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2, 2022

季报分析 | Hevea 1Q22业绩探讨

随着市场重开以及需求强劲,Hevea在今年首季交出不错成绩,营业额按年增加29.2%至1亿2961万令吉,净利也转亏为盈取得522万令吉。从部门表现来看,组装家具业务销售上升最为关键,由于企业逐渐摆脱疫情干扰以及不再发生去年因员工确诊而停产的负面影响,生产量和出货量双双提高带动了业务的获利表现,税前盈利报496万令吉或5.69%。刨花板业务方面,虽然整体产量和销售有所减少,不过Hevea透过自家研发的高品质产品获得市场良好反应,较高的产品赚幅以及令吉兑美元贬值进一步改善刨花板的盈利表现。

Hevea董事经理熊豪俊早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就透露今上半年Hevea会因刨花板大量出口至日本市场而从中收益,因为日本对刨花板需求量很高。根据资料分析,日本在2020年从海外进口了价值1亿4600万美元的刨花板,为全球第13大刨花板进口国。不过自俄乌战争爆发后却推高了全球能源价格,加上从欧洲进口的运输成本暴增,于是日本开始把原本从欧洲采购的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包括马来西亚。由于Hevea生产的高品质刨花板早已取得日本工业标准的资格,有助于增加出口到日本的销量,今年的刨花板业务相信能做得更好。

由于俄乌冲突以及新冠疫情造成供应链受到干扰,导致原料价格上涨以及经营成本不断飙升,对大部分的企业来说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虽然如此,Hevea管理层依然按好原定计划,准备耗资1000万令吉提升自动化设备来改善生产效率,另外也拨备了2000万令吉建造可以容纳1500人的员工宿舍以遵守政府落实的446法令。虽然这些年来Hevea因市场产量过剩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企业表现差劲,然而公司的现金储备却非常充裕,截至今年3月底持有1亿2453万令吉,相等于总资产的24.3%。

为什么公司表现不济可是现金却有增无减呢?原因是Hevea拥有强大的自由现金流,持续经营能力强因此能源源不绝的现金产出,使Hevea能够无需过度举债的情况之下每年不断投资和派息给股东们。另外,Hevea平均一年的资产折旧成本高达2800万令吉,然而最近几年Hevea因产能使用率不达标拉低整体的盈利表现,但却不会影响Hevea的现金产出能力,只不过却把Hevea在早年投入的资金拉长了回本期限,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Hevea在最近三年的资产报酬率 (return on asset, ROA) 连5%都不到!

Sunday, May 15, 2022

浅谈国行升息之利弊

国家银行在上周三的议息会议中意外宣布将隔夜政策利率 (OPR) 调高25基点至2%,让市场大跌眼镜,因为普遍认为国行会在下半年才作出政策调整,而且不久前国行也表示,在应对全球波动、通膨和令吉走弱的情况下,不会急于加息。那什么原因促使国行改变立场做出加息的决定呢?国行给予的解释是,随着防疫措施放宽和国际边界重新开放,促进国内经济活动,而失业率降低,从去年末季的4.3%减至今年首季4.1%,劳动参与率持续提升,国内需求也保持强劲。国行将确保以节制和渐进的方式进行缩减货币宽松政策,在确保物价趋稳之下推动经济稳定成长。

俄乌战争爆发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剧供应链紧张和成本飙升压力,迫使美联储和各国央行相续调整货币政策方向来压制通膨。而随着美联储的激进加息动作已经导致各国货币兑美元大幅度贬值,各国央行包括大马不得不跟随脚步宣布加息来缓和货币疲弱带来进口产品价格上升的通膨压力。

个人认为,国家加息无助于阻止令吉兑美元进一步贬值。影响一国货币走势主要有三大因素:货币政策、经济基本面和避险情绪。首先,以加息幅度来看,大马采取的加息动作肯定不会比美国更激进,尤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经明说接下来的6月和7月还会每次再升50基点。其次,大马和中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关系,中国还是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是近期中国对主要城市实施封锁措施对抗新冠疫情,引发市场对中国经济放缓产生重大担忧,连带也拖累令吉走势疲软。第三,全球利率骤升推高市场波动率、令市场流动性紧张,加上投资者对地缘政治冲突担忧以及全球可能面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纷纷涌向美元避险,造成各类资产如股票、债券、货币、黄金等惨遭抛售,一举把美元指数推向近20年高位,因此全球不是只有令吉在贬值而已,而是国际局势所致。

那么,为什么国行决定在这个时候加息呢?第一,区域其他央行已经追随美国升息步伐,国行若没跟进可能会被解读为没有关注通膨风险,任由令吉疲软,进而加重进口产品的价格上涨压力。第二,国行在随后公布的今年首季经济按年增长5%,超越市场预期,被视为经济的成长力度足以吸纳升息的影响,因此已经没有必要再延续维持空前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三,国行希望借此机会可以鼓励家庭和个人多储蓄,获得较好的存款回报,帮助重建受到新冠疫情和行管令影响的财库缓冲。

