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3, 2020

EWINT | 今年能创净利新高?

EWINT在2020年首季产业销售为3亿1400万令吉,高于2019年首季的1亿2000万令吉,主因是伦敦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复苏,如EcoWorld-Ballymore的销售额就录取2亿4600万令吉,高于去年同期的8900万令吉。EWINT也设定了2020财年22亿令吉暂定销售目标,管理层对此表示,一旦世界各国政府成功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市场状况开始正常化,企业将重新评估这一目标。其实EWINT原本就设定2年60亿令吉的销售目标,然而2019全年仅录得11亿令吉,因为高档房产销售受到英国脱欧因素的影响,而现在随着疫情肆虐加上英国和澳洲都采取封国措施,企业也只能下调目标以反映现状。

管理层表示,自2018年首次完工以来,截止今年1月31日,企业已经交付超过1200个私人住宅单位,管理层认为交付数量预计将在本财年进一步增加,主要受到英国的伦敦城中岛 (London City Island) 和伦敦Wardian大楼、澳洲悉尼的West Village和墨尔本Yarra One的项目完工推动。因此,这4项计划总值高达47亿5000万令吉的有效未来营业额很大部分将在本财年转化为收入和盈利,从而降低负债和带来可观的现金流。澳洲房产计划是EWINT的资产,因此本财年将会首次看到真正意义上的营业额会被认列在损益表,估计为4亿澳元或相等于13亿令吉。至于伦敦城中岛和Wardian大楼则是和Ballymore联营合作,也会在本财年贡献更高的盈利份额。

虽然截止今年首季EWINT的股东盈余还是负数,累积亏损为1亿3115万令吉,但是管理层却信心满满,认为2020财年会交出更好的获利表现,从而兑现本财年首次派息的承诺。如果上述的房产计划顺利移交房屋的话,企业确实能再创下净利新高。

至于EWINT的另一项业务 - 先建后租 (Build-to-Rent, BtR) 目前而言贡献不大,虽然企业没有透露相关更多讯息,不过翻阅其最新年报第128页,可以轻易找到主打BtR业务的联营公司EcoWorld London在2019年的营业额和净利分别为1亿3349万令吉和53万令吉,EWINT持有70%联营股份,因此分得38万令吉收益,可见BtR的整体贡献还是相当之小。管理层有透露过目前拥有超过3000个BtR住宅单位,高达5亿令吉总值,为接下来几年提供清晰的盈利可见度。

去年执行副主席丹斯里刘启盛就指出这项业务的赚幅比公开市场买卖来得低,不超过10%,不过所需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和现金流,因此管理层会积极扩大在伦敦的这项新业务,作为中长期的主要增长动力。企业也定下未来5年打造1万间出租单位的目标,为此EWINT在去年12月与Invesco签署了一项3亿8900万英镑 (21亿令吉) 的合约,以在英国建造大约1000个BtR单位。

早前英国中央银行发文警告,受到新冠病毒危机的影响,英国经济将出现前所未有的衰退,预计全年经济萎缩14%;另外很多企业陆续倒闭,导致失业率也将从目前的4%攀升至9%以上,申领救济金人数急剧增加。报告称,即使疫情封闭限制逐步解除,社会经济不会很快恢复正常,消费者仍将保持谨慎,不会完全适应和投入新的生活,或许直到明年夏天社会活动才会完全恢复,因此预计英国经济增长将在2021年底才会反弹。澳洲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国内生产总值估计将萎缩3.3%,为30年来首见衰退。诸多利空因素将抑制人民的买房欲望,进而影响到房产业的表现。然而我却认为,不管怎样人们最终还是有必要拥有或租赁房屋,尤其目前仍然很多人都被关在家里,无论是在家隔离还是居家办公,人们逗留在家里的时间都比过往任何时期都还要久,一些企业甚至开始探讨永久居家办公的可实行性。EWINT的BtR业务提供更有伸缩与便利性的同时,租赁价格也比买下一间房屋的成本便宜得多了。

