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合的上半年表现回稳,投资亏损从3月份的-31.94%收窄至-13.80%,以下是个别股项类型的首6个月绩效:
稳定成长股 - 资金 = 69.14%;账目亏损 = -11.90%
快速成长股 - 资金 = 22.06%;账目亏损 = -26.58%
零成本股票 - 资金 = 8.80%;账目亏损 = -1.23%
第二季度持续执行低买高卖的策略,上半年的已实现盈利为2.41%。4月份的买卖交易已经写在《四月交易纪录》,5月和6月就趁着Luxchem股价向上冲的时候分别以RM0.71和RM1出票套利,转而加持Hevea、Cypark和EWINT,买进价位分别是RM0.39、RM0.925和RM0.46。股息收入方面也取得成长,上半年就收到了RM967.75,相等于去年总股息的57%,继续朝向RM2,000的全年目标前进。
虽然中长期之内我依然看空市场,但我还是会继续留意被低估的优质股以及高息股,希望能继续吸纳更多好股来为下一轮的牛市提前做好功课与准备。不过目前而言,称得上便宜和被低估的股项已经是很少了,之前屡次被人唱坏的Hevea都已经上升至RM0.50;最近几个季度业绩欠佳的Inari也强力反弹至RM1.78,因此目前的作法还是先增持现有股项来降低持股成本,若有机会套利的话才来考虑增添新股的可能性。
另外,大马证券会和交易所宣布决定进一步延长卖空活动禁令直至今年底,虽然不代表会激励股市继续向上涨,反映的却是当局担忧资本市场的脆弱和不确定性而采取前瞻性措施。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调查透露这一次的马股涨潮,本地散户都是以储蓄或者多余现金来作股市投资,并非按金融资,显示散户对于行情变化也有一定的警觉性。
Saturday, July 4, 2020
Tuesday, June 30, 2020
2020年6月投资小结
以下是持有股票的最新业绩:
Luxchem - FY20首季净利赚999万,按年增加4.0%,按季增加4.3%;没派息
YTL Power - FY20第3季净利赚7080万,按年下跌36.4%,按季下跌0.8%;没派息
Favco - FY20首季净利赚1191万,按年下跌19.4%,按季下跌55.1%;没派息
JayCorp - FY20第3季净利赚190万,按年下跌50.6%,按季下跌64.6%;没派息
Wong Engineering - FY20次季净亏8.5万,按年下跌121.9%,按季下跌113.3%;没派息
Liihen - FY20首季净利赚1983万,按年增加15.0%,按季下跌5.8%;派息2.5仙
Hevea - FY20首季净利赚192万,按年下跌5.4%,按季下跌73.7%;没派息
GKent - FY21首季净利赚277万,按年下跌72.4%,按季下跌45.0%;没派息
Kimlun - FY20首季净利赚660万,按年下跌58.6%,按季下跌60.6%;没派息
股息方面,这个月领到了RM115.36,待领股息为RM714。
首半年投资表现从上个月的-20.56%减少至-20.43%,累积亏损也从-37.70%降低至-37.33%,值得安慰的是目前绩效已经恢复到3月底之前的灾难表现了,然而来到下半年,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金融市场恐怕依然是不容乐观。
日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警告,美国经济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最大原因在于新冠疫情是否获得控制,在各州停摆数月重启经济之际,经济复苏不会这么顺利。我国方面,世界银行就预测,大马的今年经济大幅萎缩3.1%,比国家银行预测的0.5%至负2%增幅更悲观。不过,如果疫情受到控制,明年将反弹至6.9%。此外,尽管失业率在4月攀高至5%,写下30年来新高,但世界银行估计,失业率接下来还有可能进一步上升。庆幸的是,国内管制疫情继续取得正面进展,今天就只是新增2宗确诊病例,累积确诊病例达8639宗,非常有望达到当局希望在7月中取得零确诊的目标。随着疫情日渐改善,人民也做足防疫准备,得以全心全力的为公司和国家拼经济。然而,7月13日即将召开的国会有可能又是一枚计时炸弹,随时再次爆发政治动荡。
Saturday, June 20, 2020
三度建仓Favco
要写下为什么再次买进Favco却很难下笔,因为总觉得这次建仓的决定有点缺乏信心,然而看回去企业的周息率、现金比率和本益比其实都达到我的目前选股标准,加上其最新业绩的盈利减少19.4%,表现比想象中好,因此便趁着这两天股价下跌的时候在RM2.30的价格买进。
