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16, 2019

季报分析 | LCTitan 4Q18业绩探讨

LCTitan末季净利暴跌,创下上市以来最差成绩。按季比较,营业额上升10.4%至23亿3697万,不过净利减少97.3%至1013万。管理层把原因归咎于原料价格随着原油价格上涨而走高、贸易战导致石油化学制品供应过剩以及产品售价下跌。乍看LCTitan的毛利率就令人大吃一惊,从去年同期的19.2%跌至本季之1.29%,可见削价战竞争激烈和高涨成本造成赚幅大跌,本季认账库存减值4580万、外汇亏损300万以及承担联营公司1898万亏损也是导致企业蒙受营利亏损的其他因素。细看部门表现,烯烃与衍生产品 (olefin and polylefin products) 营收和税前盈利按季下跌4.8%和223.5%,分别取得4亿7859万和亏损1亿2318万是导致末季业绩不佳的最大主因。按年比较,营业额虽然上升18.2%至92亿4471万,净利却下跌26.1%至7亿8623万。企业也建议派发每股17仙的终期股息,须在来临的股东常年大会获得股东的通过。

展望未来,企业表示经济环境依然充满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最近因全球贸易摩擦而下调了2019年全球经济展望。考虑到全球贸易的影响,新兴市场和东南亚地区将遇到类似阻力导致经济活动将在今年放缓。

今年一月份马银行研究就预测,2019年石化的全球需求料增长4.3%,低于2018年增长4.5%,但符合过往的4%增幅。不过有市场人士认为石化市场已达顶峰并开始迈入周期性低迷时期,主要是原油价格暴跌和中国最新的制造数据放缓所致。石化价格也预计在全球供应链扭曲之时,导致供应过多而承压,因石化需求高度依赖中国或美国的经济表现,一旦这两国经济放缓将直接影响石化需求。

对LCTitan来说,利好消息是原油和石脑油 (naphtha) 价格短期内料持续走低或能降低原料成本以提升赚幅,而中美贸易战谈判或会有好结果而有助缓解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LCTitan在2018年营运表现理想,全年的厂房使用率从2017年的73%提高至2018年的83%,距离原本预计85%使用率目标相差不远。

LCTitan的扩充规模计划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印尼综合石化厂房计划目前正进行最终项目结构审查,这座产能为100公吨的油裂解厂工程料在今年或明年动工。顺带一提,印尼也是企业最大海外市场,占今年销售额之28.4%,对比同期也增长了14.5%,足见当地需求庞大。另外,美国厂房已竣工,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投产并捎来贡献。LCTitan拥有美国乙烷裂解厂房的40%股权,后者的产能为360公吨乙烯和280公吨乙二醇;而去年已经运作的新厂房 (PP3) 可贡献2019全年,都有助于企业盈利在今年全面复苏。

Friday, February 1, 2019

2019年1月投资小结

今年首个月就有好的开始,未实现投资回酬为5.33%,对比富时综指下跌0.42%至1,683.53点,组合表现取得开门红。

股息方面,这个月收到Hevea和Matrix共RM307.25,待领股息则有RM230。

和早前一样这个月没有进行任何买卖交易。

公司业绩方面,Homeriz、Gadang和LCTitan都交出盈利下滑的季报,尤其是LCTitan的末季表现叫我跌破眼镜,对比前期净利暴跌97.3%至1013万,我有必要花些时间来研究这个股的成长潜能和未来前景了。

马股在二月份的走势趋向就要看本地企业末季表现如何,而中美贸易争端仍未达成共识,也可能会影响到全球股市。

再多几天就是农历新年到来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诸事如意,在股市赚得猪笼入水!发啊!

