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20, 2020

三度建仓Favco

要写下为什么再次买进Favco却很难下笔,因为总觉得这次建仓的决定有点缺乏信心,然而看回去企业的周息率、现金比率和本益比其实都达到我的目前选股标准,加上其最新业绩的盈利减少19.4%,表现比想象中好,因此便趁着这两天股价下跌的时候在RM2.30的价格买进。

我第一次买Favco的时候是在2017年,主要是想增加股息收入,后来在2018年套利,很快再以价差买进同样的股数,持有直到2019年8月又在高位抛售以增加现金部位,然后现在又再次回购。Favco是我少有地频繁进行买卖的一档股票,因为我察觉到根据以往股价走势,Favco的价格总是徘徊在RM2和RM3之间,于是采取低买高卖策略的表现不差,股息加上套利也就稳稳取得将近10%的累积回报。今年3月和4月虽然Favco一度暴跌至RM2之下,但是当时市场过于波动以及资金不足,因此也不敢趁低买进,直到现在股市回软和股价下跌了,才终于动起买进Favco的念头。

这3个月的买进交易实在不多,因为我觉得很多股票都已经恢复到合理价位了。虽然如此还是如愿增持Matrix、Liihen和Hevea,最大考量还是因为这些企业曾经历过经济危机的考验,凭着稳健的基本面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熬过这一次疫情冲击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而Favco在过去的几次危机也展现出本身的抗跌能力,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风暴和2014年的油价崩盘之后仍然交出稳定的盈利表现,这也是我再次青睐Favco的最主要原因。

延伸阅读:
买进新股Favco的神操作!
8月之买卖交易

Sunday, June 14, 2020

增持Principal PRS Plus Growth

在查阅基金的一些资料时意外发现原来我持有的Principal PRS Plus Growth已经从这个月起改变投资策略,股票和固定收益组成的资产配置组合从原本的70:30改为90:10,变得更积极和进取了,但或许也意味着必须承担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基金的投资表现以马股的前100股项和债券来做比较,不做比例却从70:30变为90:10来做评估标准。这样一来,这档PRS和投资策略就和我持有的另外一档Principal PRS Plus Pacific Ex-Japan很相似了,都是超过90%的资金投资在股市,而且同样的都把重心放在香港和新加坡这两大经济开放的金融城市。

作为我第一档买进的PRS,Principal PRS Plus Growth的回酬和表现却比预期中逊色,是我组合当中唯一还在亏损的基金。客观来说,其资产净值确实每年都有在成长,但是基金数量的增加反而稀释了每股价值。联想到近期美中关系日趋紧张,在美国上市的中企或选择回归香港上市,而经过一系列大事件爆发例如反送中和港版国安法之后,也加剧了外企和有钱人对香港前景和经济的忧虑和不安,因此或选择撤走香港,转而把资金流入金融市场同样稳定和成熟的新加坡。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拙见而已,也许不代表是事实。不过我还是在今天增持了Principal PRS Plus Growth来以行动支持我的见解。我无意去深究香港和新加坡的差异和优劣,但既然我持有的基金都把大部分资金都投资在这两大股市,对长期绩效而言肯定能看到正面回报的。

Saturday, June 13, 2020

股市由熊转牛,是该检讨的时候了

前几天看到一则国外社会新闻,一名俄罗斯男子在昏迷近3个月苏醒后说出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大家都戴着口罩?” 如果他再看看目前的全球股市指数,恐怕一时之间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道琼工业指数从3月23日的18,591.93点至今早收盘的25,605.54点,回到3月初疫情还没在全美扩散的时候,如今不用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由熊转牛,涨幅高达38%;马股也是一样,从3月19日的1,219.72点至昨天以1,546.02点收盘,涨幅也有27%,重返2月的水平,而那个月份还是由希盟执政呢。

一时之间,这几个月写过的文章现在看来似乎都不合时宜了:《面对股灾的对策》是在讨论股市往下跌的时候该不该抛售股票,来补充我在《写在黑色星期五之后》的持股观点。过后厘清思路和投资策略,再写下了这篇《谋定而后动,只差东风》,认为根据过往历史,股市会持续低迷一段长时期,不会这么快就会大力回弹的,我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之内累积更多资金来等待更好的进场机会。

如今看来我忽略了重要一点:不要对市场作出预测。我确实没想到股市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摆脱熊市并且进入技术性牛市。但我也清楚明白,3月份的时候我没有进场反而是场外观望,主要还是受限制于资金有限,当时候的现金比例少于10%,我不能冒太高的风险来把手上的剩余筹码全都押在股票上面,因为如果随后态势变得更恶劣,我的资产配置将会更加严重失衡。

然而整体来说,就在眼睁睁看着众多散户都兴高采烈地从股市赚大钱的时候,我也没有因为错失抄底的大好良机而损失潜在的赚钱机会,反而我目前的投资绩效比起3月底还要好,原因是我能够坚持到从股市暴跌到市场回升的阶段,而没有选择将股市下挫所造成的账面亏损转化成永久性损失,从而顺利熬过了这段期间不平静的情绪波动。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3个月过去,目前我的现金比例已经提升至15%,财务实力变得更强了,也可以更加从容地等待下一轮股市回软的机会。

我在面书或其它论坛都可以轻易看到散户很大声地说以这种方式在股市赚钱才是疫情新常态,有些人甚至也拿股神巴菲特来作揶揄。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有相同的地方。这几天美股和马股都已经终止了连续多天的上涨走势,不知接下来的股市走向又会有怎样的进展呢?

