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5, 2020

谋定而后动,只差东风

这几天在家想了又想,既然马股现在都大跌许多,而本身股票组合也折损大半,那我可以用来投入股市的资本又有多少呢,于是便开始认真估算今年剩余9个月的预测现金流。算法相当简单,每月会收到的净薪扣除掉日常支出、保险、家用还有捐款后剩下的就是可动用资金了。不仅这样,我已经申请i-Lestari来从公积金的第二户口每月领出RM500,还有缴付的雇员公积金从下个月起从11%减少至7%,因此会多出4%的收入,加上国行宣布的6个月暂停偿还贷款计划,所以接下来的半年内至少每月会多出千余块现金。另外,我也查阅PRIHATIN可惜我并不符合资格。最后结算下来,保守估计今年我的可动用资金最少有RM30,000,股息收入就不纳入其中了因为我需要为预算作个缓冲。

这次的投资策略重点会是加码目前持有的股项(净现金状况更加理想)、提升股息率以及改善整体亏损率。目前市场依旧不明朗,所以我会分批买进,而且会选在股市下挫的时间点进场以避开买在高位。而每次进场的交易额介于RM2,000和RM3,000,虽然交易额很低,不过因为现在大多股价都已经暴跌所以交易量反而是多的。

首先我进场的原因不会是股价便宜所以买进,我也会审视企业的现金和负债状况。举个例子:Kimlun的股价现在是RM0.59,本益比为3.43倍,而建筑板块走势低迷,似乎是可以考虑买进的选择。然而看回其截至2019年末季报告,Kimlun的现金只有6467万令吉,不足以支付高达2亿4197万令吉的短期负债。此外,应收账款也高达5亿1904万令吉,相等于周转天数要145天才能收回账款,Kimlun的财务状况就有点让人担心了。反观,市值和Kimlun接近的Gadang目前价格是RM0.33,本益比为6.75倍,截至2019年11月底为止手上现金有2亿6013万令吉,足以抵消1亿9344万令吉的短期负债。更值得一提的是应收账款(1亿9159万令吉)比应还账款(3亿8776万令吉)还要低,反映出Gadang的现金周转能力相当稳健。两者比较之下,我会更加倾向Gadang。当下而言,我关注企业的短期财务状况不影响我对企业长期基本面的看法。另外,管理层素质也很重要,必须要有能耐带领公司走出这次难关也是其中一个考量因素。

有了资本、策略和目标,接下来就必须要有预计回报才行。去年公积金的派息率是5.45%,而我是动用到公积金的一些钱来投资股票,因此我的实际回报至少也要在5.45%之上才算及格。题外话,这笔预算如果全笔投入股市,估计在年底我的股票配置比重会从现在的80%增加至85%,这也表示如果到年底股市还在跌的话,我甚至可以挪用剩余的15%资金来进场扫货。

设定好我的救市计划后,我还要等待着市面上的一些指引来采取行动。我所指的就是企业倒下或倒闭、失业率上升、信用破产等等,而目前这些现象也开始慢慢浮出水面了。

Saturday, April 4, 2020

第三组合的首季表现

毫不意外的第三组合在今年首季的表现跟随大市下跌,至今亏损为31.94%,而累积亏损高达28.77%。多得组合里头持有已经很多年的常胜军 - Dialog,也是目前唯一还看得见盈余的股项。

首季收到的股息有RM297,成功超越去年同期,而待领股息也有RM586.25。加上之前新增的FPI和RCECAP,估计今年至少可以收到RM2,000应该不成问题。

之前我有解释过我管理这档组合资金的做法就是,当有赚钱的时候就套现换取更多资金来买入回报率更高、下行风险也更低的优质股,让组合成长跑得越快。去年的投资表现的确超过我所想的,证明我的策略方向都很正确,但是来到今年的市场情绪和投资环境都被一场疫情完美搞砸,而我却还在延续去年的部署就行不通了。

