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0, 2020

大马债市与富时罗素

大多数人一开始踏入投资理财,最先接触的都是股市领域而较少人会先涉及债市,除了因为投资最低数额门栏较高之外,债券的流动性也比股票差,一般上不会是新鲜人或者散户首选的投资工具。实际上债市规模在我国资本市场可说已经进入相当成熟的阶段,成为推动本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根据世行发布的大马债市报告,世界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的债市普遍规模较小(以债市占GDP比率为准),然而大马债市相对邻国和其它体量相近的国家而言,债市发展程度却是最高的经济体之一。举2019年来说,大马债市规模为1兆5000亿令吉,近乎相当于这一年GDP(1兆5107亿令吉)的100%。

最近有一则报道指出,世界银行认为,大马债券市场的成就可以作为全球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的典范,并指清晰的政策方向、推动国际实体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持续的成长及稳健的银行体系等,都是支撑本地债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下面图表为大马股债市规模以及富时综指的过去7年纪录,从中可以看得出大马债市比起股市更加稳健成长。大马具备开放投资准则、稳定成长经济、稳健金融市场以及较高的殖利率等吸引国内外投资者购买我国债券,成功为大马的金融市场提供巨量且稳定的资金来源。





大马资本市场给人的印象就是自从2018年政府变天之后,外资不断撤走大马,如2018年和2019年外资就分别在股市抛售118亿令吉和112亿令吉。不过外资向来青睐大马债市,虽然在2018年就净卖出219亿令吉,但是却在2019年重返大马债市,净买入高达为199亿令吉,证明政局稳定和制度改革有助于吸引外资回流。

不过去年有一则重磅消息就震荡了国内的金融市场,即富时罗素在去年4月发出警告,作为全球债券市场检讨行动的一部分,或会将大马债券从全球政府公券指数 (World Government Bond Index, WGBI) 剔除。根据资料,WGBI总共涵盖了23个国家的主权债券,其中来自亚太区域的有4个国家,即是日本、澳洲、新加坡和大马。大马自2004年被纳入WGBI后就获评为二等级,但如今可能被降级至一等级组别而失去列入WGBI的资格。与此同时,富时罗素正检讨把中国债主权券从一等级提升至二等级,待明年3月评估正式确认后,中国国债将于2021年10月被纳入指数。

目前全球约有2兆至2.5兆美元的资金是追随WGBI,大马的比重为0.39%。一旦大马遭到除名,估计外资撤走风险有可能高达为78亿美元。所幸国行自此推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给予企业更多的对冲灵活性,因此我国分别在去年9月、今年3月和10月都获得富时罗素继续保留在观察名单。富时罗素也将在未来6个月继续与市场参与者交流洽谈,以了解国行近期为改善市场流动性和可进入性的新举措,有何实质冲击。

目前全球经济前景黯淡,新冠疫情毫无消退迹象,促使各国政府继续对金融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扶盘,或采用宽松货币政策来支撑经济,这也意味着低利率环境将在一段长时间内持续下去,而大马政府债券目前殖利率比一些先进国公债较高,因此仍将吸引投资者继续持有我国债券,不过富时罗素的评估结果最终将左右外资去向,从而影响我国接下来的股债市走势。

Saturday, October 3, 2020

季报分析 | JayCorp 4Q20业绩探讨

之前分别写过了Homeriz和Liihen的最新业绩分析,现在该轮到讲解本身也持有多年的另一档家具股 - JayCorp了。 JayCorp的2020财政年末季对比去年同期有所进步,营业额按年上升8.7%至8756万令吉,净利也按年提高8.3%至506万令吉,在目前疫情冲击以及经济放缓的情况之下依然能够取得成长实属不易。

从业务数字来看,JayCorp的家具制造表现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单季营业额取得6388万令吉,主要得益于大洋洲和本地的需求上扬;税前盈利也取得852万令吉,主要是较高销售以及美元兑令吉走强。瓦楞纸包装业务和树胶加工业务也恢复正常水准,营业额分别为1587万令吉和1207万令吉,然而各自的获利表现却不一样,分别取得276万令吉税前盈利和339万令吉税前亏损,最大原因是管理层为树胶加工业务计入库存减值拨备达258万令吉。另一边厢,再生能源和建筑业务在这个季度没有太大亮点。