我第一次买Favco的时候是在2017年,主要是想增加股息收入,后来在2018年套利,很快再以价差买进同样的股数,持有直到2019年8月又在高位抛售以增加现金部位,然后现在又再次回购。Favco是我少有地频繁进行买卖的一档股票,因为我察觉到根据以往股价走势,Favco的价格总是徘徊在RM2和RM3之间,于是采取低买高卖策略的表现不差,股息加上套利也就稳稳取得将近10%的累积回报。今年3月和4月虽然Favco一度暴跌至RM2之下,但是当时市场过于波动以及资金不足,因此也不敢趁低买进,直到现在股市回软和股价下跌了,才终于动起买进Favco的念头。
这3个月的买进交易实在不多,因为我觉得很多股票都已经恢复到合理价位了。虽然如此还是如愿增持Matrix、Liihen和Hevea,最大考量还是因为这些企业曾经历过经济危机的考验,凭着稳健的基本面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熬过这一次疫情冲击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而Favco在过去的几次危机也展现出本身的抗跌能力,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风暴和2014年的油价崩盘之后仍然交出稳定的盈利表现,这也是我再次青睐Favco的最主要原因。
延伸阅读:
买进新股Favco的神操作!
8月之买卖交易
延伸阅读:
买进新股Favco的神操作!
8月之买卖交易
Sunday, June 14, 2020
增持Principal PRS Plus Growth
在查阅基金的一些资料时意外发现原来我持有的Principal PRS Plus Growth已经从这个月起改变投资策略,股票和固定收益组成的资产配置组合从原本的70:30改为90:10,变得更积极和进取了,但或许也意味着必须承担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基金的投资表现以马股的前100股项和债券来做比较,不做比例却从70:30变为90:10来做评估标准。这样一来,这档PRS和投资策略就和我持有的另外一档Principal PRS Plus Pacific Ex-Japan很相似了,都是超过90%的资金投资在股市,而且同样的都把重心放在香港和新加坡这两大经济开放的金融城市。
作为我第一档买进的PRS,Principal PRS Plus Growth的回酬和表现却比预期中逊色,是我组合当中唯一还在亏损的基金。客观来说,其资产净值确实每年都有在成长,但是基金数量的增加反而稀释了每股价值。联想到近期美中关系日趋紧张,在美国上市的中企或选择回归香港上市,而经过一系列大事件爆发例如反送中和港版国安法之后,也加剧了外企和有钱人对香港前景和经济的忧虑和不安,因此或选择撤走香港,转而把资金流入金融市场同样稳定和成熟的新加坡。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拙见而已,也许不代表是事实。不过我还是在今天增持了Principal PRS Plus Growth来以行动支持我的见解。我无意去深究香港和新加坡的差异和优劣,但既然我持有的基金都把大部分资金都投资在这两大股市,对长期绩效而言肯定能看到正面回报的。
作为我第一档买进的PRS,Principal PRS Plus Growth的回酬和表现却比预期中逊色,是我组合当中唯一还在亏损的基金。客观来说,其资产净值确实每年都有在成长,但是基金数量的增加反而稀释了每股价值。联想到近期美中关系日趋紧张,在美国上市的中企或选择回归香港上市,而经过一系列大事件爆发例如反送中和港版国安法之后,也加剧了外企和有钱人对香港前景和经济的忧虑和不安,因此或选择撤走香港,转而把资金流入金融市场同样稳定和成熟的新加坡。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拙见而已,也许不代表是事实。不过我还是在今天增持了Principal PRS Plus Growth来以行动支持我的见解。我无意去深究香港和新加坡的差异和优劣,但既然我持有的基金都把大部分资金都投资在这两大股市,对长期绩效而言肯定能看到正面回报的。
Saturday, June 13, 2020
股市由熊转牛,是该检讨的时候了
