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FPI.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FPI.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May 24, 2025

季报分析 | FPI 1Q25业绩探讨

FPI的2025财年首季业绩已经出炉,虽然没有比去年第三季的亏损表现更糟,但也没有比上一季更好。当中,关键指标之一的营收已经连续两季下滑,本季仅取得9758万令吉是自2018年首季以来再次低于1亿令吉,这也导致首季净利减少至1067万令吉,对比去年同期和上一季更是分别暴跌62.8%以及67.9%,这也让投资者对公司获利能力感到忧虑和质疑。

更甚的是,FPI最大股东 - 纬创 (Wistron Corporation) 计划脱售其持有的27%全部股权也引起市场关注,担心是否会影响到公司估值。我觉得,短期之内这项消息确实可能会对FPI的股价造成很大负面冲击,但还不至于严重伤害公司的营运和财务表现。与其担心最大股东离场,倒不如关注公司的基本面是否有恶化迹象。

FPI在2021至2023年创造上市以来最佳表现,尤其2021年和2022年的营收更是逼近10亿令吉,主要得益于其最大客户 - Roland Corporation的强劲订单。由于新冠疫情期间消费者对电子音乐设备的需求大增,Roland和FPI因此业绩翻倍,可说是收获满满的疫情红利。但是来到2024年,Roland和FPI的业绩就明显走下坡,尤其FPI受到外汇亏损和订单减少拖累,导致去年净利下降43.1%之多。来到今年首季业绩,营收和获利能力更是似乎出现危机。

实际上,FPI在本季的盈利率继续维持双位数,证明成本管控还是做得很足。资产负债表依然稳健,现金部位更是高达4亿2083万令吉。对比目前大约5亿令吉的市值,FPI的估值不贵,如果FPI的股价继续往下探,可能反而是很好的投资机会。

另外,根据Roland的最新季报,我们得悉其主要生产线都是在大马。按照简单逻辑,只要Roland的订单保持稳定,FPI的业绩怎样都不会太差。同时,Roland也计划在今年三月至十月期间,把中国生产线移至大马来避开美国的对等关税,因此若无重大意外,FPI以后获得的潜在订单有望成长。毕竟由始至终,多年以来Roland的订单对FPI至关生死。大股东退场自然就会新的投资者接货,但是一旦失去大客户就很难通过寻找新客户来完全填补了。因此,最大的关键是如果FPI的次季营收依然不见改善,这将意味着对公司来说将是重大打击。

Saturday, November 23, 2024

季报分析 | FPI 3Q24业绩探讨

FPI最新业绩暴雷,受到外汇亏损所累导致2024财年第三季净亏1810万令吉,写下自上市以来首次季报见红记录。事实上,如果排除外汇亏损,FPI应当取得盈利表现。然而令吉兑美元在八月强势走强,一月内汇率升值高达6%,让不少持有美元现金的公司包括措手不及,FPI也受到牵连,第三季度的外汇损失就高达5470万了。不过近期令吉兑美元又开始疲软,回落至汇率在4.47左右,因此如果保持这走向直到年底,FPI应该可以在末季挽回部分损失。

FPI在第三季的营业额按年下跌14.4%,按季却增加8.5%,首九月累积5亿3484万令吉,比去年同期的5亿1994万令吉来得出色,显示公司营收表现持续增长,不受市场低迷而影响。此外,公司的现金部位也保持强劲,持有4亿903万令吉相等于其市值的一半左右。高层在文告里指出,公司会留意应收账款安全性以及严控库存水平以支撑接下来的生产和出货需求。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和保护主义政策对经济状况持续造成巨大不稳定性,可能冲击消费者的购买力,因此FPI认为接下来的营运状况将充满挑战。

所幸FPI的财务状况非常稳健,获利能力强劲,盈利率还是维持双位数;另外自由现金流保持充沛,应付营运周转绰绰有余,至9月底为止流动比率高达2.42倍,足以抵御未来的市场波动。看回过去记录,FPI盈利表现最优的是在2021至2023年期间,2023年更是写下历史新高取得1亿1732万令吉净利,这显示出早期公司所作的投资已经在最近几年看到了成果,然而如今全球局势和科技进步变化之快让人无法忽视,因此也让人好奇FPI下一步会有什么布局以维持企业增长走向。

Sunday, May 28, 2023

FPI业绩前景大事不妙?