不过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尚没过热,现时通胀是由供给侧引发而非需求侧,升息根本上没有办法解决全球供应链中断、原产品短缺造成物价飙升所带来的通胀问题。升息也意味着背负债务压力的企业、家庭和个人必须偿还更高贷款利息,影响了支配收入和现金流,可能抑制消费和投资欲望,进而放缓国内经济复苏进度。简而言之,在这个时刻升息就是把双刃剑,对国行来说却是势在必行。来到前景难料的后疫情时代,无论是企业、家庭或个人,都必须为将来可能面对的挑战作好财务规划的准备。

Sunday, May 8, 2022

Serbadk再掀风波

去年陷入假账疑云、已经寂静一阵子的能源股Serbadk近期再次在市场掀起风波。去年12月大马证券监督会控诉Serbadk首席执行员拿督阿都卡林和3名高层提交虚假报表,因此触犯2007年资金市场与服务法 (CMSA) 条文,甚至一度闹出证监会获得逮捕令来通缉在逃的阿都卡林。如今案情却出现重大转折,据说在总检察长的建议之下,证监会最终于4月13日对Serbadk以及4名高层开出合计1600万令吉的传票罚款,作为向大马交易所提交假账的惩罚,引起市场一片哗然。毕竟,一开始证监会指控Serbadk的理由是公司在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财报当中有60亿1400万令吉营业额涉及虚假呈报,一旦罪成,阿都卡林将面临不超过10年的监禁和不超过300万令吉的罚款,而如今Serbadk和有关人士只需缴纳1600万令吉就可脱身了事,难怪大马企业监管机构 (MICG) 、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 (MSWG) 和律师公会先后跳出来,认为总检察署和监管机构应该公开说明罚款原因和判决依据。

就在大家以为案情可能有望和解之际,Serbadk却在4月21日突然发出文告再次炮轰监管机构,并质疑证监会提控该公司的动机,迫使证监会向警方报案,指责Serbadk的声明毫无根据和存有恶意,可能混淆公众对证监会带来负面印象。好戏还在后头,刚于去年11月续约3年的证监会主席拿督赛再益突然辞职,财政部随即委任前副财长拿督阿旺阿迪走马上任,随后再有3名证监会高层离去,分别是董事经理胡丽梅、总法律顾问兼执行董事徐慧敏,以及数码策略与创新执行董事陈为民。他们皆没有对外发布请辞的原因,但是出走时机和Serbadk案件进展太接近,引起公众热议案件背后是否牵涉阴谋论或政治角力。无论如何,诚如民主行动党署理主席哥宾星所言,总检察长有必要出来澄清向大众解释,因为一旦开创危险先例,这次的罚款决定有可能削弱监管机构的职能以及破坏当局为维护市场诚信所做的努力,甚至影响大马在资本市场管理的监督力和可信度。

事情发展至此,无论是证监会或总检察长依然保持沉默,倒是交易所率先打破僵局,解除Serbadk的交易禁令,得以在5月9日重新复牌。不过Serbadk的投资人也不见得会因此开心,因为Serbadk除受到6银行入禀诉讼要该公司清盘之外,交易所也在4月14日加控Serbadk藐视法庭。不过最大的挑战还是Serbadk已经陷入财务陷困 (PN17) ,因此必须在2023年1月之前,制定一项全面的财务重组计划提交给交易所。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Serbadk似乎更愿意耗费精力在法律诉讼,多于专注在提振和改善公司的业绩表现和财务状况。无论是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或企业治理问题,利益相关者在Serbadk或阿都卡林身上暂时找不到一丝翻盘希望。

Monday, May 2, 2022

2022年4月投资小结 | Selamat Hari Raya Aidilfitri

4月马股走势凌厉,全月上涨13.07点或0.82%,最终成功以1600.43点挂收。随着国内疫情逐渐缓和,昨天确诊病例更是时隔一年跌至一千宗水平,政府几乎放宽防疫限制,各行各业皆可恢复日常运作,经济开放复苏在望,获得分析人大多看好富时综指有望持续向上。然而,受到美联储鹰派作风打击,全球货币兑美元普遍贬值,4月令吉兑新币一度降至3.17,写下历史新低;令吉兑美元也跌至4.36,迫使国行总裁丹斯里诺珊霞不得不站出来向市场喊话来稳住令吉颓势。除此之外,俄乌战争、中国封锁和供应链瓶颈不见缓和之际,全球最大油棕生产国和全球最大食用油出口国 - 印尼突然宣布,从4月28日起暂停出口油棕等系列产品,引发全球市场震荡。鉴于印尼的油棕占全球产量之60%,相关禁令可能导致全球食用油供应更加紧张,推高食用油和可替代产品的价格,进一步加剧粮食通膨危机。不过,此项禁令却可惠及国内种植业者,从而带动种植股欢欣鼓舞,种植指数在4月表现最为亮眼,按月上扬10.91%

