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3, 2021

浅谈美债收益率飙升

市场预期美国经济今年强力增长,将带动通膨上升,可能迫使美联储提前升息,使得美债收益率一直在飙涨。纵然美联储已经明确表示,在2023年之前将维持低利率政策,但依然无法阻止美债收益率的上扬走势。由于高估值股票尤其是成长股对利率变化相当敏感,因低利率有利维持高风险资产的估值,因此当美债回酬率涨至1.75%之时也给美股带来了极大的波动。

是这样的:今年全球开始展开大规模接种疫苗活动,经济形势肯定会大为好转,引导市场的乐观情绪。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估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7%;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分别预计增长4%和5.5%。然而这未必就表示通货膨胀也会跟着上升,因为目前由于疫情关系造成供需失衡,一旦经济解封,全球消费需求渴望迅速反弹,或将出现报复性支出,然而供应端的商品和服务未必及时满足市场的高需求进而推动价格上涨。以美国为例,美联储上调今年经济增长表现强劲,预期达到6.5%,自1976年以来首次超越中国(中国官方今年GDP增长预测6%)。然而即使出现通膨也纯属短暂攀高现象而已,原因是去年美国经济萎缩3.5%造成较低的基数效应。美联储就评估,通膨率在2021年预料飙升至2.4%后,明年将放缓至2%,因此美联储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继续寻求充分就业和长期通胀温和高于2%一段长时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经明确表示,现在不是考虑加息的时候,讨论缩减资产购买还为时过早,美联储将继续每月买入至少800亿美元公债和400亿美元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MBS) ,整体金融环境维持宽松政策,直至在达到就业和通胀目标方面取得显著的进一步发展。

一般上借款人(个人或企业)要保持良好信用,无非就是具备偿还能力和拥有足够抵押品。然而美国财长耶伦在2月22日的发表却颠覆了传统看法。耶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淡化了1.9兆美元纾困与振兴方案可能导致的债务水平上升的风险。她说,由于在非常低的利率环境下,评估债务的传统指标,如债务与GDP比率的警戒线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一个更重要的指标是联邦债务的利息支出占GDP的比例目前大概在2%,与2007年美联储开始大幅加息前相仿。这里就再次带出非常清晰的讯息:低利率和宽松政策将维持一段长时间,重要的是政府需要控制疫情,经济才能恢复正常。耶伦也说了,1月的非农失业率为6.3%(2月则是6.2%),包括在疫情期间至少400万人(失业超过6个月以上)因不同原因退出了劳动市场,实际失业率应该接近于10%(或等于3000万劳动力),这比疫情前普遍视为充分就业的3.5%低点仍有很大距离。

其次,美联储买债规模不变,主要是为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以让借款人有足够现金流来应付资金周转,不至于被迫套现资产导致爆发大规模企业债务违约,因为当金融资产价格下跌,能够提供抵押品的价值下降,导致流动性资金吃紧,不得不抛售更多资产,进一步降低借款人的信用,从而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商业活动。实际上,国际信评机构标普就指出,全球债务额在去年底升至创纪录的201兆美元,相等于全球GDP的267%。随着全球金融杠杆增加,升高债务违约的风险,企业违约率可能攀升至全球金融危机后2009年以来最高。今年美国垃圾级公司债违约率可能由一年前的6.6%升至7%,欧洲的违约率则可能由5.3%增至6.5%。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美国和欧盟已经别无他法,只能继续或加大购债步伐,直至金融情势和经济状况转趋有利后才做启动货币宽松退场的计划。

如何确保美国明年有望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对拜登政府和美联储来说都是非常艰辛的挑战。现在的问题是即便企业扩大工业需求,不少人也不愿重返工作岗位。理由是,疫情还没结束,他们担心自己会因公染疫。此外,许多学校仍未重新开放面授课程,被迫退出劳动力市场照顾孩子的妇女也无法重返职场。

