serbadk更乐于发股筹资避免更高贷款利息,最近一次的配筹计划就在今年2月完成。

我对油气公司的认知就是技术加资本密集领域,单单只有技术恐怕不能走得多远,因此必须不断投入资金才能把生意越做越大,在1984年成立的Dialog也是这样走过来的。Dialog虽然自2012年后(除了2015年)都录得负自由现金流,不同的是他们的负债股权比率却保持在0.5倍以下,原因是营运周转效率很出色,其多元化的营业额组合能够产生足够多的营运现金流。而Serbadk的营运现金流就特别低,因为他们的顾客还款的速度远远慢过向供应商清款的速度导致现金周转率有欠理想。

和Dialog相比,相对年轻的Serbadk是在1993年成立,1997年成为大马国油 (Petronas) 的供应商;2001年首次进军卡塔尔市场;2007年正式从大马国油的供应商发展计划 (Vendor Development Programme, VDP) 毕业;2015年被政府委任并开始建立本身的VDP政策以扶助和培养本地土著中小企业成长。迄今共有12家中小企业加入Serbadk的VDP,自2016年中至2019年底,Serbadk也一共向他们颁发了20亿令吉的采购订单(注:2019年报第145页)。Serbadk能在十多年时间成功崛起并在竞争激烈的油气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其实非常不简单,企业提供许多服务对一些跨国油企的营运来说至关重要,至今Serbadk依然还是大马国油的关键供应商之一。
Serbadk有超过85%的营业额来自营运和维修业务(大部分都是中东客户),而这项业务的放账期限大约为90天(注:2019年报第286页),而期限过长就会面对可能无法收回、外汇损失以及机会成本的风险。而另一边厢,Serbadk一般会较快支付给供应商以加快工程进度。比如去年4月Serbadk获得美国企业Block 7投资公司颁发的17.8亿美元(77亿令吉)合约、在阿联酋打造创新及学术中心,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在4年之内完工,如果无法准时交付,就须赔偿合约金额的最高10%。因此对Serbadk来说,即使现金流再糟糕都必须咬紧牙关准时完成合约,否则就得面对违约赔偿的可能性。

也许因为上述因素,Serbadk致力向科技企业转型,希望可以降低对油气业务的依赖并创造更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Serbadk为此设下目标,要在接下来两年将油气领域合约的营收比重从75%减少至40%左右,剩余60%来自非油气领域例如数码科技。Serbadk就和大马华为在2020年9月签下备忘录,探讨在我国建立数码工业园区,引领我国迈向智慧城市。更久之前,Serbadk也和大马微软签约备忘录,双方将创制一项数码转型计划和数码创新框架,以在未来迈向工业4.0,展开合作和落实数码工作场所现代化项目。然而到目前为止,Serbadk与这两家世界级企业的合作却毫无进展。

至于近期闹得沸沸腾腾的审计课题,个人认为高层可以很好解决事件的,反而比较让我担忧的是公司的治理问题。5为独立董事集体辞职导致董事会出现真空,Serbadk必须尽快委任适合和专业的独立董事填补空缺,因为独立董事才是代表众多小股东的利益,他们必须发挥中立角色和作用来制衡高层所作的重大决策。再补充一下,之前独立董事集体辞职是因为不认同公司起诉审计师KPMG的决定,但并不代表他们认为Serbadk的账目是出问题的。

个人会继续留意和观察高层如何处理好这一次的审计风波,但并没改变我对公司基本面的看法。大多数人批评Serbadk,甚至认定公司做假账,然而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公司依然正常营运,并没受到审计问题所影响。我们对事情的全部真相依然一无所知,因此无法指示Serbadk应该要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但是透明化公布信息和保持良好对话有助于让事情获得解决。很肯定的是这一次爆发的审计疑云,接下来将交由另一家审计师 - EY展开独立审查,之后再交由新一任审计师来完成账目稽查任务,因此这起事件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平息下来的。

Sunday, May 9, 2021

SPAC太火爆,Serbadk也来蹭热度?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SPAC) 作为一种上市方式,已经存在数十年,然而从去年开始,SPAC取代传统首次公开售股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的新兴替代模式,成为华尔街最受追捧的投资工具之一。

SPAC也被戏称为“空头支票公司”,即通过空壳公司在市场上募集资金后,收购有实际业务的目标公司完成上市,以便目标公司可以绕过传统的IPO流程。SPAC本身并没有盈利业务,公司存在的价值需要通过合并购买有前景的未上市公司来实现。SPAC必须在两年之内运用募集资金完成符合投资方向的公司或资产的并购,若在这段期间不能完成并购,SPAC将进入清盘解散程序,连本带息归还给投资者。SPAC最吸引投资者的卖点就是SPAC在找到优质的并购目标完成交易后,将为投资者在短时期内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最终达成股价上涨、投资者获利的结果。

