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4, 2021

2021年股息目标达标!

来到年底又是总结股息表现的时候了。2021年收到的股息比起去年增长了18.40%至RM6,792.29,与设下的目标(RM6,800)非常接近。与去年相比,两大重仓股 - Hevea和Liihen由于全国施行封锁措施而暂停营运导致盈利下滑,连带也减少派息;组合老三Serbadk更不用多说,复牌日几乎遥遥无期。所幸JayCorp和Matrix派息能力依旧稳定,加上LCTitan在下半年意外宣布每股18仙的特别股息,这三档股项贡献的股息加起来就高达52.62%,成为推动股息总收入成长的最大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重新买回的Tek Seng因恢复获利能力,已经连续三个季度都有派息,崛起为又一股稳定的主力贡献。

新变种病毒Omicron来势汹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终于承认通膨不再是暂时性、央行有可能缩减购债以及提早升息来抑制通膨,令全球经济前景既然充斥不明朗。由于市场经济有很多未可知因素,我保守估计新一年会收到的股息为RM7,500,比今年高出10%左右。

虽然目前马股走势疲软,很多股票价格比起之前下跌了很多,但接下来我依然会谨慎交易,每个月延续逢低买进策略、分批买进来压下持股成本、同一时间也继续提高现金比例来等候抄底机会。个人认为,现在股市波动依然很大,尤其现在美国央行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估计股市还会有一番动荡,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回公司估值是否合理并值得持有。寻找被低估的优质股总是不容易尤其现在很多股票价格都在高水平,而且由于疫情不断反扑以及通膨继续飙升,造成预测企业的未来表现也更加复杂。另一方面,自新冠疫情爆发后市场也越来越关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还有气候变迁等重大议题来衡量公司如何持续经营并发展,作为投资人更需以更多不同角度来评估公司的基本面,而像Serbadk和ATAIMS各自因为账目审计疑云和被指涉及强迫劳动导致股票惨遭抛售,更是让人不敢再忽视ESG对公司的冲击有多大。

孙子云: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我就是因为一时头脑发热冒然买进ATAIMS结果吃了大亏,接下来我更需小心翼翼,在交易之前作大量思考和计算得失,在条件充分的情形下才能做最合理决定。储蓄起来的资金累积不易,可不能再像今年一样重复相同的错误了。

Wednesday, December 1, 2021

2021年11月投资小结 | Omicron来袭!

上星期突传出南非发现新变种病毒,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高度关注的变异株、并取名为Omicron引起全球恐慌,加上欧洲新一波疫情爆发、通膨率持续飙高等众多不利因素导致投资人纷纷抛售风险资产,造成全球股市大跌。虽然分析员认为市场对Omicron反应过度,疑虑暂告消退,然而全月富时综指下跌48.33点或3.09%,以1513.98点收市。11月马股低迷,个人组合也难逃例外,今年表现从上月的-13.51%扩大至-19.84%,未实现累积亏损也从-21.14%增加至-26.98%

以上为持有股票的最新业绩,大多数都受到行管令影响而盈利表现下滑:
Luxchem - FY21第三季净赚1470万令吉,按年上涨3.5%,按季下跌11.2%;没派息
Tek Seng - FY21第三季净赚250万令吉,按年暴跌69.1%,按季下跌47.6%;派息1仙
GKent - FY22次季净赚13万令吉,因修改财政年因此无前期数据可比较;派息1仙
Favco - FY21第三季净赚1038万令吉,按年暴涨152.3%,按季下跌23.3%;没派息
OCK - FY21第三季净赚500万令吉,按年下跌23.4%,按季下跌27.8%;没派息
Matrix - FY22次季净赚5180万令吉,按年下跌31.0%,按季上涨63.4%;派息3仙
Hevea - FY21第三季净亏370万令吉,已经是连续三个季度亏损了;没派息
YTL Power - FY22首季净赚3540万令吉,按年暴跌54.0%,按季则扭转亏损;没派息
Liihen - FY21第三季净赚508万令吉,按年暴跌82.4%,按季下跌35.3%;派息1.5仙
Kimlun - FY21第三季净亏804万令吉,首9月累积净利减少至346万令吉;没派息
Serbadk - FY22首季净亏4211万令吉,因修改财政年因此无前期数据可比较;没派息

股息方面,11月进帐RM1,008,待领股息则有RM1,530.25。

这个月比之前进行较多操作。先是以RM2.29加码LCTitan,然后上个星期以RM0.90买进ATAIMS以为成功捞底,结果不到半小时却跌停板,后来才知道原来ATAIMS被大客户终止合约的负面消息冲击导致股价狂泻,直到今天才成功以RM0.43出售,个人糟糕交易又添一例。另外,因上星期五股市震荡,因此决定以RM2.34价位卖掉Favco锁定盈利来提升现金储备。