Saturday, June 6, 2020

启动eToro + 美股攻防战

得知eToro其实也是很久的事情了,尤其每次看Youtube都会出现它的广告,想不知道都难。虽然如此也没想过要使用它投资美股的念头,多年来的努力都是专注在马股。然而,上月在好友的介绍和了解之下,最终还是走上了启用eToro之路。第一主要是想亲自接触美股来体验美国股市;第二是打发晚上的空闲时间,每天下班回家吃饭洗澡休息后,就可以等待美股开市的时间啦。

买美股当然要用上美元才能做交易,所以在开eToro的新户口之前,我第一件事就是先申请BigPay预付卡。为什么要申请这张卡?因为BigPay的汇率最划算而且无需额外手续费!比如说5月13日当天我在eToro入金USD200,成交的令吉兑美元汇率与当天的市场汇率都是4.30,对比银行汇率更加优惠!目前申请这张BigPay无需缴纳任何年费或者隐藏费用,而且申请成功之后还可获得额外免费RM10,有兴趣申请的朋友可以参考文章最后的链接。

讲完了BigPay再继续聊eToro,开通eToro户口之后就分别以USD100买进STOR和EQIX,前几天再次分别以USD100增持STOR和买进新股O,继续享受着美股的投资盈余。不过这几天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涨,距离历史新高仅是一步之遥,却让我改变了想法和策略。请看下列数据:

道琼工业指数上升829.16点至27,110.98点,和2月中创下的历史新高29,568.57点相差9.06%
S&P 500指数上升81.58点至3,193.93点,和2月中创下的历史新高3,393.52点相差6.25%;
纳斯达克指数上升198.27点至9,814.08点,和2月中创下的历史新高9.845.68点相差0.32%

从2月到今天,美国和全世界发生了什么事大家都知道,但是美股居然快速回到2月的高指数水平实在让人吃惊。股市走势和经济状况严重脱节以及对未来过于乐观的市场情绪,也意味着现在那些谨慎的投资者只能耐心等待市场破裂的时刻来临。看到这样的局势,一贯做多做法的我却想在美股进行做空的手段来为自己的投资组合进行对冲,也趁机学习不一样的投资尝试。于是也在好友的推荐之下买进SQQQ,一个3倍做空纳斯达克指数的指数型基金 (ETF) 。举例来说,假设纳斯达克指数当天暴跌10%,那么SQQQ作为做空纳斯达克指数的指数,则会暴涨30%,反之亦然,所以风险相当高。

于是昨晚在美股开市之后我就减持STOR和O,再入金美元来买进最低USD500成交的SQQQ,价格为USD8.84。随着纳斯达克指数收高,我在SQQQ的投资一天之内就亏了2.26%,如果接下来纳斯达克指数还持续上升,我的损失也会更多,但是我本来的目的就是在等市场崩盘来从中受益,所以接下来eToro的整体收益就算转盈为亏也并不出奇。

再顺带一提,我在5月13日买进STOR的价格是USD18.94,昨晚以USD26.39出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涨了39.33%,美国REIT和大马REIT的股价走势大不相同实在让我大开眼界。基本了解STOR的营运模式后其实我相当喜欢,以后如果有机会希望能以平价买回,作为科技界REIT的EQIX我也很喜欢,等以后再深入了解这些美股后会撰文介绍给大家的。

最后,我对eToro的认识大多都是从Ali Invest, Ali blog开始的,国内有投资eToro的人很多但是介绍它的人却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Ali的部落格看一看。

打个广告,有兴趣的朋友想开通eToro的话可以点击这里,你和我就能收到USD50的奖励啦,最多只有10位而已。不过要强调的是,投资美股还是有一定风险,请谨慎交易。

延伸外界资讯:
CFD是什么?危险吗?eToro倒了怎么办?
BigPay电子钱包的好处
SQQQ介绍

Sunday, May 31, 2020

Cypark | 再生能源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

最近Cypark似乎开始受到市场和投资人的瞩目,主要还是与太阳能发电计划有关。为了刺激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的经济,以及推动国内再生能源工业的发展,能源委员会日前终于启动大型太阳能发电厂计划的公开招标。