Saturday, January 26, 2019

Homeriz | AGM游记 (23.1.2019)

星期三带我妈妈一起去了Homeriz在麻坡的股东大会,股东出席人数稀少因此场面冷清,以下是股东询问管理层的一些重点:
  1. 公司的外劳主要来自尼泊尔、缅甸和孟加拉,目前他们正处理外劳引进以加强人手
  2. 公司正积极添购自动化机械以提升生产效率和减少倚重人力
  3. 管理层预计今年的资本开销和去年一样为1000万以添购新机械
  4. 目前公司的产能使用率为80%,有足够产能来应付更多顾客订单
  5. 公司产品的最大成本并非橡胶木而是皮革
  6. 公司的销售和采购分别有97%和60%是以美元计算,因此管理层采取对冲策略以降低外汇风险
  7. 去年12月刚成立的两间新子公司 - Homeours Sdn Bhd和Home Newcastle Sdn Bhd会是公司未来计划的一部分 (管理层没有进一步透露详情)
  8. 管理层表示公司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家具展览以推销公司产品和品牌,如接下来的三月会出现在吉隆坡和中国广州的展览活动
  9. 截至FY2018为止公司手握6490万现金,管理层表示倾向保留资金以作日后发展 (暗示不排除企业并购的可能性)
总结:
公司并没有给手礼,有点小失望。管理层精于营运,不过显然不擅长应对像AGM这样的正式场合,大概也是他们很少与分析员会面的原因吧。

Friday, January 25, 2019

季报分析 | Gadang 2Q19业绩探讨

Gadang的FY19次季业绩算是及格,营业额按年比较虽然上涨18.0%至1亿6852万,不过净利却下挫40.0%至1703万;按季比较营业额和净利则分别增加30.5%和2.9%。累积首半年,虽然营收按年增加14.7%至2亿9766万,不过净利下跌28.1%至3357万,管理层表示这是因为去年同期认账已完成基建项目的最终变更单。

细看各部门的首半年表现,建筑业务的税前盈利下跌51.6%至2303万,产业业务的税前盈利上涨19.6%至2281万,公共设施业务就猛涨255.0%至336万,因此接下来建筑业务的表现对企业整体获利能力相当重要,尤其管理层也透露建筑材料持续上涨和劳工成本增加将侵蚀建筑业务的赚幅。对比去年同期,建筑业务的税前盈利率就已经从26.1%跌至今年首六个月的12.0%。管理层也强调企业会继续执行成本管理的措施以保住赚幅,同时截至次季为止Gadang的未完成建筑订单依然还有14亿3000万。展望未来,Gadang预期经济前景严峻,因此已采取积极步骤以取得填补订单和增加产业销售。

Gadang在去年的股东常年大会提及企业参与了东马基建工程的投标包括沙巴泛婆罗州大道的四个项目和沙巴MARA科学学院。建筑业务经理邱节杰预计东马有巨大潜力,因为砂州政府推出的2019年财算案创下119亿1400万记录,其中约90亿就用于发展支出,因此Gadang放眼瞄准当地基建设备市场以攫取更多建筑合约。首席执行员郭佩灵也表示目前他们正在竞标的合约总值为20亿,而政府也有意增建新医院,以Gadang过去建造医院的经验,他们有望从中争取相关合约。管理层也认为政府将会在今年下半年释出更多建筑项目,因为基建领域可带动周边甚多行业,近期政府决定与中国承包商中止合约、有意把东海岸铁路计划交给本地建筑商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去年12月中本地建筑商Prtasco宣布其新街场-淡江高架大道 (SUKE) 合约遭到撤销,而Gadang曾在2016年之前投标此项工程可惜失败,不知这次他们是否有意再次竞标呢?

参考过往记录 (FY2014至FY2018) ,Gadang下半年的盈利均比上半年出色,不知今年是否也会一样?不过若要追平上个财政年的净利 (9691万) ,接下来的两个季度就必须交出平均至少3167万净利,而Gadang至今最好的季度表现是在4Q16取得了3050万净利。以此推算Gadang的FY2019成绩欲超越上个财政年有难度,如上面所提及的建筑业务之表现如何将是关键性的。

Friday, January 18, 2019

法国禁用棕油的原因

法国和挪威国民议会在去年12月底议决,禁止使用棕油作为生物柴油,因其与森林砍伐及环境破环有关。我国原产业部长郭素沁对此决定表示这是毫无根据和毫无道理的举动,更可能破坏包括马来西亚等棕油生产国数百万人的生计。她认为欧洲国家通过现有生物燃料和燃料立法的修正案,不承认棕油生物燃料是绿色燃料,最终排除棕油作为可再生能源组合一部分的使用和进口,不但具有歧视性和不公平性,更影响了双边贸易。那么实情到底是怎样呢?