展望12月,由于现在对来势汹汹的Omicron危险性所知甚少,需要再等多几个星期才能有更多明确性的科学证据,因此短期内股市恐怕仍然非常不稳定。欧美已经进入冬季天气转冷,有利于病毒传播造成新冠疫情进一步恶化,加上能源价格持续飙升加剧通膨压力,有可能给全球经济构成风险以及干扰货币决策者制定政策的时机和幅度,再次给全球央行官员带来新的挑战和难题。

Sunday, November 28, 2021

浅谈ATAIMS被终止合约

最新业绩交出意外亏损的ATAIMS祸不单行,在本月25日被爆出因被指控强迫劳动而遭到大客户Dyson终止合约,导致公司股价狂泻,连续两天跌停板至52仙,创5年来新低,两天市值就蒸发逾7亿令吉。Dyson对外表示,尽管双方在过去6周内进行了紧密联系,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充足进展,已经喊停了一些生产线,并决定终止双方关系,按照合约条款给予6个月通知,供应关系将在明年6月1日正式结束。Dyson业透露,他们是在今年9月获悉一名举报人指控后,委托一家律师事务所调查该指控,并于10月初收到对ATAIMS的工作环境审查结果。针对此事,ATAIMS文告里表示,已委任国内信誉卓著与专业的律师楼,对前工人指ATAIMS涉及肢体暴力的指控展开调查,而独立律师楼的初步调查显示,该指控或不合理。一旦完成独立调查,公司将进一步发布详情。

这起事件引起外界对ATAIMS的猜疑,投行就认为不久前其管理层才强调并没失去任何主要客户,这显然不符事实。来自英国的劳工运动者Andy Hall高度赞扬Dyson解除供应关系的决定,并督促大马政府必须对剥削劳工事件认真看待并作出改进。迄今为止人力资源部长沙拉瓦南简短回应会介入调查这起事件。

ATAIMS的风险处理和公关能力显然不够效率。首先原来这起强迫劳动指控事件已经发酵了好几个月,但是管理层没有及时对外披露重要信息,就让外界对其公司治理产生了信任危机。第二,ATAIMS虽然在文告里否认暴力对待员工的控诉,但没有进一步说明失去最大客户之后公司接下来会这么办,这样的无作为不仅让投资人更忐忑不安,也让投行不看好其未来前景,纷纷下修评级为卖出。

相对之下,其同行对手VS Industry也曾在2018年底经历一次重大挫折。当时候其管理层在发布2019年首季业绩报告之时作出盈利预警,透露主要客户(也是Dyson)订单会减少,预计会影响到接下来的获利能力,而管理层也已经积极展开行动,正在和潜在新客户洽谈以填补空缺产能。虽然市场并不买单,公司股价一度暴跌51%至63仙,市值蒸发掉12亿令吉,投行更是把VS Industry评级从买入下修至卖出。但是管理层讲到做到,2019年3月获得新客户(Bissell)家电用品合约,投行纷纷转变态度一致唱好VS Industry,公司股价继续上涨回升至RM1以上。

如今ATAIMS需要做的就是迅速采取行动来平息外界不安反应和猜疑,就如当年VS Industry所做的一样。根据此前路透社对ATAIMS现职和前员工深入访谈时发现,他们的加工时间远超出大马劳工法规定,即工资单显示劳工加班超过法律规定加班时数的每个月104小时。此外,ATAIMS员工也必须在原定为休息日的假日上班,而且外籍人士需以“债务奴”的方式向劳工经纪人支付招聘费用。上述事实也并非子虚乌有,熟悉制造领域的行内人也知道这是行业一贯做法,尤其目前很多行业都面临严重缺乏员工的窘境,超时加班也是不得已的选择。随着近年来各大利益相关者(投资机构、政府、非盈利组织、客户等等)越来越注重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衡量标准,外国开始审视我国对待人权程度以及员工权利等议题。如果本地公司还在把ESG视为一种空谈理念而不认真实践,也不愿意与外国客户在相关课题上消除歧见和互相了解来达成共识,哪怕接下来就算有更多本地企业面对同样的指控也还是不明白事态的严重性和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

Friday, November 26, 2021

季报分析 | OCK 3Q21业绩探讨

OCK一如以往继续交出平稳表现,虽然今年第三季大马施行严格封锁措施,不过OCK的核心业务性质属于公用领域,因此营运并没受到太大影响。OCK的第三季营业额按年微增1.3%至1亿1871万令吉,净利则下滑23.4%至500万令吉。

大马政府在去年8月就已正式推出国家数字网络计划(JENDELA),作为我国4G生态系统的性能改进计划以处理4G覆盖和服务质量问题。紧接着政府在今年2月再推出大马数字经济蓝图(MyDigital),其中的关键项目之一就是建立一间特殊目标公司(SPV),名为国家数字有限公司(DNB)来加快大马5G网络和基础设施部署,目标希望在4年内即2024年达到80%的网络覆盖率。