个人组合方面,自今年以来增长3.28%;未实现累积亏损从-23.43%收窄至-22.20%

股息方面,4月份收获RM1,690,待领股息剩下RM590。

这个月仅有一笔操作,就是在RM1.16部位买进新股Kenanga,可惜公司在上星期国行公布的数字银行执照竞标战中落选,拖累股价下跌最终以RM1.12挂收。

以下为持有股项的最新业绩:
Gadang - FY22第三季净赚545万令吉,按年暴增92.1%,按季暴跌85.1%;没派息
Homeriz - FY22次季盈利写下新高,净赚1034万令吉,按年上涨63.6%,按季上涨22.2%;没派息
Luxchem - FY22首季净赚1609万令吉,按年下挫21.7%,按季下挫3.0%;没派息
LCTitan - FY22首季净赚1亿400万令吉,按年暴跌76.4%,按季下挫44.3%;没派息
Elsoft - FY22首季净赚291万令吉,按年暴增547.6%,按季下挫48.5%;没派息

由于掌玺大臣在昨晚完成观新月后宣布今年的开斋节落在今日(5月2日),让原以为星期二才是开斋节的人惊讶不已。无论如何,在此也要祝愿马来同胞开斋节快乐,并希望所有人能够好好享受这段假期,无论是与亲朋戚友见面相聚还是户外度假,最重要的是保持防疫纪律,时刻遵守SOP和保持卫生以遏制新冠疫情。

Sunday, April 24, 2022

美联储加息在即

近期美联储不断释放强烈讯息,接下来可能展开更激进的升息步伐导致日元、新币、令吉等亚洲货币纷纷走低,当中又以日元快速贬值更是让市场震惊,因为一向以来日元都被视为投资人喜爱的避险货币,主要的导火线还是因为日本央行在4月初发动无限制的债券购买操作来力压债市收益率,坚定实施货币宽松政策来支持经济复苏。但与此同时,美债收益率却在持续突破关键高点位置,两者收益差距逐步扩大导致日元惨遭抛售,如今美元兑日元汇率已经跌破125写下20年来新高,逼近130的关键水平。日本自然资源贫乏,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由于因新冠疫情相关的供应限制,加上俄乌战事冲突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日元持续疲软推高进口价格,可能影响到经济复苏力度以及消费者承受物价上涨的痛苦。另一方面,日本或央行却有可能趁这次全球爆发的通胀潮一举解决掉国内长期面对的通缩问题,以达成日本通胀率于2%的政策目标而并非操控日元汇价。

日本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部购买者,日元贬值加快,有可能削弱日本对美国国债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伤害。然而在美国的3月通膨率按同期升至8.5%,创下40多年来最大涨幅的情况之下,美联储更有充分理由加快升息和货币政策紧缩脚步来应对还没见顶的通胀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近期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研讨会上作出明确表示联储局准备在5月初开会时加息50基点,并暗示在接下来3次的联储局会议里,每次都将升息50基点,而货币政策收缩很可能在5月展开,目标放在每月减少950亿美元上限来削减美联储近9兆美元的资产负债表。另一边厢,圣路易斯联储局主席布拉德放出直接加息75基点的鹰派信号,更是推高市场预期,促使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以及美元不断走强。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经于4月14日收紧货币政策来推动新币走高以抑制通货膨胀;中国也紧接着公布人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此次降准估计向市场释放资金约5300亿人民币来支持实体经济,而眼下中国经济正处于困境,面临着自2020年以来最严峻的新冠疫情。中国因Omicron变种病毒传播肆虐导致不少地区陆续封城,已经造成物流延迟和商品短缺,加剧全球供应链断裂。中国是大马的最大贸易伙伴,因此中国地区封锁无可避免也会对我国的经济和商业活动造成直接冲击。不过恐怕这还没反映在国内通膨指数上,日前政府刚发布的大马3月份通膨增长达2.2%,其中食品就飙至4.0%,写下5年来新高,最大原因是俄乌战事加剧化肥价格上涨。随着国际油气和全球粮食价格不断攀高,加剧我国政府对大量食品和燃料提供的财政补贴,如今美联储升息在即,令吉已经不断走弱加重产品进口成本,可能迫使国家银行考虑提早升息来缓解通膨。然而,考虑到我国才刚开放边界重启经济,一旦升息有可能加重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债务压力,进一步影响到国家经济复苏苗头。反之,如果国行出手干预令吉走势也不见是明智之举,反而可能会加速外资流出的幅度。仅在3月份外国投资者抛售大马债券,整体外流高达40亿令吉。

综合下来,美联储的鹰派立场导致全球股、债、汇市场出现大规模抛售,投资者纷纷涌入美元避险,推高美元指数回到了2020年3月疫情爆发之初恐慌期间的水平。如今美元看似是大赢家,但是美联储即将展开196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政策转向,也提高了经济衰退等相关风险。IMF就把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下调0.8%至3.6%,主因是中国抗疫采取强硬的清零政策,广泛封锁影响全球经济活动,加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能源和商品价格走高加剧通膨,而抑制通膨的各国升息也将会打击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隐忧正不断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