无论如何,以目前情况来看,很难去预测EWINT是否能取得创纪录的财务表现,因为疫情带来的冲击和不确定性太大,多少还是会对EWINT的高档产业销售造成影响的,至于BtR业务尚处于前期萌芽阶段,因此其贡献比重不会太高,然而随着BtR市场在英国市场成长迅速,EWINT能否借此良机奠定其在英国的市场领先定位,EWINT的团队能力和执行效率将是最大关键。

Sunday, May 10, 2020

Hevea的低碳环保理念

橡胶树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它的最大经济价值为橡胶液,橡胶液制作的橡胶产品用途极为广泛,特别是在医用(无细菌)和汽车行业(橡胶、轮胎)。橡胶树栽植6年后即可开始割取胶液,当橡胶液全部割取完毕后就必须像其它农作物一样,进行整片橡胶林的整体砍伐和续种(通常一个周期在20年左右)。而割尽橡胶液的橡胶木,木质粗硬,非常适合用来制作建材和家具。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此橡胶木可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橡胶木制成的刨花板,既低碳且环保,是属于可持续性发展的木制产品,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木材资源紧张的问题。然而近20年来,在市场力量作用之下,马来西亚橡胶种植面积与产量日渐萎缩,2009年橡胶进口量更是超过出口量,说明我国橡胶产量已经无法满足国内橡胶制造业的庞大需求。

Hevea以生产低碳、环保和符合多种规格的高品质刨花板而领先于市场,多年来却在为橡胶木资源而大伤脑筋。雨季降临的时候影响橡胶木收成;而胶乳价格走高,橡胶木的翻种次数就会减少进而推高橡胶木价格,也因此管理层不断地挖空心思,把低碳环保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Hevea很注重橡胶树被加工制作成健康板材全过程对环保的谨慎态度,从原材料的可持续性、循环利用、到生产的过程中都严谨把关。传统业者在割尽胶液后就会焚烧橡胶木,但是此举既污染环境、烟气影响人们健康,也带来了火灾隐患。Hevea就一点也不浪费资源,把所有干枯的橡胶木和残料收集出来,加工成碎片复原纤维后做成刨花板,而且由于没有进行焚烧,2014年就因此减少排放将近23,000公吨的二氧化碳,大大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管理层在2016年就透露有15%的原料就来自于橡胶林,2017年接受媒体访问时更进一步解释,他们搜集橡胶木残料、枝条和木屑通过碎片机加工成碎片,其成本和橡胶原木 (rubber log wood) 相比就便宜了30%,因此公司有意加大投资,把碎片加工产量从15%提高至30%。为此Hevea还买下筛干碎片清洁机械与设备,连树桩削也都转化成材料。根据Hevea的最新年度报告,2019年就因此减少排放36,258公吨的二氧化碳,2020年更是估计会减少60,000公吨,侧面证明企业通过多年来的研究和开发,终于开始看到积极成果,并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不仅如此,Hevea在2018年更是意外的进军可食用菌领域,充分利用残余木屑来种植杏鲍菇,把原本无利可图的木屑废料也拿来做太空包种植,一旦成功的话就是一单近乎零成本的稳赚生意。不过目前种植业务尚处于亏损阶段,因为管理层还在探索学习和开发市场,假以时日应能为企业贡献可观的收入和利润。另外,其杏鲍菇产品已经符合当局资格和标准,成功取得 "My Organic" 的我国有机食品认证,有望打进国内外的有机食品市场。

Hevea在年报也提及,计划为组装家具厂房安装200万瓦特的太阳能光伏系统,若申请获得批准的话最快可在2021年启用,届时可以为企业节约电力成本以及响应政府在2025年达到20%再生能源用量的目标。顺带一提,Hevea的碎片加工机动力是来自生质能源而非化石燃料,可见Hevea在追求成本和资源优化的同时也不忘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这几年因为市场竞争激烈的因素导致Hevea的财务表现差强人意,但是不能因为一时的获利不佳而抹杀企业在社会和环保所作出的努力与坚持。人们的焦点都是放在营收和盈利增长,而企业成长不外乎是前景可期或者进行并购活动,有了这样的爆炸性讯息才会迎来市场和投资人的瞩目,股价因此受到激励而上扬,但是企业的利润构成是怎样得来的偏偏却很少人会去仔细研究。听过有些人说木材和家具领域是夕阳行业,但是作为过去2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的生存之道是值得探讨和学习的。

Saturday, May 2, 2020

LCTitan可从低原油价格中受惠?

