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16, 2020

我国的巴菲特指标

最近马股涨势放缓,媒体也陆续报导股市或崩跌的悲观文章,其中令我感兴趣的是其中一则新闻有提及“巴菲特指标”。所谓的巴菲特指标,是指股票总市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率,作为衡量股市估值的最佳市场指标。巴菲特认为,若两者之间的比率处于70%和80%的区间之内,这时买进股票就会有不错的收益;但如果在这个比率偏高时买进股票,就等于是在玩火。美股目前的总市值为34.27兆美元,而美国GDP为19.4兆美元,该指标已经飙升到170%,创下70年高位,显示美股价格已经处于高危水平。

既然有人开始看坏股市,不妨也以巴菲特指标来衡量马股是否达到泡沫警戒呢?

下列GDP取自于统计部门提供的官方数据

2017年:GDP = 1.3兆令吉,马股总市值 = 1.9兆令吉,指标 = 147%
2018年:GDP = 1.36兆令吉,马股总市值 = 1.7兆令吉,指标 = 125%
2019年:GDP = 1.42兆令吉,马股总市值 = 1.7兆令吉,指标 = 120%
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GDP = 1.36兆令吉,马股总市值 = 1.5兆令吉,指标 = 116%

单以数字来分析的话,我国的股市泡沫可能性反而缩小,因为自从2018年全国大选成功变天之后,马股走势就已经每况日下,抛开政治因素,外资逐年撤离马股也是主要原因。然而另一组数字也应该值得留意,即是货币流通速度(GDP和M2的比率)也在逐年降低。

货币的流动性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而产生了M1、M2和M3的货币指标。M1代表狭义货币,相当于流通中的现金和企业活期存款;M2代表广义货币,相当于M1加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它存款);M3相当于M2加其它短期流动资产(国债、债券、商业票据)。M2既反映现实购买力,也包括潜在购买力,因此研究M2对了解整个国家经济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的M2数字取自于国行官网

2017年:GDP = 1.3兆令吉,M2 = 1.73兆令吉,比率 = 0.75
2018年:GDP = 1.36兆令吉,M2 = 1.88兆令吉,比率 = 0.72
2019年:GDP = 1.42兆令吉,M2 = 1.95兆令吉,比率 = 0.73
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GDP = 1.36兆令吉,M2 = 2.01兆令吉,比率 = 0.68

货币流通速度每年都在下跌,这表示那些增加的货币没有出现在人们购买真实的商品和服务的实体经济,而是流入了金融领域(股债市场)。这使得尽管货币供应量上升,但是通货膨胀没有反映在物价上,而是体现在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尤其今年在全球央行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以及低利息环境之下,国内外的更多资金纷纷涌入金融市场,反而支撑了股票的快速回升。

以目前国内局势来看,虽然我们还是有面临爆发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但是铁定的是最坏情况已成过去,随着市场重开,下半年经济有望趋稳慢慢复苏。上个星期的股市下跌反而是好事,因为可以缓和股市过热情绪。至于股市会不会再次崩盘重现3月熊市,我的看法是目前股市指数都还没再次创下新高又哪来的股灾呢!

Saturday, August 15, 2020

浅谈Tek Seng的无纺布业务

大马政府宣布从8月15日起,3层医用口罩的零售顶价从之前的每片1.50令吉调低至1令吉,以后可能会进一步下降至80仙或更低。随着大马政府强制民众必须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因此口罩需求依旧强劲,而且随着口罩价格下调,相信更多人能负担得起,因此商家也有责任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在此情况之下,除了越来越多企业转型制造口罩,也有企业开始进军生产口罩原料 - 无纺布业务。

上个星期就看到了一则新闻:UPA(7757,主板消费股)正式向大马交易所报备,旗下公司获大马投资发展局 (MIDA) 批准,正式进军熔喷无纺织布市场以开发口罩、面罩及相关原料制造业务。根据文告,相关生产线将耗资1000万令吉,每年最多可生产60万公斤的熔喷布或相等于1800万令吉的年营收,足以制作8600万片3层口罩或医用口罩,预计可在今年11月秒开始投产。按此估计,无纺布的平均价格是每片21仙。

这不禁让我想起,早前Tek Seng透露第三季会拨出2000万令吉购买新机械以扩增产能,从目前的300公吨月产量翻倍至600公吨。若以UPA提供的数字来做推算的话,那么Tek Seng的新机械每年可生产360万公斤无纺布或相等于1亿800万令吉的年营收,足以供给5亿1600万片3层医用口罩了。管理层最近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由于口罩持续供不应求,业务赚幅已经从全球大流行前的6%到8%暴涨至15%,此外企业也准备扩展至欧美市场。趁着目前口罩需求大涨之时再出发,不难理解管理层也希望借此摆脱之前太阳能业务给集团带来的连年亏损。