FPI日前发布的2023年首季业绩并不理想,连续两个季度都交出逊于预期的盈利表现,尤其最新季度的营业额仅取得1亿924万令吉,为2020年次季以后最低纪录。按年比较,营业额下挫56.7%,净利也减少53.9%至972万令吉,仅比上一财年末季好一点而已,不过对比新冠疫情时期每季都能取得2000万至3000万令吉之间的获利水准,反映的是随着疫情结束后各国纷纷重开边界,群众购买力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无论是交通、食物、观光旅游等价格都大幅度飙升,虽然价格昂贵,然而却挡不住许多人在经历三年困在家里后急需释放的强烈欲望,造成服务领域保持强劲增长。相较之下,在疫情期间大受欢迎的商品如电子音乐设备如今的需求已经恢复正常化,加上欧美等国家正经历着痛苦的高通膨和高利率时期,人民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步改变,也因此影响了对电子音乐设备的市场。

FPI最大客户 - Roland Corporation在今年首季的业绩显示,虽然营业额取得增长,然而成本上涨和客户库存调整导致盈利下降。Roland展望今年,认为市场依然充斥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后疫情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许多,而经销商的库存积压也影响了Roland的出货量,不过中国重开经济,有可能让Roland找到商机。如果Roland在今年下半年的表现取得进展,FPI肯定能够从中受益进而摆脱现阶段的颓势。根据FPI截止今年3月底的资产负债表,其库存水平已减少至4747万令吉,几乎和疫情前相若,显示管理层相当重视存货周转速度,同时不断累积现金部位,目前持有3亿4469万令吉,相等于总资产的56.1%,而FPI的市值已经跌至6亿1700万令吉左右,相等于现在RM2.40的股价包含RM1.34的现金,由此可见FPI的内在价值有被低估的可能性,甚至公司都罕见在5月24日进场来回购103万9300股份。

FPI在季度报告里展望今年时表示,高层预计接下来的季度依然充满考验,公司会采取有必要的措施以减缓不利冲击以及持续优化营业来适应当下的波动环境。看回公司过去业绩,FPI很少让人失望,虽然也有表现低落的时候,但是总体来说依然稳健成长,加上音乐设备市场规模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而目前经历周期性调整也属正常。FPI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音响和乐器代工商,其生意却相当仰赖主要客户的产品销售订单,不过FPI无论在资产负债表或者成本支出方面都管控得很好,有助于公司在面对经济不利时期度过难关,进而在未来能够更茁壮成长。

Sunday, August 22, 2021

季报分析 | FPI 2Q21业绩探讨

FPI最新业绩非常理想,在去年低基数效应作用之下,营业额和净利按季暴涨116.7%和174.2%,分别为2亿3318万令吉和2319万令吉;而首上半年的营业额和净利对比去年同样暴涨90.2%和215.5%,分别累积至4亿4142万令吉和4371万令吉。

管理层通常在季报不作过多解释,仅简单表示营业额和净利上扬主要因为更高的销售量。另外,从5月份开始实施的行动管制令和6月份开始的全面封锁允许电子领域以60%人力运作看来似乎没对FPI造成太大冲击,而截至去年底企业共有3,441位员工。不过管理层也透露,由于加强行管令因素导致企业在7月份停止运作一周。此外,管理层认为原料供应短缺以及成本飙涨在接下来会带来极大挑战。

虽然如此,FPI的毛利率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在双位数水平,显示企业在成本管控方面依然做得非常出色。资产负债表持续稳健,截至6月底现金部位高达2亿3985万令吉,相等于总资产的39.5%。另外,FPI也在7月份完成了以142万英镑(820万令吉)脱售旗下外国子公司 (Acoustic Energy Limited) 在英国的一间厂房,继续增强现金储备。

根据FPI的最大客户 - Roland Corporation(占FPI去年销售之36.6%)公布的今年次季业绩,今年上半年的营业额和净利对比去年暴涨52.4%和274.5%,分别累积至430亿3000万日圆(16亿7817万令吉)和61亿7900万日圆(2亿4098万令吉),与FPI的增长走势正好吻合。Roland在文告里指出,新冠疫情带动新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对电子音乐设备的需求,主要业务如键盘乐器 (Keyboards) 、打击乐器 (Percussion and Wind Instruments) 、吉他相关乐器 (Guitar-related Products) 、媒体制作设备 (Creation-related Products and Services) 以及专业音视频设备 (Video and Professional Audio) 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实Roland也在FPI租赁了几间厂房来完成生产线,一来可以及时解决供应链问题,二来也可以省下运输成本和缩短交货时间,对双方来说都是互惠互利。Roland也表示,企业有望在2021年就提前完成原本预定2022年完成的财政目标,主要得益于市场对电子音乐产品的强劲需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FPI在今年上半年表现出色的原因。

有鉴于主要大客户的强劲订单,加上政府已经允许本地企业可以按照已完成接种疫苗的员工比率释放更高产能来运行,因此估计FPI在下半年会延续增长势头,全年营业额和净利有望超越去年再次写下新高纪录。