各界都表示如果疫情及时受控,最快国内外经济活动会在下半年才开始活跃,而明年才有望反弹。国行也大砍预测,面对严峻的全球经济环境和疫情冲击,估计今年国内生长总值的增长率介于-0.5%和2.0%,显示前景不容乐观。看到这样的市场变化,我也无能为力了,除非我姐同意大开水喉或者个别股项出现盈余让我有套现的机会,我才有资金可以逢低加码。

虽然如此,买进FPI和RCECAP可以扩张股息来源,而EWINT在最新业绩报告就预料本财年会认列更高收入和盈利,有望兑现管理层在今年首度派息的承诺,因此收取更多股息的目标保持不变。然而如果全球经济停顿、供应和生产链被中断的局面继续延续下去的话,企业恐怕宁愿选择保留现金甚于派发股息,近期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都作出取消派息的决定就是最好例子。

Tuesday, March 31, 2020

2020年3月投资小结

当年国家对未来许下的Wawasan 2020宏愿最终没有实现,反而原来今年是多事之秋。原以为经过戏剧性的政权易手之后国内政经局势可以暂时平缓下来,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越演越烈,导致世界金融市场上下翻腾,外资窜逃;而我国确诊病例人数也逐日上升,新任首相慕尤丁在16日颁布14天行动管制指令,之后在25日再宣布延长管制令至4月14日。虽然政府决心要切断疫情传播链来控制局面,但此举却重挫经济,也让马股大跌,正式迈入熊市周期。

外围因素方面也不逞多让,欧美确诊案例和死亡人数急速增加导致人心惶惶,市场情绪恐慌趋高反映着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隐忧。疫情威胁持续恶化更是让美股在单月就创下4次熔断纪录,马股也深受其害,富时综指在19日更是跌至1219.72点,刷新近10年来新低水平。随着美国联储局重启无上限宽松政策,全球中行也纷纷跟进降息和推出经济刺激配套以支撑经济和股市。

祸不单行的是油价偏偏也在这个时候来添乱,月初沙地和俄罗斯减产谈判破裂导致国际油价暴跌,沙地扬言从4月起大幅增产至每日1230万桶,更是触动全球石油价格战,使油价狂泻至每桶30美元以下,让本已脆弱的全球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真是灾难性的3月天,我的组合表现更是惨不忍睹,今年以来的组合亏损扩大至35.47%;而未实现累积亏损增加至49.51%。相比之下,富时综指成功守住1300点关口,以1350.89点挂收,首季下跌14.97%,而较能反映整体马股走势的富时全股指数则以9239.81点收盘,首季重挫18.40%

股息方面,3月份收到RM402.92,待领股息有RM764。

这个月没有进行任何交易,因手上流动资金不足,加上市场变数太多,因此继续场外观望。

虽然国盟政府在27日宣布2500亿令吉的经济刺激配套似乎止住马股跌势,但是真正效果如何有待发酵。目前市场都在密切关注疫情进展,若行动管制令进一步延长,经济、社会和股市将受到更大冲击。

Sunday, March 29, 2020

疫情引发的失业危机

目前全球股市难以捉摸,尤其美股大起大落,因市场充斥太多不明朗因素,特别是新冠疫情肆虐仍是最大障碍。现在的市场都是以投资人心理主导走势,无论是基本面还是技术面都无从发挥。上周马股趁着全球股市大涨而迎来强力反弹,加上我国陆续出台救市与纾困方案,以及周五首相慕尤丁宣布总值2500亿令吉的经济振兴配套刺激马股继续向好,最终以1343.09点收盘。虽然如此,仍然有不少投资人疑惑是否已经走出股市底部或仅仅是技术反弹而已。