今年首季LCTitan净亏1亿7006万令吉,营业额也按年下跌32.63%至14亿6183万令吉,主要受到产品价格和销量下滑、成本走高、库存减值以及联号亏损的影响,然而一些分析员和投资者却开始唱好企业前景,认为原油价格崩跌,LCTitan有望从低原料价格中受惠。同时,厂房完成维修后,产能使用率也会恢复正常。

管理层对展望则更加谨慎,在其季报里就透露预计会影响企业营运的4项主要考量:
1. 石化产品在市场的供需平衡
2. 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运作效率
3. 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石化需求
4. 原料价格跟随原油价格走势

先来重新认识LCTitan生产的两大基础石化产品,分别是烯烃 (olefin) 和聚烯烃 (polyolefin) 。烯烃的原料即是石脑油 (naphtha) 。LCTitan都是向外界供应商购买石脑油,而石脑油又是以原油或其它原料加工生产用于化工原料的轻质油,因此其价格会受到原油走势牵连。一般上LCTitan会和供应商签下长期合约以确保稳定供应,必要时就进入现货市场直接采购。而在石脑油裂解过程中会生产衔生物比如丁二烯 (butadiene) 、苯 (benzene) 和甲苯 (toluene) ,也让企业的产品结构更为多元化。Superlon的投资人应该都知道丁二烯就是隔热器材产品的主要原料,在其截至今年1月底的业绩按年多赚39.33%,就是得益于生产成本下降。

烯烃又分为乙烯 (ethylene) 和丙烯 (propylene) ,乙烯是生产聚乙烯 (polyethylene, PE) 的原料,丙烯则是生产聚丙烯 (polypropylene, PP) 的原料,而聚乙烯和聚丙烯被归类为聚烯烃的高分子材料,同时也是LCTitan的主要销售产品,在2019财政年就贡献了78%的营业额。简而言之,LCTitan生产烯烃主要是供应内部消耗,但是原料易受到原油价格波动;聚烯烃的生产则外销给国内外客户,最大市场是大马,在2019财政年就占据38%,其次是印尼 (32%) 。印尼对聚烯烃需求日渐庞大,加上人口福利以及经济起飞的因素,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企业会在印尼耗资建设综合石化厂房的原因了。

聚乙烯也分为高密度聚乙烯 (HDPE) 、低密度聚乙烯 (LDPE) 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由于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型、综合性能优良等特点,聚乙烯和聚丙烯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在汽车、建筑、包装、纺织品和各类日常用品等各大领域都会用上这些高分子材料。熟悉Scientex、Thong Guan和BPPLAS的投资者应该都知道塑料包装的最主要原料 - 树脂,其实正是聚乙烯。

写到这里,大家应该对LCTitan的产品背景比较清楚了吧,那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LCTitan要在首季为库存注销高达8140万令吉。其季报显示,企业分别为烯烃和衔生物以及聚烯烃两大产品的库存减值了5991万令吉和2149万令吉。烯烃和衔生物的库存减值会比较高是因为近期的原油暴跌导致原料价格剧烈波动,造成企业当初买进价格远高于现在的市场价格进而必须认列跌价损失(注:管理层有提及原料价格较高)。我查询了网上资料,发现石脑油价格从去年12月底的每公吨549美元跌到今年3月底的每公吨195美元,而4月底的市场还继续滑落至每公吨138美元,可见原油走势对石脑油的变动幅度相当之大。至于聚烯烃方面,由于现成品的成本低于目前的市场销售价格(注:管理层有提及产品销售价格下滑),也导致企业同样地必须为库存进行减值拨备。

原油价格崩跌,固然有利于烯烃的生产成本走低,但是市场上是否有大量对产品的需求呢?去年美中贸易摩擦导致产品供应过剩的负面效应还没完全喘一口气,今年又因为全球封城和经济衰退更是让市场需求大跌,造成LCTitan的聚烯烃产品在首季营业额就按年下跌了29.95%。除了塑料包装和少数消费领域并没受到新冠疫情的太大影响之外,其它领域的全球商业活动都几乎停顿了。即使受益于石脑油价格暴跌,然而全球工业的生产力下降以及人民的消费需求疲弱,都已经反映在首季的销售量减少。为了保持竞争力以及提振销售,说不定LCTitan还会继续下调产品售价以争取更多订单。LCTitan在接下来的季度业绩是否真的如分析员所说的会转亏为盈,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Friday, May 1, 2020