其实在今年之前,Tek Seng的最主要业务是聚氯乙烯 (PVC) 帆布和皮革产品,而无纺布的营收贡献比重也只是占约25%而已,但是随着新冠疫情肆虐从而推高无纺布业务的销售表现,贡献比重在今年次季就已经上涨至70%。企业所生产的无纺布可以广泛应用在医疗物资(口罩和医护设备)和一次性卫生用品(尿片、卫生棉和湿巾)。这些来年随着消费者的卫生意识不断提升,对一次性卫生用品的需求有增无减,甚至已成为一种必需品,无论经济好坏都不会抑制这类产品的需求持续成长。而在经历这一次的疫情爆发之后,也促使消费者对医疗用品需求更加强烈,在新冠疫苗还没研制成功和正式面世之前,人们都必须长时间佩戴口罩与病毒共存,故医疗用品的长期需求备受看好,估计Tek Seng能在这场疫情下从中受惠。

虽然目前市场对医疗用品的需求结构是永久性还是暂时性暂且还不得而知,但是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将决定企业竞争力如何可持续保持领先优势,从而巩固市场份额及获得更多订单。此外,随着Tek Seng从之前的工业供给转为目前更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市场需求,管理层更是必须提高对价格的敏感度(口罩价格下调、原料价格上涨)以及保持灵活性的议价能力才能应对市场的变化走向。

Saturday, August 8, 2020

组合新小队 - 疫情相关股项

综观目前局势,无论是实体经济或股票市场都已经趋向两极化,在疫情施虐和封城措施有可能还会延续更久的情况之下,医疗保健和科技行业的盈利和股价表现大涨,而银行、油气、零售和旅游航空领域均受到重创。有鉴于情势研判不足,我错过了所有的手套股和科技股,持有股票都是由家具、建筑房产和油气等组成的,因此相信股价可能还会持续低迷直到经济好转或者周期回升的时候才会看到表现反弹的迹象。这意味着我必须长期忍受账目上出现的暂时损失。我也没有坐以待毙,除了继续增持高息股和价值股之外,我也另辟新径,本周入场回购Tek Seng,与Luxchem以及LCTitan组成新小队,我称之为“疫情相关股项”。

他们有个共同点,即是疫情期间业绩出色企业的原料供应商,且让我娓娓道来:

Luxchem的营业额有35%贡献来于自手套业者,主要由子公司TSMB供应化学制品给手套领域。TMSB的总产量为18,000公吨,产能使用率达到95%,很接近产量满载了,因此TMSB会在今年继续扩增产能,把总产量再提高至24,000公吨以应付客户强劲需求。

LCTitan的次季业绩转亏为盈,主因是国际油价止跌回弹有效地扶助产品售价和原料价格。由于很多行业仍未完全恢复,LCTitan的盈利贡献很大可能是来自塑料包装领域。疫情期间塑料包装业者在食物和必需品领域扮演更吃重角色进而推动业绩上升,加上3月份的油价暴跌导致树脂价格走软更是赚幅大涨,不过来到下半年,随着国际油价已经稳企在40美元左右,估计塑料包装的赚幅将恢复正常,因此预计LCTitan的下半年盈利会获得改善。另外不得不提的是LCTitan其中一个销售产品 - 聚丙烯 (polypropylene, PP) 是生产无纺布的最主要原料。没有聚丙烯也就没法生产口罩。因此无纺布需求增长也有可能带动LCTitan的销量,但估计对整体贡献比例不大。

而买进Tek Seng的原因,主要是看中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无纺布制造商。今年次季无纺布对营业额的贡献比例已经从首季的30%提高至70%。由于口罩在行管令期间供不应求,Tek Seng的300公吨月产能全部满载,企业调涨价格推动业绩飙升。虽然目前国内口罩供应已经足够,不过Tek Seng有意进军海外市场,因为一些国家依然还是面对一罩难求的局面,Tek Seng为此会在第三季拨出2000万令吉购买新机械以扩增产能。很多企业都开始转型制造口罩,但是进军无纺布市场的竞争者却不多,因此我预计Tek Seng接下来的盈利依然持续可观。不利的是我买进部位在RM1.24,风险有点偏高了。

虽然股市走势剧烈波动,但只要有关系到手套、疫苗或者疫情主题的股项都会受到散户热捧,就像Luxchem在前几天的股价更是暴涨达到涨停板水平。我想,既然都已经错过了手套、塑料包装和疫情概念股项了,那我就持有与其相关的原料供应商企业吧。而且联想到世卫组织日前指出疫情持续时间可能会更久,而新冠疫苗最快也会在今年秒之前才成功研制。在此之前国内外对于手套、口罩和个人防护设备等需求只有更加强烈不会放缓,因此作为原料供应商,我相信Luxchem、LCTitan和Tek Seng有望从中受惠进而带动企业的收入和获利能力。

