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全球股市动态包括大马犹如过山车,3家美国机构突然倒闭以及瑞士信贷 (Credit Suisse) 爆发财务危机,加剧市场忧虑担心重现2008年的雷曼时刻,有可能引发全球金融风暴。所幸美国财务部、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机构 (FDIC) 出手迅捷,3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会向硅谷银行和Signature银行储户提供保障,即使超过25万美元保险门槛的户头依然能取得所有存款,而解决方案的损失不会由纳税人承担,以避免骨牌效应。3月17日,美国11家银行也对以财富管理服务为主要业务的第一共和银行 (First Republic Bank) 伸出援手,联合注资300亿美元纾解流动性问题。股市在经历几天动荡后开始反弹,美国政府也信誓旦旦表示银行体系依旧健全,然而市场情绪依然脆弱。市场也开始揣测,硅谷事件爆发会不会动摇美联储继续加息以抑制通膨的决心。不过欧洲央行总裁拉加德在面对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之下,坚定立场继续升息50基点至3%,划清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界限。
必须指出的是这次的银行倒闭的性质毕竟与2008年金融海啸不同,无论是硅谷银行、Signature银行或者Silvergate银行,并没有牵涉到如房产抵押贷款证券此类的不良金融衍生品。这三家银行倒闭的直接导火索是客户挤兑,造成银行资金不足而宣告破产。倒是成立于1856年的瑞信无论规模和业务很像当年的雷曼兄弟,属于大到不能到的金融机构之一。瑞信是瑞士第二大银行,在世界重要银行中排名第23位,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兆瑞士法郎(1.1兆美元),相等于当年雷曼兄弟资产的两倍。然而近年来瑞信备受一系列丑闻困扰,包括Archegos爆仓、Greensill破产、为罪犯客户提供洗钱服务等等,导致公司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而瑞信最近坦承过去两年的财务报告因内部控制失效而存在重大缺陷,造成股价暴跌,存款加速外流,违约信用互换 (CDS) 成本也飙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瑞信最大股东的沙地兄弟银行已经表态不会再进一步注资,不过瑞信将从瑞士中央银行借入多达500亿瑞士法郎(540亿美元)以支撑其财务状况,成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家接受紧急援助的全球重要银行,而瑞银集团 (UBS) 是否会收购瑞信的全部或部分业务,也成为市场的聚焦重点。
倒是主要服务美国硅谷科创企业的硅谷银行宣告崩塌,给全球科创领域投下一颗炸弹,尤其目前美国的科技公司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裁员潮,很有可能显示接下来科技领域将会进入寒冬期,科技企业需要不断烧钱才能发展,而硅谷银行危机也显示,科创领域受到金融市场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影响最为敏感。美联储政策快速反转,从极度宽松转向快速收紧,导致硅谷银行在低利率时期买进的债券因为美联储不断提高利率造成债券价格估值走跌而蒙受亏损,而客户不断持续提现来支付研发和薪水,迫使硅谷银行不得不赔钱贱卖资产,更是引发了信心危机而爆发挤兑。硅谷银行是美国第16大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超2000亿美元,主要集中于创投和医疗公司业务,其对科技业发展至关重要,如今硅谷银行倒闭,科技业前景恐怕雪上加霜。
接下来会不会还有其他银行出事还不知道,但是美联储暴力升息的结果已经刺破了第一个泡沫,接下来是否会造成更大的连锁反应很难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还会继续震荡,高通膨久久无法被压下可能触发经济衰退。美联储已经无路可退,往好的方面去想他们拥有2008年应对金融风暴的足够经验,但如何控制通膨和确保金融稳定成了当下的棘手难题,市况瞬息万变,美联储和美国政府以及华尔街巨头更需要紧密合作,确保市场恐慌情绪不会进一步蔓延。而根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3月15日的一周,美联储通过贴现窗口贷出的资金高达创纪录的1530亿美元,远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创下的1110亿美元,此外还有FDIC向银行提供了143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凸显出硅谷银行倒闭后资金紧张加剧的现象。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过去一年好不容易减少了6260亿美元规模,仅仅过去一周就增加了近3000亿美元。然而这是美联储为了舒缓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压力而开启的紧急流动性工具,一旦事件逐渐平息,市场流动性恢复,美联储政策估计将会重回预设轨道。倒是加息步伐不能因为这起银行倒闭危机而暂缓,最新2月份的美国通膨率为6%,虽符合预期但也没有大幅度下降,因此美联储现在也没有放松暂停升息甚至降息的可能性,否则一旦决策失误导致通膨失控,造成未来进行更大幅度的紧缩,显然付出的代价更高,因为高通膨的后果是由社会和人民埋单,而银行危机造成的损失则更应该由有关金融机构和管理层承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