去年7月,JayCorp宣布与香港公司Honsoar International Ltd (HIL) 组成联营企业 (Honsoar JayCorp Cabinetry S/B) ,以期扩展业务至生产橱柜和浴室柜。JayCorp的迄今投资额为510万令吉并掌握60%拥有权,其余则由HIL持有。根据文告,JayCorp冀望借助HIL在橱柜和浴室柜的生产技术,开拓这方面的业务,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多元化产品,吸引来自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新顾客。截至今年7月31日为止,JayCorp的这项联营项目全年录得274万令吉净亏,或许还需等待另外一两年才能看到投资成果。

JayCorp派息纪录一向慷慨大方,续7月30日已经派发每股3.5仙的中期股息后,管理层在这个季度也建议派发每股6.5仙的终期股息,全年派息共有10仙。如果投资人在3月底进场以RM0.74的闭市价格买进JayCorp,按此计算股息率就有高达13.5%的双位数回报了!

JayCorp的最大瓶颈就是其营业额始终无法取得真正突破,过去4年 (2016至2020财政年) 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7%而已,这也抑制了企业盈利获得稳定增长的可持续性。虽然多年以来管理层执意扩展业务,从再生能源行业到建筑房产领域,然而盈利的最大贡献却还是来自于家具制造这一核心业务,因此管理层与HIL联营合作或许才是最关键的决定,趁着目前市场上对家具需求强劲的趋势,管理层能够借此机会把企业方向重新带回正确轨道,打铁趁热开发更多的北美洲顾客群以及新产品,从而有效地提振整体销售与获利能力。

Friday, October 2, 2020

第三组合9月投资纪录

第三组合在第三季度获得大幅回升,投资表现从6月份的-13.80%减少至-1.63%,最大功臣是电子代工商VS Industry,股价从6月底的RM0.97攀升至9月底的RM2.27,涨幅达到134%!其次则是木制品制造商Hevea,其股价也从6月底的RM0.38上扬至9月底的RM0.485,提高了28%。以下是股项类型的9个月投资绩效:

稳定成长股 - 资金 = 69.70%;账目亏损 = -6.24%
快速成长股 - 资金 = 21.66%;账目盈利 = 7.92%
零成本股项 - 资金 = 8.64%;账目盈利 = 2.42%

这个季度就只是完毕一单买卖交易,即以RM1.27减持Luxchem锁定部分盈利,转为以RM0.475加码EWINT。

股息收入持续增长,9个月共收到了RM1,512.75,待领股息有RM226.30,有望超越去年的收息纪录,不过要冲破RM2,000则不大可能了,原因是YTL Power在今年改为派发库存股来取代股息,此外VS Industry也在2020财政年的次季和第三季暂停派息以保留更多现金,所幸随着末季业绩表现出色,管理层因此决定派发每股0.8仙的中期股息,同时也建议每股0.8仙的终期股息,有待在股东大会上寻求批准。

短期而言,假使有出现良好时机,我会适当出售一些股份转而加持被低估的股项例如EWINT、FPI和Hevea,目前也暂时没有购买新股的想法。如果有机会的话,或许回购Inari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目前其股价也很偏高了。就算没有进行任何交易的话,让目前的股票组合继续成长也是很好的举动,因为像VS Industry依然还在延续增长走势,而Luxchem、EWINT和RCECAP也有望在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获得业绩与股价双双爆发的可能性。反观倚靠政府颁发电子合约的SCICOM和DNeX基于政局依旧不稳定,或会对企业接下来的业绩和前景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Wednesday, September 30, 2020

2020年9月投资小结

时间过得真是快,转眼之间第三季度居然就这样结束了。马股在9月表现尚算平稳,虽然受到政治动荡和疫情恶化所拖累,然而富时综指还是成功守住1500点水平,最终以1504.82点挂收,是区域跌幅最小的股市之一。普遍认为,随着散户和投机者陆续退场,都是让马股动力消散的主因。由于接下来市场缺乏重大激励因素,因此预计进入10月份的股市会继续处于横摆形势。至于个人组合表现则持续稳中有升,年初至今的亏损收窄至-8.96%,而未实现的累积亏损则减少至-26.20%