早在去年年中的时候数千法国农业生产者就发起抗议集会包围18个炼油厂及燃料库,抗议政府允许道达尔集团进口棕油的决定。此事件关系到两大问题,一是进口棕油对法国生物油原材料生产者利益的影响,二是棕油开发本身带来的环境问题。

法国政府允许道达尔集团旗下的麦德生物燃料提炼厂每年进口30万吨棕油的决定意味着棕油在法国生物油提炼中比例提升,棕油进口量加大这就引发了法国其他生物燃料原材料生产者、尤其是菜籽生产者的不安。以油籽加工为主的法国农工业集团就一直呼吁欧洲限制棕油进口,按照该集团的数据,棕油在生物燃料提炼中所占的比例近年来持续提升,从2010年到2014年期间这一比例几乎增长了六倍,而菜籽油所占比例则从原来63%下降到52%。地球之友和绿色和平组织在去年4月发行的一份文件显示,麦德生物燃料提炼厂计划将使法国的棕油进口提高近64%。

棕油进口提高导致其他原材料的需求有可能会相应减少尤其是菜籽油首当其冲。根据相关数据,2010年至2015年间法国平均每年生产大约500万吨菜籽,由此提炼出的180万吨菜籽油大部分用于燃料生产。倘若麦德生物燃料提炼厂按计划进行,法国农民菜籽种植面积将缩减40万公顷。尽管麦德提炼厂保证每年进口的30万吨棕油不足该厂原材料需求之50%,该厂还需要包括5万吨法国菜籽油在内的其他植物油原材料,但这不足以安抚农民的担忧。

农业生产者抗议棕油进口计划的行动也得到环保组织的支持,因为尽管生物燃料符合减少化石能源、保护环境的要求,但棕油多年来也因为其对环境的破坏而引发争议。棕油虽然有价格低廉、运输方便等优点,但其大面积开发带来的也对森林、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森林的大面积破坏,不仅影响森林生态平衡比如大猩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而且生产棕油也在当地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一些非政府组织还注意到,棕油开发过程也伴随着许多违反人权的现象,连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拿督雷京并不否认我国确实有人做非法伐木活动,当局也正针对这些不法分子进行逮捕。法国农业生产者也认为,不仅棕油进口有可能威胁他们的菜籽生产,而且进口棕油不需要依据法国生产者必须遵守的环境标准。

另一方面,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气候变化高度关注,他鼓励民众购买电动车等更有利于环境的交通工具,并宣布2019年提高燃料税计划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为可再生能源投资提供资金研究。然而这一过程中,国际油价上涨但是法国人民的购买力却没相应提升,而法国政府却同时调高汽油和柴油税,并且计划在2019年再进一步加税使得柴油价格与汽油一样昂贵。适逢棕油价格在这段时间下跌,或许会导致更多的棕油进口以降低生物燃油的提炼成本,这也让马克龙受到百姓和农民对于其油价政策的民怨冲击,并进一步在去年11月爆发了黄背心运动。在种种压力之下也导致法国政府决定暂停调涨燃料税,并在2020年之前把棕油从生物燃料生产项目中剔除。

我国政府对此作出的反应是首相敦马哈迪将会致函给马克龙就法国停用大马棕油,表达大马的立场。外交部长拿督赛富丁表示,由于法国受到误导包括错误地将棕油种植等同于森林砍伐,结果法国政府决定把棕油视为常规燃油而非绿色燃油。他也认为法国的做法已造成棕油价格出现30%至40%的涨幅,间接造成欧洲人民转而选用芥花籽油及其他的菜油。他也进一步解释欧盟和法国最新动向,除了不会让全球经济带来正面发展,也会导致国内65万名小园主深受其害,更不利于200万名从事与棕油界有关的人士。

与2017年之每吨2,783令吉相比,棕油去年价格下滑至每吨2,232令吉导致不少小园主和种植公司苦不堪言甚至蒙受亏损,一旦法国和欧盟真的禁止大马棕油进口,对我国经济打击更是不小。不知希盟政府除了对法国表达不满之外,可还有其他更加实在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