SPAC于2020年在美国掀起疯狂热潮。据路透社报道,去年美国共有248例SPAC上市,募集资金高达834亿美元超过过去5年总和。SPAC之如此火爆,市场分析就认为:一是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央行施行宽松货币政策,充裕的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标的;而是传统IPO难度大,有多种不确定性同时也需要更长时间。而在SPAC模式下,企业估值定价由合并双方确定,SPAC因此具有上市成功率高、时间短、费用低、流程简单、交易形式灵活等特点。另外,近年在私募机构募资难、退出也难的情况下,SPAC因此被视为一种募资新选项而备受推崇。

截至今年3月,美国SPAC市场仅用不到3个月时间就打破了2020年全年交易记录,前3个月就已达1000亿美元,仅是3月份就完成了超过100笔SPAC交易。4月13日,全球最大SPAC登场,东南亚最大电召车及送餐服务平台Grab宣布与美国科技投资公司合并,以SPAC形式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Grab上市后的预期股权估值将高达400亿美元,创下全球SPAC交易规模最高纪录。

不过SPAC市场太过火爆,也引起了美国证监会介入调查。美国证监会已经表示,SPAC对出售或给予投资者的认股权证 (warrant) 进行了不正确的估算,因此发布针对SPAC的新会计指南:SPAC发行的认股权证应该被归入负债 (liabilities) 而非股权工具 (equity instruments) 。倘若相关指南成为法律,那么现有的SPAC以及正在进行中的SPAC交易都必须在财务报告中重新计算认股权证的价值。市场人士认为,这种潜在的会计规则势必会给SPAC带来巨大打击,SPAC审查要求低、速度快的优势也可能会荡然无存。这项消息一出无疑对SPAC市场造成影响,许多SPAC股价开始往下跌。追踪SPAC交易的CNBC SPAC Post Deal指数目前已抹去了2021年的涨幅,年初至今也下跌了20%,4月份更是只有10家SPAC发行。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通过SPAC公司的数量激增,有潜力与之合并上市的初创公司的数量就显得稀缺,导致只要前景良好的初创公司就会收到许多收购邀约。由于供需不平衡,一些SPAC不得不转向更年轻的初创公司,然而这些公司是否承受住上市的考验?市场上优质投资标的缺失、资金来源枯竭以及当局监督力度加大,SPAC这个金融泡沫有可能最终因膨胀过度、估值泡沫破裂甚至拉跨整个资本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Serbadk(5279,主板能源组)却宣布该公司赞助的数据骑士 (Data Knight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在美国SPAC上市,不知是有何用意?官方文告是说随着数据骑士上市,Serbadk有望获得丰厚回酬,并且有机会扩展业务到美国市场,同时得以接触更大范围的投资机会,然而Serbadk在数据骑士的投资额也只有585万美元 (约2410万令吉),仅占其总资产不到1%而已,带给整体盈利肯定不多。而如果说Serbadk旨在参与只是为了蹭热度,那恐怕是错过了最好时光。随着美国监管机构开始收紧打压,加上美联储也对SPAC兴起发出警告,正说明了SPAC的投机性和泡沫越来越高,投资者和散户很有必要重新审视购买SPAC股票的思考和风险,接下来的SPAC热潮也很有可能因此放缓下来。

Tuesday, May 26, 2020

阿都卡林的布局

The Edge在去年8月28日刊登了专访Serbadk创办人拿督莫哈末阿都卡林的一篇报道,了解为何他先后加入SCIB和KPower成为大股东的前因后果,让投资者可以从中窥探这位东马强人的看法和野心。

首先阿都卡林就认为,Serbadk如果要持续做大并发展到全世界,就必须通过土木工程涉及房产和建筑领域。要在油气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话,就必须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而不是仅仅倚靠现有的工程、采购、建筑和测试 (EPCC) 以及营运和维护 (O&M) 两大业务而已。然而,Serbadk的大股东却认为企业不能太过多元化进而导致分散集中力和影响到投资效益。

阿都卡林认同和尊重大股东的观点,赞同Serbadk继续维持现有业务,但同时他也选择了另一条路来坚持自己的想法:以个人名义来投资SCIB和KPower。他表示这三间公司不会进行合并,彼此会以独立管理团队营运,不过可以在业务形成互补,产生协同效应,一起在油气领域扩大市场版图。