2020年4月投资小结

新冠病毒持续笼罩全球,各国政府都在为抗疫而努力着。为了减缓经济损害,美联储拨款2.3兆美元来帮助家庭、企业、州和政府,不久前美国众议院也通过了5000亿美元抗疫救济方案,强有力的推出更多财政措施来安抚市场情绪。另一边厢,3月爆发的石油崩跌事件原以为随着沙地阿拉伯和俄罗斯同意减产而缓解危机,岂知4月21日却突然引爆美国原油5月交割期货价格跌入负值,收在每桶负37.63美元,创下史上头一遭。我国方面,为了控制疫情扩散,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两次延长行动管制令直至5月12日,因此马股在整个月都是在经济活动停顿的情况下渡过。不过即使这样,富时综指依然从3月的1350.89点攀升至1407.78点,成功返回1400点水平,散户的给力支持居功不少。

今年以来我的投资表现也受到市场欢腾的激励,组合亏损收窄至-25.17%,而累积亏损也从上个月的-49.51%下降至-41.83%

股息方面,4月领取了RM385,待领股息则有RM569。

买卖交易则已经写在上一篇文章了,这里不再重复。

展望5月,国行将在5日召开今年第3次的货币政策会议,很大可能性会第3度宣布降息。此外,国行在13日将会公布今年首季的GDP数据。美国首季GDP按年萎缩4.8%,我国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另外,上市公司也会在5月迎来发布今年首季业绩的高峰期。

随着国内确诊病例明显下降后,行管令逐步放宽,政府也准备开放更多领域恢复运作。很多人都即将回归工作岗位,意味着散户的假期就快结束,不能够再全天日专注短炒交易了,而国行突然宣布银行不再让租赁融资客户自动展延供款更是叫人错愕不已,这或许会让部分人乖乖的把玩股票的钱来偿还贷款,以避免在10月后还要支付为期半年展延偿还的欠款利息。利好因素是大马交易所和证监会早前宣布禁止卖空继续延长至6月30日,因此相信接下来的马股会在窄幅中来回波动,真正的考验还是在下半年。

Saturday, April 25, 2020

四月交易纪录

马股真是越战越勇,尤其散户参与度更是比以前非常活跃,加上当局实行禁止卖空直至4月30日,本意是来降低市场波动风险,结果变相的散户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前赴后继地炒热股市。这几个星期我也步步为营,进行了买卖交易。首先以RM1.28的价格卖掉Johotin,在RM1.58的价位加码Matrix;后以RM0.71的价格出售部分的Luxchem,用RM2.02加码Liihen。买卖目标很简单:锁定部分盈利,趁低吸纳优质高息股,何况Matrix和Liihen的管理层非常优秀,有能力带领公司渡过难关。

此外,我也为第三组合进行调整,前阵子以RM1.47的价位套现Inari,分别以RM0.345和RM0.485增持Hevea和Luxchem。Hevea拥有良好的自由现金流纪录以及派息大方,如果能维持一年派息每股4仙的话,现在的周息率都超过10%了。Luxchem则是本地手套业者的主要原料供应商,在行动管制令期间他们已经获得政府的批准,维持50%的人力来日常营运,得益于目前市场对手套的需求大增以及石油暴跌的利好,也带动了Luxchem股价在短期之内突然受到热捧。有鉴于市场过于炽热,不排除会在接下来几天或几周之内套现部分股份来换取现金。

完成上述的买卖交易后我的股票资产投入额反而稍微减少了,而到目前为止我都没动用到救市资金,因为长期来说我还是看坏市场,也就不急着进入股市。如果持有的股票转亏为盈,我会套现换回现金来增持周息率高的股项,也得以压低持股成本以作中长期部署,毕竟市场出现良机的话完全不进场也不是很明智的决定,我的判断也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因此还是作两手准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