Saturday, August 1, 2020

季报分析 | Homeriz 3Q20业绩探讨

前阵子当看到南洋独家新闻报道说家具业订单大增的时候,我当下认定是炒作新闻,因为收到的消息都是说由于欧美国家受到疫情打击,因此对本地出口的家私需求有所放缓。而在7月的最后一天,Homeriz的最新季报公布了,正好可以从中检视本地家具领域的过去表现和未来前景。

Homeriz在2020年第三季的营业额按季减少43.5%至2347万令吉,净利也下挫57.9%至246万令吉。管理层表示由于政府针对新冠疫情爆发而在2020年3月18日采取行动管制措施,因此企业暂停营运直至4月初,旗下子公司获得批准以限制员工人数运作,并在2020年5月4日落实有条件行动管制令之后全面复工复产。Homeriz的季度正好落在3月至5月,换句话说3月份的工作天数只是平常的一半,4月份的生产力和员工人数都受到限制,按此计算的话第三季的营收和净利大跌一半也就不难理解了。

累积首9个月,Homeriz的营业额和净利按年下降4.4%和7.3%,分别是1亿899万令吉和1638万令吉,若非受到疫情干扰和行动管制令的影响,企业的获利表现肯定比去年好。或许是为了应对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管理层选择预留更多现金而没有派发股息。

根据近期投行分析,Liihen和Homeriz的销售表现已经大致回到今年1月、2月期间的水平,并引述大马家具总会的看法,指家具销量在市场重开后出乎意料地强劲,然而这是不是企业在管制令之前累积的未完成订单或是近期客户群的新增订单就不得而知了。去年有报导指出,Homeriz在2019年已签下8组美国新客户,目前正实施扩充计划,生产线可在未来3到5年内投入运作。而截止至今年5月底,企业的资本支出就已经超越去年达到1428万令吉了,为近年来开销最高,其中663万令吉是买下租赁地契,看来企业的增产活动依然如期展开,并没受到新冠疫情的太多影响,对关心企业未来发展的投资人来说也算是注入一支强心剂吧。

Friday, July 31, 2020

2020年7月投资小结

大马游资充裕,散户继续踊跃进场,在手套股和制药股发力驱动下,富时综指7月起102.78点至1603.75点,延续股市热潮。年初至今的组合表现从上月的-20.43%收窄至-14.52%,未实现累积亏损降至-32.07%

以下是持有股票的最新季度表现:
Luxchem - FY20次季净利赚757万,按年下跌23.5%,按季下跌24.2%;派息1仙
Gadang - FY20末季净利赚41万,对比去年同期转亏为盈,按季下跌96.0%;建议终期派息1仙
LCTitan - FY20次季净利赚8872万,按年下跌15.4%,按季就转亏为盈;没派息
Homeriz - FY20第三季净利赚246万,按年下跌64.9%,按季下跌57.9%;没派息

从以上可以看得出,企业都深受国内行管令和疫情干扰的影响而打击了获利表现,庆幸的是财务状况依旧稳健,尤其惊讶Gadang的现金流获得扩增,并且还建议派发股息给股东,在目前建筑领域前景疲弱的情况之下派息实属难得。

股息方面,7月收到了Hevea、Liihen和JayCorp三间家具股的股利共RM870.50,待领股息有RM896.50。

这个月完成了5笔交易,分别是减持Liihen (RM2.82) 和清仓Wong Engineering (RM0.54) ,以及买进新股OCK (RM0.51) 、增持Favco (RM2.21) 和LCTitan (RM2.02) 。而去年买进的Matrix-WA至截止日到期都没售出成为了废票,净亏RM1,800。

马股在经历几个月的上涨后,8月料处于调整阶段和在窄幅横摆中走动。另外,8月是众多企业季报出炉月份,因此预料会抑制马股整体走势,尤其目前的股市指数已经在1600点之上,继续上涨至1650点甚至1700点有难度,除非手套股、制药股和科技股等延续涨势推动马股至更高层次。从基本面估值来看,大多数股价都已经达至合理水平了,但是现在又有多少人会以估值的角度来做投资呢?

美国次季GDP按季下跌9.5% (或年化32.9%) ,德国次季GDP较前一季萎缩10.1%,都出现历来最严重经济衰退。而国家银行也将于8月12日公布次季的GDP、国际收支平衡等经济数据会是重大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