股息方面,这个月收到了RM274.14,待领股息增加至RM2,295,主要原因是JayCorp宣布建议派发每股6.5仙的终期股息。

这个月进行了3笔交易,分别是以RM0.845、RM0.075和RM1.06增持Luxchem、EWINT-WA和JayCorp。

展望10月份,政府实施的长达半月暂缓还贷措施在9月30日正式结束,而美国选举局势日渐白热化,以及进入冬季有可能迎来新冠疫情的反扑,都是牵引股市走向的不确定因素。国外方面,中国公布了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为51.5的经济数据,创下6个月以来新高且超出市场预期。虽然中国制造总体需求有所改善,但是行业恢复并不均衡,另外全球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无论国内或国外仍然面临极大挑战。近期世界银行就再次将我国今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预测从-3.1%,下砍至-4.9%,是1998年金融风暴以来最低水平。更甚的是,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即使沙巴州选已经落幕,然而公正党领袖安华高调宣布变天,加上闪电大选的可能性都将为经济政策带来很大变数,从而压制国内外的私人投资情绪并妨碍经济复苏的进度和力度。人民的心声和民意,对政治人物来说只不过是争权合理化的手段之一,在这样激烈斗争的政治氛围之下,我国的经济前景和财务状况实在叫人非常担忧。

Wednesday, September 16, 2020

Kimlun | 线上AGM分享 (15.9.2020)

今年因为新冠疫情和封城措施的关系导致不少的股东大会展延之外,一些企业改为线上举行也成了新常态。这天刚好有空挡,就抽出时间参与Kimlun的第一次线上会议。在股东大会正式开始后,管理层率先播放一段介绍过去十年的财务成绩单、派息纪录、企业订单和疫情影响进展报告的影片,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特别强调企业的业务策略主要有四点,分别是:
- 拥有足够订单
- 多元化顾客群
- 过去良好纪录
- 银行信贷充足

以下为董事回答股东提问的重点整理:
  1. 随着今年国行大幅度降息,企业正探讨进行贷款重组(注:截止今年6月底,企业的债务高达3亿8700万令吉)。
  2. 自政府逐步开放市场之后,目前企业的营运状况已经恢复至行动管制令前的九成水平;新加坡复原进度相对缓慢,因为所有劳工都需进行新冠病毒测试,以及必须严格遵守政府机构规定的相关复工标准作业程序。
  3. 泛婆罗州大道工程已经完成80%,支付进度良好。
  4. 接下来的12个月,企业会专注于手头上的未完成项目(注:14亿令吉建筑订单和3亿7000万令吉制造订单)。
  5. 目前人力资源依然足够,不过征聘新外劳是一大挑战,因此管理层也冀望工业化建造系统 (IBS) 能发挥更好效率以取代人力。
  6. 疫情冲击后,企业并没裁员或重组缩小业务的打算。
  7. 管理层并不认为中国业者会对他们形成重大威胁。他们在国内已经耕耘多年,与供应商和承包商都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中国业者虽然财务雄厚,但是在本地营运并不理想,加上语言、文化和办事方式不同,导致他们交出的表现和素质欠佳。
  8. 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过往的纪录良好和成功案例,以及拟定多元化策略包括业务(建筑、制造、房产)和顾客群。他们的主要客户包括本地上市公司,如Mah Sing、SP Setia和Sunway等等,并且也持有G7的最高等级,具备竞标大型政府项目的条件。
  9. 管理层表示假使获得新柔捷运工程 (RTS) ,就会向外界公布消息。
  10. 企业在今年1月已经完成以1424万令吉收购土地的交易,接下来也会即将完成另一单以2183万令吉收购土地的交易。
总结:
以市值来看Kimlun仅是中小型股,但是其竞争力在行业早已经赢得不少好口碑。管理层目标明确和务实作风,有能力带领企业更上一层楼。近期市场盛传Kimlun几乎肯定获得新柔捷运工程了,其实以他们的综合实力就算拿下也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