另外一点就是,随着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刺激措施之一的1.9兆美元冠病援助方案,大多数美国人将额外获得1400美元支票,但这不代表他们将善用这笔钱来投入消费或偿还债务。今年因美债收益率上扬导致股市受挫,如纳斯达克指数就从2月中最高的14000点下滑至3月初的12000点,后回弹至目前的13000点水平,或将吸引更多散户和投资新手涌进股市,又或者继续追捧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高风险资产,尤其在今年1月份上演GameStop轧空事件和特斯拉宣布买进价值15亿美元的比特币后,更是点燃了散户的炙热情绪,让股市走势和资金流向更加波动加剧,也许还会持续影响整体金融市场的投资氛围。

Saturday, March 13, 2021

财长的百万富翁论

公积金局宣布2020年传统储蓄户头派息率为5.20%,派息总额428万8000万令吉;伊斯兰储蓄户头派息率则是4.90%,派息总额为47亿6000万令吉。虽然这一年派息率为过去11年最低,但考量到去年全球陷入卫生和经济双重危机,公积金局依然成功超越策略目标,即连续5年在扣除通膨因素后取得平均2%的实际利息,在全球面临严峻背景之下依然取得如此出色成绩也实在很了不起了。另外,公积金局的整体投资资产增长7.9%,达9980亿令吉,直到去年底市值高达1.02兆令吉。

不过另一则新闻更加让我吃惊:公积金局首席执行员东姑阿里扎克里斯就说,自去年疫情爆发至今,将近30%(160万)会员几乎已经提完第一户头中的退休金。另外,公积金局也预计有60%(300万)会员将会动用第二户头中的存款用来购买房屋、医疗和教育费。如此一来,虽然公积金局的会员人数在去年增长至1489万人,但是真正活跃和维持缴纳存款的会员大约只有500万人,比起2018年9月时期的719万人还要少!目前为止,分别共有516万和330万会员在i-Lestari和i-Sinar的提款计划下,提取了181亿令吉和185亿令吉的款项,反映民众处境艰难。根据资料显示,50%会员的户口少过20万令吉存款,低于当局设定55岁时必须达到的24万令吉的平均基本储蓄,这也难怪公积金局对此状况表示非常担忧。

再来看看早前另一组的劳动数据:大马统计局在2月8日指出,去年失业率增至4.5%,全年超过70万人失业,是自1993年以来最高的失业率。我国失业率攀升主要是因为公共卫生危机带来的巨大影响,导致我国失业率从疫情前的3%到现在超过4%!由于新冠疫情和健康危机导致去年劳动力需求放缓,以致劳动参与率从2019年的68.7%按年减少0.3%至68.4%,就业情况也减少0.2%至1510万人。此外,自雇人士比例就占总就业人口的15.8%(约240万),这些主要都是从事农民市集、夜市和档口的日薪工作者、自由工作者和小业主,大多数都是属于手停口停的低收入群体,也是实施行动管制令期间受影响最严重的一群,即使是疫情前他们都正在面临沉重的高涨生活成本压力,更甭说疫情后他们是否拥有多余现钱来应付眼前的迫切需求了。

从以上得知,活跃公积金局会员对比就业人口的比例为1:3(500万人除以1510万人),换句话说,每3位工作人士当中只有1人有缴纳公积金(其实这也延伸至另一重大课题:雇主根本没有为雇员缴纳或延迟缴纳公积金,不过这就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了)。因此当财政部长说青年人应趁年轻多储蓄,从20岁起每月存款500令吉,按年利6%计算,到了60岁退休时就可成为百万富翁这样的话一出来,却让大众感觉很不接地气。虽然他的提醒是善意的,言论也并无错误,然而当现在失业率居高不下、很多人失去工作、生计水深火热、甚至连500令吉也未必能够马上拿得出的时候,却听到政府高官发出这样的感慨之言,岂能不招来民间的炮轰和抨击呢?政府若能更积极推动雇主强制登记和缴纳公积金,配合公积金局开展更多活动和醒觉运动来灌输有关储蓄对退休生活的重要性,或许比财长的百万富翁论更有实际见效。