KPower最初从纺织业起家,近年来开始进军产业发展与投资,然而对业绩却没有多大帮助,2010年至2018年都是在亏钱。企业长时间亏损,就不能单凭一句经济不景气就能够解释这样简单了,除了行业前景和经营方针出了问题,领导人素质也是重大因素。而阿都卡林的加盟总算让企业看到新的希望了。阿都卡林在去年6月28日正式受委任为代主席后,就计划让KPower转型,将发展重点转向能源、公用事业以及基础设施领域,而纺织业务和房产业务仍会持续发展,让整体营业额的业务比重保持平衡。

KPower的最新年报介绍简短但目标清晰,企业会以再生能源作为主要重点,包括太阳能、水力、废料转换能源和生质能源的特许经营和基础建设。与Cypark相同,KPower的未来展望也是呼应我国要在2025年把再生能源发电量提升至20%的目标,并在该领域持续成长和成为区域性业者,以确保企业可以持续发展,让能源业务成为主要的收入与盈利来源。

自从阿都卡林加盟之后,KPower很快的就在2019年11月宣布获得建设和提升污水处理厂以及兴建一栋12层绿色建筑的本地竞标,总值2亿5432万令吉,将于3年内完工。2020年2月,KPower宣布获得在寮国开发一座8兆瓦的小型水力发电厂的建筑合约,总值约1588万美元(6588万令吉),将于18个月之内完成。2020年3月,KPower再获3亿5400万令吉合同,在霹雳兴建5个总产能为32.47兆瓦的小型水力发电厂,必须在48个月之内完工。接着在2020年5月,KPower又再一次赢得一份价值4800万美元(2.08亿令吉)的海外合约,将在尼泊尔建造一座22.9兆瓦的小型水力发电站,36个月之内竣工。KPower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已经实现2020财年10亿令吉的内部订单目标,可见换了领导层之后企业也彷佛焕然一新。

阿都卡林对SCIB讨论更多(也意味着更高期望),他认为SCIB是间好公司,但是现有格局和视野太小,在砂拉越立足并只是专注于制造业并不能够满足客户要求的一站式服务,同时也过于依靠政府颁发的工程合同来维持业务。阿都卡林计划把SCIB的生意多元化至房产和基建行业,进军国内外的油气领域和转向EPCC的经营模式。SCIB目前正积极争取国油油气执照,或直接收购已持有执照的公司,攫取油气领域建筑业务的新契机。

SCIB从1970年代就开始供应预制混凝土,在东马是最大的预制混凝土和工业建筑系统制造商,3间工厂加起来的年总产能为50万公吨产品。在阿都卡林还没入主以前,其制造业务的持有订单有4000万令吉,当中超过一半都是供应给参与泛婆罗洲大道工程的数家公司,而年报则披露目前企业持有超过8000万令吉的制造订单。砂拉越建筑领域深具潜力,包括第二主干公路(15亿令吉)、滨海公路(12亿令吉)以及区域走廊发展计划等料可支撑当地的建筑业发展,这还不说SCIB也有能力在西马争取建筑工程呢。

SCIB在2019年10月就已经取得5项总值1亿7540万令吉的EPCC合约,期限7个月。今年4月,SCIB宣布在阿曼和卡塔尔获得3项总值2亿45万美元(8亿6454万令吉)的EPCC合约,将在一年之内完成。此外,SCIB也有望接获Serbadk颁发两项总值为13亿7000万令吉合约,分别是在马来西亚的5亿5000万令吉以及中东的8亿2000万令吉,以提供建筑和工程管理服务,和提供预制混凝土和建筑材料,合约期限介于24至36个月,不过上述关联交易必须先获得股东的批准通过才行。无论如何,凭着这两项合约规模,SCIB在本财年设定的15亿令吉新订单目标也宣告提前实现。

不难看得出阿都卡林投资SCIB和KPower的原因:SCIB的自身条件和基础良好,拥有工业建筑系统的技术优势非常适合进军房产领域。而同时作为预制混凝土制造商,SCIB在EPCC当中的采购环节能够用上自家的建筑材料,更易于掌控建筑成本和工程进度。至于KPower的原有业务和公用事业与再生能源几乎没有关联,更大的目的是阿都卡林需要KPower来合理平衡传统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分配与协调,形成在能源领域能够以自给自足的方式来满足跨产业的市场供需(油气、房产、基建、能源),从而让企业生产力更具有灵活性以及较好的实现产业价值。他认为油气领域在大马至少还有10年可以持续发展,SCIB应该借此机会参与其中。但是10年过后呢?阿都卡林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很明显的KPower就是他对未来能源走向提前布局而对这盘棋埋下的一个关键伏笔。