最近在家重温《The Big Short》电影试图寻找些灵感,发现2008年爆发的次货危机引发多间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者被政府收管、民众失业、信用破产和失去房子等等都有可能会在这次疫情蔓延期间慢慢开始看出一些端倪。历史总是不断的在重复,就如十多年前一样,现在世界各国纷纷降息或发布经济刺激方案,希望能减缓疫情对经济造成的重击,但是比疫情更加棘手的是随着各国严格实行封关锁国措施,全球30亿人只能待在家里,诸多经济活动喊停,商业贸易几乎处在停顿状态,大幅削弱个人、企业甚至到国家财政的资金流动状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就估算,主要经济体因疫情封锁1个月,年经济增长率就会下降2%。换言之,封锁时间越久,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就越大。商人出身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深知间中厉害,因此特意强调要求在4月12日复活节之前复工复产。联想到现在美国的失业率开始上升,一旦大量人口没有工作,社会有可能会大乱,而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金的人数就达到创纪录的328万人,打破1982年1个月内只有69.5万人的历史新高纪录!没有人可以预知接下来的失业问题有多严重,这取决于疫情是否及时受控、经济复苏力度有多强、政府救济派钱有多快,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一旦庞大失业潮席卷全美,恐怕只是全球经济大衰退的开端而已。

借鉴美国目前的失业状况,或许大马暂时还没走到这个程度,但是如果疫情继续恶化再多一两个月又是什么情形呢?因行管令而中断生产的中小型企业到时候会不会被逼裁员甚至倒闭还是个未知之数。国盟政府宣布的2500亿令吉经济振兴配套旨在关注中下层收入人群,但对中小企业却是帮助不大,而一旦行管令延长,更有可能对大马经济造成进一步的重创。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而我相信最坏的还没到来。

Wednesday, March 25, 2020

面对股灾的对策

昨天看到一则文章指出,美国银行研究从1930年以来数据,投资人错过标普500指数最好的10年内,最好的10个交易日能获得的报酬率仅91%,但若是在股市波动稳定的时间内投资,将获得高达14962%的报酬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在股市最底部时进场以及涨到最高点时获利了结,但这几乎是天方夜谭。我们不会知道什么时候是最低点,什么时候又是最高点,一切成为过去后我们才能从历史里知晓,但是散户还是热衷于每天对市场进行预测。

而股市往下跌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跟着市场情绪抛售股票。那么遇到这样情况时,投资人应该及时砍掉,等股价更加便宜是才买回呢?还是继续按兵不动,等股市回稳时才作调整?

我们来做个实验:假设投资人以3.50令吉买进10,000股,总成本是35,000令吉。现在股价已经跌到了2令吉,亏损率达到42.86%。如果投资人决定卖掉全部股票的话,这笔交易就赔偿15,000令吉,只能收回20,000令吉的剩余本金。之后股价继续跌至1.60令吉的时候用这笔资金买回换得12,500股。过了一段时间市场开始好转,股价也上涨至5令吉,总回酬也终于涨到27,500令吉或78.57%。

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虽然只是取得15,000令吉或者42.86%的回酬,表现比上述差得远了。但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股票什么时候会再跌,什么时候才飙高,而频繁的买卖操作需要缴付交易费用,失去这段时间会派发的股息,而且还要时刻盯着股市深怕错过最好的投资时机。一直跟着市场波动进行搏杀,意味着犯下错误的几率会变大,因为我们都不是拥有大量数据作准确分析的专业交易员。

在股市低迷期间,对那些不需要卖出的散户来说,现在时机非常不适合抛售股票。股票是由资金加心理来决定股价,当卖出信号越来越强烈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急着想要套现出场,结果股价就越压越低。如果散户现在抛售股票的话,除了会面对上述举例的迷思之外,更是等于将我们手上股票便宜拱手让出给资金雄厚的投资人或机构。散户都会哀哉抱怨:现在不卖的话亏得更多,但是对那些已经身价大缩水的富豪来说,他们不是更加难过得睡不着觉吗?

这几天各国政府都在纷纷推出救市方案来缓解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破坏力,成功刺激股市大涨。但是一时的利好消息不代表公司业绩和各国经济就会全面复苏,长远来说股票价值终究还是要回归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