Saturday, March 6, 2021

越战越勇的第三组合

第三组合在2月份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月账目回酬高达15.2%,是自去年疫情爆发以来第二高,仅次于去年11月创下录取的20.7%。股票组合绩效大涨,最大功臣非DNeX莫属,主要是成功竞标国库控股旗下子公司SilTerra。受此消息振奋,DNeX的股价也从1月底的RM0.265飙升至2月底的RM0.72,涨幅高达172%!更开心的是组合全部11档股项都取得增长,更是前所未有。美中不足的是EWINT目前还是账目亏损,但我觉得EWINT转亏为盈也只是迟早而已。

另外,VS Industry宣布利好消息,建议1送1红股,并以5送1比例派送凭单,预计会在今年次季完成。至于FPI最新业绩也创下历来盈利新高,管理层因此决定派发每股14仙的股息来回馈股东。这近年来半导体需求强劲以及贸易转移至我国,因此国内电子代工领域前景备受看好,业者继续扩展业务和吸纳更多订单,因此一般相信VS Industry和FPI在接下来会更加忙碌并交出更好表现。

首两个月我并没进行任何操作,不过踏入3月份这个星期我就完成了很棒的买卖交易。趁着VS Industry的股价处于高位,决定以RM2.95套利部分股票,转而在RM1.68的低位来买进新股SCIB。

是这样的,最近一个月因为投资人持续套利导致SCIB股价节节败退(值得一提的是董事部也在这段期间不停出售免费获取的凭单,或许也是造成股价承压的部分原因),从1月27日的RM2.99跌到这两天的RM1.64最低位,足足暴跌了82%!然而从基本面来分析,SCIB在过去一年营运和财务表现大跃进,累积订单已经到22亿令吉,资产负债表比起过往也大为改善,现金部位更是从2019年底的904万令吉增长至2020年底的5812万令吉,因此也更有能力派发更多股息。基于上述理由,SCIB的未来上涨发展空间依然很大,最近的股价变化和其企业素质一点也没多大关联,因此这次的价格暴跌反而让我终于等到了抄底的绝好机会。

经此操作,目前第三组合共有12档,当中工业股(4档)比例最重为33.4%,其次为能源股(3档)占约20.6%,数位科技股(2档)就占14.5%,剩余的31.6%就由其它3档组成。Cypark、VS Industry和EWINT都会在这个月公布最新业绩,由于这3档股项的资本比重高达36.2%,因此他们的表现都会决定接下来的组合投资效率和长期回报。

Tuesday, March 2, 2021

季报分析 | SCICOM 2Q21业绩探讨

SCICOM在2021财年次季表现稳中有升,营收取得5580万令吉为历史新高,而693万令吉净利也是时隔3年以来最高。管理层在文告里表示,营收上扬主要是因为电子消费领域贡献更高的交易量,另外旅游和休闲业者转型通过电子贸易也带动了SCICOM的业绩。根据季报的营收分类数据,大马贡献比例最重高达64.8%,原因这段期间全国实施行管令,不少企业都落实居家办公进而增加对电子商务的需求。此外,SCICOM因疫情导致收入流失的程度已大幅减少,从2020财年末季的877万令吉、2021财年首季的1607万令吉到最新一季的186万令吉,加上收入净增1010万令吉也是近年来最高,证明SCICOM的主要业务并没受到疫情太大影响,尤其是一些企业在这段期间尝试转型,积极开拓电子商务,提供多一个销售平台或作业方式来运营生意,SCICOM反而从中获益。

SCICOM在首季文告就指出企业正积极扩大国内营收渠道,在业务开发方面也取得显著进步,而管理层在次季也兑现承诺,在最新文告就透露成功收获3位新客户,并估计会在今年末季开始作出实际贡献。如无意外的话,SCICOM于今年的营收应能超越去年并首次突破2亿令吉。