前几天看到一则国外社会新闻,一名俄罗斯男子在昏迷近3个月苏醒后说出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大家都戴着口罩?” 如果他再看看目前的全球股市指数,恐怕一时之间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道琼工业指数从3月23日的18,591.93点至今早收盘的25,605.54点,回到3月初疫情还没在全美扩散的时候,如今不用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由熊转牛,涨幅高达38%;马股也是一样,从3月19日的1,219.72点至昨天以1,546.02点收盘,涨幅也有27%,重返2月的水平,而那个月份还是由希盟执政呢。
一时之间,这几个月写过的文章现在看来似乎都不合时宜了:《面对股灾的对策》是在讨论股市往下跌的时候该不该抛售股票,来补充我在《写在黑色星期五之后》的持股观点。过后厘清思路和投资策略,再写下了这篇《谋定而后动,只差东风》,认为根据过往历史,股市会持续低迷一段长时期,不会这么快就会大力回弹的,我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之内累积更多资金来等待更好的进场机会。
如今看来我忽略了重要一点:不要对市场作出预测。我确实没想到股市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摆脱熊市并且进入技术性牛市。但我也清楚明白,3月份的时候我没有进场反而是场外观望,主要还是受限制于资金有限,当时候的现金比例少于10%,我不能冒太高的风险来把手上的剩余筹码全都押在股票上面,因为如果随后态势变得更恶劣,我的资产配置将会更加严重失衡。
然而整体来说,就在眼睁睁看着众多散户都兴高采烈地从股市赚大钱的时候,我也没有因为错失抄底的大好良机而损失潜在的赚钱机会,反而我目前的投资绩效比起3月底还要好,原因是我能够坚持到从股市暴跌到市场回升的阶段,而没有选择将股市下挫所造成的账面亏损转化成永久性损失,从而顺利熬过了这段期间不平静的情绪波动。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3个月过去,目前我的现金比例已经提升至15%,财务实力变得更强了,也可以更加从容地等待下一轮股市回软的机会。
我在面书或其它论坛都可以轻易看到散户很大声地说以这种方式在股市赚钱才是疫情新常态,有些人甚至也拿股神巴菲特来作揶揄。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有相同的地方。这几天美股和马股都已经终止了连续多天的上涨走势,不知接下来的股市走向又会有怎样的进展呢?
一时之间,这几个月写过的文章现在看来似乎都不合时宜了:《面对股灾的对策》是在讨论股市往下跌的时候该不该抛售股票,来补充我在《写在黑色星期五之后》的持股观点。过后厘清思路和投资策略,再写下了这篇《谋定而后动,只差东风》,认为根据过往历史,股市会持续低迷一段长时期,不会这么快就会大力回弹的,我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之内累积更多资金来等待更好的进场机会。
如今看来我忽略了重要一点:不要对市场作出预测。我确实没想到股市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摆脱熊市并且进入技术性牛市。但我也清楚明白,3月份的时候我没有进场反而是场外观望,主要还是受限制于资金有限,当时候的现金比例少于10%,我不能冒太高的风险来把手上的剩余筹码全都押在股票上面,因为如果随后态势变得更恶劣,我的资产配置将会更加严重失衡。
然而整体来说,就在眼睁睁看着众多散户都兴高采烈地从股市赚大钱的时候,我也没有因为错失抄底的大好良机而损失潜在的赚钱机会,反而我目前的投资绩效比起3月底还要好,原因是我能够坚持到从股市暴跌到市场回升的阶段,而没有选择将股市下挫所造成的账面亏损转化成永久性损失,从而顺利熬过了这段期间不平静的情绪波动。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3个月过去,目前我的现金比例已经提升至15%,财务实力变得更强了,也可以更加从容地等待下一轮股市回软的机会。
我在面书或其它论坛都可以轻易看到散户很大声地说以这种方式在股市赚钱才是疫情新常态,有些人甚至也拿股神巴菲特来作揶揄。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有相同的地方。这几天美股和马股都已经终止了连续多天的上涨走势,不知接下来的股市走向又会有怎样的进展呢?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