Sunday, October 25, 2020

纬创买下大马工厂,继续扩大全球布局

今年7月17日,苹果的第三大iPhone组装厂台湾纬创突然抛出震撼弹,宣布以33亿人民币(5亿美元)出售昆山厂给中国代工厂立讯精密,相关作业预计今年底前完成。相隔几天后纬创意外宣布入股立讯精密,通过中国旗下4间子公司取得对方的30亿人民币普通股,持股比例达0.81%,以加强双边策略合作关系。

这意味立讯精密直接以买厂带订单方式,接手苹果业务。根据了解,这工厂在2019年的营业额为1,422亿人民币,占纬创营收之16%,但是认列收益才2.97亿人民币。代工的收益表现并不亮眼。主要是纬创负责旧款手机订单而非最新手机,使得其手机组装事业对整体收益贡献不大。分析员认为,纬创终于将中国的手机组装业务出售于立讯精密,有望解决自2015年以来就不断压抑公司整体表现的营运变数。

而在淡出中国代工业务后,纬创加速扩展印度制造业务,未来其苹果iPhone组装业务中心也将从中国转为印度制造,并很快展开大规模招聘。

今年中印度政府宣布投入价值约5000亿卢比(约66亿美元)的财政激励和配套设施,以吸引全球智能手机和相关零件部分厂商前往印度设厂。然而其实纬创早在2017年就已经在印度布局制造,如今纬创在该生产激励政策中承诺投资数额为130亿卢比(1.76亿美元),土地大约为40英亩,分两阶段兴建工厂和相关设施。纬创目前在印度每月生产约20万部廉价手机iPhone SE,计划在今年底将产量翻倍,并着手开始组装iPhone 12以在明年中交付。

9月7日,印度科技部长表示,苹果已有8家代工厂从中国转移至印度。虽然印度文化与语言沟通差异,生产效率与中国有一大段距离,但是印度薪资低廉,外资享有政府提供的更多补贴和租税优惠,尤其背后更是离不开苹果CEO库克针对全球局势变化而作出的苹果全球供应链战略调整。

纬创对于出售中国工厂的说法是将持续聚焦业务组合和全球布局战略优化,以因应外在环境的快速变迁。言下之意即是考虑到持续开打的美中贸易战、新冠疫情以及中国印度矛盾加剧,集团决定提前部署分散风险。尽管纬创营运已经很全球化,但要做到更前端的布局,拥有13亿庞大人口的印度是重要据点。

纬创将更加积极投资未来关键技术,加速5G、人工智慧、车载装置和智慧医疗等新事业领域发展,强化产品组合与获利。纬创也不忘强调会通过加码投资台湾、墨西哥、印度、马来西亚、越南、捷克及中国其它地区做产能规划。

果不其然,10月20日纬创就透过其大马子公司 - Wistron Technology (M) S/B以2,874万美元(1.2亿令吉)收购Western Digital (M) S/B位于八达灵再也的工厂。根据消息透露,纬创不会重新发展该厂房,但会选择展开新业务,而非如先前Western Digital的硬盘驱动器制造业务。外传纬创可能会在新厂房进行物联网或智能音箱制造业务,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 

根据消息,纬创今年已经取得智能音箱大厂Sonos代工订单,首度跨入智能音箱领域,不让同行竞争对手专美,加上智能音箱与智能家庭产品的成长性备受看好,除了有望带动业绩之外,也可以提高非中国产能比重、降低地缘政治的风险。

种种迹象显示,台商在美中贸易战和疫情影响之下调整生产模式,部分电子厂都已到新南向国家布局寻求可能的合作模式与市场商机。纬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选择来大马扩增业务,而且其旗下大马子公司 - FPI(9172,主板消费股)的主要业务就是专门代工生产音箱器材和乐器产品,双方有望在接下来展开更紧密的合作,这也吻合了FPI的管理层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就透露口风说目前FPI与纬创正在研发新产品,莫非FPI早就为了进军智能音箱领域而率先准备?

遗憾的是,不管是之前的富士康竞购SilTerra或这一次的纬创买下大马工厂,均没有得到当局或观察者的足够重视。美中科技战持续角力,美国封杀中国企业、对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更高关税,逼得品牌商和他们的代工厂们不得不寻找对策,不是把部分生产线撤离中国,就是把工厂转移至其它发展中国家来分摊风险,形成了各自服务中国和美国市场的两条供应体系的规划。台商如纬创就是在这样的严峻大环境之下重新定位再出发,相比之下大部分的大马业者虽然受惠于因美中贸易战而转移的代工订单,却没能适度探讨走出本地舒适圈、迈向全球发展的可能性,如何把本地企业升级、打造更加完整的工业生态,似乎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