虽然目前全球疫苗接种进展顺利,不过距离完全摆脱新冠疫情的日子依然遥远得很,各地人民还是必须严格遵守标准作业程序以策安全,因此远程工作、云端作业、线上服务等都能为电子商务带来新的转机。如今信息通讯发达加上数码经济已成大趋势,不少企业加速电子化和数码化的脚步,这些都有助于SCICOM攫取更多国内外客户。

看看其它同行业者的最新消息:DNeX成功竞标国库控股旗下子公司SilTerra;IRIS赢得内政部颁发的国家移民整合系统合约;MYEG积极开拓发展医疗相关新业务;HTPADU也刚获得大马移民局的MyIMMs合约,唯独SCICOM斯人独憔悴,并没拿下重大合约或业务多元化。不过作为前首相敦马哈迪为配合2020年宏愿计划、在1996年推出多媒体超级走廊时期成立的当代产物,SCICOM其实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涉及数码化和电子化企业解决方案了,可惜这么多年国内进展不甚理想,多少也限制了SCICOM的发挥空间。如今各界比起以往已经更能接受和适应数码经济和电子商务,也许接下来会是SCICOM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Saturday, February 27, 2021

2021年2月投资小结

亚洲股市普遍小幅度上扬,不过本周受到外围因素而出现回落,惟富时综指微涨0.72%至1577.75点。年初至今个人组合绩效收窄至-3.91%,未实现累积亏损也缩小至-14.22%。这个月最叫人吃惊的是2月1日缅甸爆发军事政变,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总统温敏等国家领导人被军方拘留,全国权力移交至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并宣布国家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这起事态导致大多数民众爆发大规模的街头抗议活动和举行大罢工来表达对军方的不满,同时也引起国际的关注和谴责。

以下是持有股项的最新季报业绩:
Liihen - FY21末季净利赚1751万,按年下跌16.9%,按季下跌39.3%;派息4仙
Luxchem - FY21末季净利创新高赚1613万,按年上升68.5%,按季上升13.5%;派息2仙
Tek Seng - FY21末季净利赚817万,按年暴增163.1%,按季微涨0.5%;派息0.5仙
Matrix - FY21第三季净利赚7534万,再创5年新高,按年上升15.3%,按季微涨0.4%;派息3仙
Hevea - FY21末季净利赚1025万,按年上升40.3%,按季上升25.5%;派息0.5仙
OCK - FY21末季净利赚611万,按年下跌15.5%,按季下跌6.4%;没派息
YTL Power - FY21次季净利赚1亿5455万,按年暴增120.0%,按季暴增101.0%;没派息
Serbadk - FY21末季赚2亿215万,连续三季破新高,按年上升43.5%,按季上升36.6%;派息1.6仙

2月无股息入账,连续17个月收息纪录被中止,还好的是待领股息增长至RM1,169.73。

交易方面,这个月仅以RM2.16的部位少量增持LCTitan。

美国10年公债殖利率升破1.5%至1.6%为一年来首见,甚至高过标准普尔的股息回酬率,导致向来被视为高风险资产的股票不再诱人惨遭卖出,昨天的美股三大指数更是全面收黑。美国公债价格走低、殖利率骤升,反映出投资人看好经济复苏,但也担心随之而来的通膨恐促使美联储被迫启动货币紧缩政策,使得原本带动大盘走动的高估值科技股面临承压。不过美联储官员已经出面喊话,美债殖利率飙升只是反映市场对经济走出新冠疫情危机的乐观情绪,并强调央行并没有因此过早收缩政策的计划。事实上美国新任总统拜登正在推动一项1.9兆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欧盟各国已联手出台逾3兆欧元的经费,以维持经济在防疫封锁期间持续运作,因此个人认为这次全球债市的全面溃败或许只是新一轮的资金流动转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