政府早在2月底推出的200亿令吉经济振兴配套当中,里头就包括总值50亿令吉、发电量为1400兆瓦的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以向经济注入更多流动资金。如今政府将在西马启动总容量达到1000兆瓦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厂计划,并公开给本地企业竞标。每个发展商能提供的电力容量上限为50兆瓦,比第3期的大型太阳能项目的100兆瓦容量上限来得低,主要是政府希望更多发展商能够获得参与机会。为加快国家经济复苏,提呈竞标文件的期限也从6个月缩减至3个月,以确保得标者能赶在今年秒动工兴建太阳能发电站,因为建造太阳能发电站一般需时约18个月。政府预计此太阳能项目的投资额可达40亿令吉,并为国人创造12,000的工作机会,而所有得标者的发电厂最迟必须在2023年12月31日前投入运作。

说回Cypark的再生能源业务,其最新年报就披露在2016年太阳能总产量仅为30.76兆瓦,2017年就成功夺得两项政府颁发的首期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发电量为14兆瓦。2018年再接再厉,连续赢取3项个别为50兆瓦产能的第2期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总共是150兆瓦的3项发电厂预计会在今年秒竣工。除此之外,加上即将在2021年正式启用、产能为20兆瓦的废料转能源厂,以及沼气和生质能源分别为5兆瓦和10兆瓦,Cypark估计在今年底的所有再生能源总产量将达到231兆瓦,而这还没包括去年底拿下的一项100兆瓦产能的第3期大型太阳能发电厂呢。

Cypark定下的中长期目标是在2022年其再生能源总产能增加至500兆瓦,到2025年再提高一倍至1000兆瓦总产量。以目前来看,Cypark要达到500兆瓦的目标并不难,因为除了已经手握第3期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之外,去年10月也已经和吉打、森美兰州政府机构签下备忘录,合作发展分别为100兆瓦和5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计划。双方将会寻找合适地点,然后在净电能计量 (Net Energy Metering, NEM) 的计划之下,通过执行再生能源供应协议 (Supply Agreement Renewable Energy, SARE) 联手开发太阳能项目。上述计划加上现有的总产能,就已经相当接近500兆瓦了。而Cypark也预计还会推出至少3期的大型太阳能发电计划(包括上面提及的最新太阳能发电项目),认为本身有20%的胜算拿下竞标。

房屋与地方政府部曾表示,政府不会再用垃圾填埋场的方式处理垃圾,而是计划逐步在各州兴建至少一座废料转能源厂,除了降低土地成本,也能更有效地处置垃圾。因此该部门会推广在全国各州采用废料发电管理系统,以确保废物管理更高效,而柔佛、吉打和马六甲会率先在今年公开招标。作为国内唯一业者拥有建设和经营废料转能源厂的经验与能力,Cypark认为至少有20%的成功率赢取相关合约。Cypark估算一座废料转能源厂的产能在20兆瓦和25兆瓦之间,并预计投资额将高达5亿令吉。

Cypark的沼气和生物质燃料也日渐受到海外市场的欢迎,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目前沼气和生物质发电在我国的能源结构少于1%,不过Cypark却认为沼气和生物质在未来的贡献会超过10%,因此企业也开始增产以迎合市场需求。上周Cypark就发出文告,宣布以600万令吉买下本地沼气业者 - BAC Biogas (Kg Gajah) Sdn Bhd的51%股权,或等于153万股份。BAC目前的油棕污水厂总产能为1.55兆瓦,而BAC也已经与国能签下16年出售再生能源的电力购买协议,因此Cypark这项并购活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总产能以及为收入作出正面贡献。

Cypark也在争取本地大学和关联公司的私人界NEM招标,有望获得其中20%的项目。此外,过去一年Cypark也积极争取海外的再生能源招标,希望能在今年捎来好消息。整体来说,Cypark想要达到1000兆瓦的总发电量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再生能源领域已经是目前全球的发展趋势,因此也吸引越来越多企业觊觎这块市场。除了Cypark,VSolar和Solarvest都是极具竞争力的本地业者,而MFCB、Vizione和KPower也都业务多元化进军再生能源市场,希望能够抢占先机。不过作为唯一赢得所有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国内企业,Cypark已经证明其竞争力、竞标能力和过往良好纪录都相当优秀,这有助于强化其在大马综合再生能源发展商和绿色工程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市场地位。然而,Cypark的高融资成本和高企债务同时也是分析员和投资者担心的一点。去年Cypark就已经发售较低利率的5亿5000万令吉伊斯兰债券来融资太阳能项目,而管理层也并不排除可能需要发新股或售资产来集资,另外也考虑分拆太阳能子公司以释放资产价值,为企业未来的增长提供资本。

再生能源市场拥有庞大潜能,而Cypark连续赢下多项合约也让人兴奋,但是管理层如何处理融资和执行新合约的能力才是重大挑战,若能安然渡过这段高杠杆时期,Cypark的前途可就无可限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