我国会在未来10年投资125亿令吉在全国铺设5G网络。DNB在经过一系列严格招标后,正式委托瑞典电讯巨头爱立信负责5G网络基建的建造、持有和营运。在125亿令吉预算当中,40亿令吉将支付给作为网络设备供应商的爱立信,85亿令吉充作未来10年的基础设施发展,其中的40亿令吉将用于支付给站点所有者和电讯塔基础设施公司,这也让OCK看到了从中争取更多工程的希望。

此外,我国将在今年12月31日后全面关闭3G网络以升级至4G服务,这也符合政府在JENDELA基础设施计划之下,提供更全面和更高质量宽带覆盖的努力。作为全马最大网络电讯服务商的OCK,也冀望能够得到更多兴建电讯塔工程,目前OCK的累积订单就已经超过了8000万令吉。OCK刚公布了旗下子公司接获一项总值1亿1522万令吉的全方位服务供应商合约,为期两年。OCK将通过卫星链接项目在合约中规定的每个地点进行项目管理,并参与宽带连接服务。

看回OCK的最新业绩,实际上今年表现取得显著进步。首9月的自由现金流为5553万令吉,比累积净利(1910万令吉)还要高,实属难得。要知道通讯服务属于资本密集领域,企业必须不断投入资金才能看得见获利能力,这也为什么OCK的折旧和融资成本占总成本比例接近30%。然而OCK的资本结构合理,负债股权比率从2018年最高之0.97已经下跌至目前的0.60,主要原因是OCK能够从电讯塔的长期租赁协议中获得重复性收入来产生稳定现金流,进而舒缓债务压力,不过目前总负债高达3亿9852万令吉,对比之下现金储备也只有7154万令吉而已。

OCK的净利率和股本回报率仅为个位数,多年不曾派息,加上股价波动也不大,对逐利的投资者来说或许不是非常理想的投资标的。不过在当今世界面临供应链中断和通膨忧虑的高度风险之下,把资金放在具备稳定现金流和长期持续性收入的公司也能达到保值作用,或许能给投资人带来另一种投资思路。

Thursday, November 4, 2021

投资路上的两场败仗

上个月做了两次止损的决定,即完全出售EWINT-WA,以及替我姐出清所有的SCIB股票。先说说当初为何买进EWINT-WA吧!我从2019年12月开始建仓EWINT-WA,不过却是在其价格上升阶段(介于RM0.20和RM0.30之间)开始买进的,之后价格逐渐走软,然而我还是继续从RM0.075一直加码到RM0.045。我买进EWINT-WA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投机心态,希望能够以小博大,因为我相当看好EWINT能够在这两三年的时间交出爆发性的盈利表现,那就很大机率可以同时带旺EWINT-WA价格飙升,我就可以从中赚取暴利了。没想到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大爆发也对EWINT业绩和股价造成了影响,迄今EWINT的单季最佳表现依然停留在2019财政年末季,亦是我开始买进EWINT-WA的时间点。另外,EWINT-WA的行使价(RM1.45)远高于现在母股价格、凭单有效期限就快结束(截止日期为2022年4月4日),留给EWINT-WA翻身的时间也不多了。最终,为了组合整体利益着想,只好忍痛以RM0.01出售EWINT-WA,亏损高达86.84%

至于SCIB,当初买进它的原因多少受到Serbadk大老板阿都卡林的名人效应所影响。其实在他去年入股SCIB的时候,出于好奇我也对SCIB做了一些功课,发现这间公司的基本面也相当优秀的,因此就把它纳入我的观望列单,等待适合时机才把它买进。当今年3月SCIB大幅下跌之时,我便抓紧机会分批买进,希望可以为我姐组合增添又一档优质的潜力股。然而最近SCIB却发布文告表示他们无法在时限内及时完成和提交年报给大马交易所,因此被勒令从11月9日起暂停交易直至另行通知为止。第三组合的投资方针理当是在不承当额外的风险之下、致力为组合实现内在价值最大化以及提升可持续性的股息收入,至于SCIB面临暂时停牌的风险原本就不在当初我买进的考量之内,因此也只能被迫在RM0.23的部位把它卖掉,亏损高达83.05%。这一次我本该做得更好的,因为当负面消息一传出的时候我还在犹豫不决,错失掉以更高价格出售的机会造成现在亏更多钱。

上述两单的亏损交易对我来说犹如连续吃下两场在投资路上的惨痛败仗,然而不管再不情愿,还是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来止损,而保持盈利且财务健康的公司则可以长期持有来收获预期回酬,比如目前我手头上的JayCorp、LCTitan和Matrix在今年的个别回酬就很不错,多少激励了我一向以来对价值投资的信念和坚持。无论如何,以我目前的战绩来看依然非常不理想,我还要再下更多努力才能弥补这些年累积下来的所有损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