Tuesday, February 11, 2020

超级比一比 | Serbadk vs Dialog

一些分析员在为Serbadk作估值时总会拿同行的Dialog作比较,比如以下这段:

估值方面,与Serbadk相似的Dialog,其本益比估值高达30倍之多,而Serbadk只有12倍,显示Serbadk处于被低估。 【10/2/2020 - 星洲日报】

该行指出,相比最接近的同济Dialog为30倍本益比,Serbadk2019财政年本益比13倍,股价遭低估,因此建议买进Serbadk,目标价为RM6.50。 【20/7/2019 - AmInvestment Bank】

问题是,用Dialog的本益比来为Serbadk作估值是否合理和正确?




Owners’
Profit
RM’mil


Change
Market Cap
RM’mil


Change
Retained Earnings
RM’mil


Change
Dialog






30.6.13
193

6,707

614

30.6.14
216
11.68%
8,042
19.91%
750
22.09%
30.6.15
275
27.45%
8,100
0.73%
919
22.66%
30.6.16
295
7.20%
7,912
-2.33%
1,100
19.57%
30.6.17
371
25.67%
10,984
38.83%
1,341
21.91%
30.6.18
510
37.70%
19,435
76.94%
1,675
24.91%
30.6.19
536
4.99%
19,114
-1.65%
2,019
20.56%
6-Yr CAGR

18.52%

19.07%

21.94%
Increase


12,407

1,405








Serbadk






31.12.16
152

1,957

587

31.12.17
308
102.91%
4,299
119.68%
826
40.64%
31.12.18
391
27.07%
5,773
34.29%
1,110
34.42%
31.12.19 (f)
474
21.17%
6,315
9.38%
1,455
31.03%
3-Yr CAGR

46.19%

47.77%

35.31%
Increase


4,358

867


在2013至2019年期间,Dialog的平均本益比处于33倍左右,而其6年盈利复合成长率为19%,似乎本益比有被高估之嫌,因为本益成长比已达到1.74倍 (33/19) 。另一方面,如果用巴菲特简单的1美元测试来计算,Dialog显然是一间优秀的企业。因为在这期间,Dialog的保留盈余达14亿500万令吉,并创造了124亿700万令吉的市值增加,等于是每保留RM1的盈余就可为股东创造RM8.83的市场价值。

至于Serbadk是在2017年才上市,因此只有过去4年的财报数字。在2016至2019年期间Serbadk的平均本益比为14倍左右,而3年盈利复合成长率就高达46%,本益成长比为0.30倍 (14/46) ,似乎印证了分析员的说法。在这3年期间,Serbadk的保留盈余达8亿6700万令吉,并创造了43亿5800万令吉的市值增加,换言之每保留RM1的盈余就可创造RM5.02的市场价值,虽然Serbadk是通过了巴菲特的1美元测试,不过还是比在Dialog赚取的投资回酬逊色得多了。

无论用本益成长比或者1美元测试来衡量,其实都是Dialog本益比拉高的关系。如果市场愿意给予Serbadk更高的本益比,Serbadk也许很快就会追得上Dialog的市值,因为在2019财政年Serbadk的保留盈余预计是14亿5500万令吉,和Dialog截止2019财政年的保留盈余达20亿1900万令吉仅相差28%,不过还是取决于Serbadk的未来获利能力和赢取合约竞争力是否持续保持强劲。

Dialog的商业模式架构良好,涉及石油化学领域的上中下游业务,足以应对经济不稳定期、油价波动以及货币走势的冲击。目前而言,Dialog的上中下游业务对盈利贡献分别为20%、40%和40%,但管理层希望接下来上中下业务可对盈利做出同样比例的贡献,让企业可以在油气市场波动时刻,形成风险分散和互相对冲的良好作用。

反观Serbadk主攻下游行业,为油气和能源领域提供工程方案,包括营运及维修 (O&M) 业务以及工程、采购、建筑与调试 (EPCC) 业务,目前虽然企业手头上有超过100亿令吉的订单,足以保证接下来两三年的营业和盈利,不过一旦陷入油价波动或者地缘局势混乱,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收益表现,尤其超过一半的收入都是来自中东国家。

两者比较,Dialog的经营模式更加具备抵抗经济周期风险,其打造出来的护城河也更有竞争优势,能够提供稳定的收入和利润,这或许才是市场愿意给予Dialog更高溢价的真正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