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8, 2022

季报分析 | Liihen 3Q22业绩探讨

Liihen在2022财年第三季再次交出良好业绩,营业额和净利取得1亿4954万令吉和2119万令吉,分别按年增长42.0%和飙涨3倍,主要是去年同期政府实施严格的行动管制措施,企业营运被迫暂时停顿10个星期造成低基数效应。若和前季比较,第三季的营收整整减少了20.0%,主要是受到供应链纷扰以及美国商家因库存过剩导致部分订单运货延迟。虽然如此,税前盈利却按季增长16.1%,从2417万令吉提高至2807万令吉,最大原因是美元走强推动外汇收益大增,仅第三季就录得571万令吉,相等于税前盈利之20.3%。这也是为什么虽然Liihen营收减少因市场需求疲软造成销售量下滑,但是美元效应反而提振税前盈利率至18.8%,创下最高纪录。

过往得益于圣诞佳节效应,Liihen向来表现最好的业绩都是落在最后一季。虽然近期美元兑令吉似乎见顶开始滑落至目前的4.45水平左右,不过对比去年这样的汇率还是高,加上之前也提及到部分推迟的订单会在末季陆续出货,因此估计Liihen在下个季度能够延续强劲表现。

Liihen的现金储备非常充沛,截至9月30日为止高达1亿8878万令吉为最高纪录,相等于总资产之31.7%。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库存减少至9280万令吉,一是原料价格在下跌,企业无需急于买料吨货,二是企业的销售订单在减少反映市场需求下降。很多制造业包括Liihen都在面临人力短缺以及最低工资标准调高,增加了制造商的成本压力,然而Liihen的现有劳动力仍能足以应付当前的销售量,因此在成本结构方面仍处在可管控范围内。另外,美元走强也为企业面对的不利状况提供足够缓冲。

Liihen今年首九月的净利(5796万令吉)已经全面超越了2021全年(3777万令吉),今年利润有望追平甚至超过2019年(7888万令吉)的历史最高纪录,企业在全球经济前景面临恶化的状况下依然保持成长步伐非常不易。管理层在第三季也宣布派发每股1.35仙的中期股息,全年周息率可以高达5至6%,主要是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非常良好,而且债务不高,绝对有能力派发更多股息来回馈股东。然而目前Liihen的本益比却才6倍,低于过往水准,这档优质股似乎总是被市场忽略或低估。

Sunday, November 6, 2022

第三组合首10月表现

第三组合今年表现不济,首十个月资产价值缩水-24.02%,而股息收入也暴跌,至今仅取得RM1,997.64,不大可能达到原先顶下的RM2,600目标了。现有组合拥有11档股项,不过除了YTL Power之外其余股项都在今年减值,当中Cypark、EWINT和VS Industry下跌幅度最严重,直接造成组合绩效下滑。平心而论,虽然一方面是股市低迷的关系,另一方面企业也因为受大环境影响导致财务表现对比去年退步了。公司挣得的钱赚少了,派息能力也跟着降低以保留更多现金,除了FPI今年的股息高于去年之外,其余企业的股息不是持平就是减少了。另外,去年有EWINT意外派出每股5仙的特别股息,今年就没有收获惊喜。

整体而言,今年第三组合表现可以用乏善可陈来形容,并只是进行四笔交易而已,分别为:减持VS Industry和RCECAP,并增持Cypark和选择回购DNeX。虽然目前还看不到这些买进操作带来股价上涨的提振效果,但是长期来说还是看好有关领域前景以及企业基本面。Cypark今年惨遭大股东抛售,严重影响市场信心,市值足足蒸发超过了50%。然而值得高兴的是其多次展延的垃圾转能源厂房终于在上季正式投入运作,并开始贡献营收和净利,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能够转化为稳定的现金流,进而改善资产负债表。至于重新买进DNeX,则是看好企业和鸿海合资在本地建设晶圆制造厂,有望扩展产能,带来更好的规模效益来提高科技业务贡献。此外,OPEC+决定减产来确保国际油价企稳,有望带动DNeX的能源业务,持续推动企业增长。

明年全球经济衰退的机率越来越高,企业表现和投资情绪不免也会受到影响,尤其各国央行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已经对金融市场带来连串冲击,今年马股就已经下跌了约8%。明年股市是否会好转,还要看市场上有没利好消息。如今全球进入高通膨、高利率、低增长的大环境,不管投资哪项资产,潜在风险看似超过预计回酬,就看投资人愿意承受的风险程度和投资期限多长而定。市场越不好,投资人就越更加关注任何消息或传言,比如前几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的对外发言就足以拖垮整个市场,实在是匪夷所思。或许,现在不是说投资人捉紧功课,研究和分析企业与有关领域的优劣来寻找投资机会就足够了,因为今天整个金融环境已经变成剧烈波动,择时进出策略也并不一定适合每位投资人的性格。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就是先确保本金安全永远不要亏损的一番名言,也许相当适合在这个时候好好琢磨下了。

Tuesday, November 1, 2022

2022年10月投资小结 | 全国大选真的来了!

大马史上任期最短首相伊斯迈在10月10日宣布解散国会后,马股一度惨遭抛售,甚至跌至当月最低1372.57点。随着选举委员会在20日公布提名日和投票日,分别定在11月5日和11月19日,扫除了几个月来的大选不确定性因素,富时综指触底反弹,全月攀高65.75点或4.7%,最终以1460.38点挂收。个人组合今年迄今的亏损减至-16.19%,未变现累积亏损也收窄至-32.33%

以下为持有股项的最新业绩:
Gadang - FY2023首季净赚324万令吉,按年减少12.2%,按季转亏为盈;没派息
Luxchem - FY2022第三季净赚878万令吉,按年减少40.3%,按季减少52.1%;没派息
LCTitan - FY2022第三季净亏3亿5550万令吉,首九个月亏损扩大至3亿9742万令吉;没派息
Homeriz - FY2022末季净赚1096万令吉,按年飙涨43倍,按年微跌2.3%;派息1仙

股息方面,这个月收到RM300,待领股息有RM1,646.18。

交易方面,以RM0.62的部位买进新股TNLOGIS。

展望11月,全国大选最终结果有望迎来稳定政局并稳住投资者信心,短期内相信有利于马股走势,然而若是悬峙议会,或将延续政治动荡,进而影响政策的一致性和执行效率,不利于经济前景和股市动态。国外方面,美联储或坚定鹰派立场,本周预计会继续加息75基点,在明年3月利率达到5%奠定基础,可能导致美国和全球经济步入衰退。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月完美闭幕,中国主席习近平毫无悬念第三度连任中共总书记,成为中国数十年来最强势的领导人;另一边厢美国中期选举即将于11月8日举行,民主党和共和党再度就国会参众两院控制权展开激烈竞争,现任总统拜登民调支持率持续偏低,这次的选举结果对他来说将是严峻考验。

俄乌战火越演越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9月21日宣布动员30万人,为二战以来首次;接着在由俄军控制的卢甘斯克、顿涅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等四个地区举行入俄公投,强行并吞乌克兰领土,如今俄军更是动用伊朗无人机对乌克兰民用基础设施展开一连串袭击,目的是在冬季切断民众的电力、饮用水和暖气供应,企图将乌克兰变成一片废墟。而9月底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德国输送的北溪管道爆炸,引起俄方将矛头指向美国和英国,但是西方舆论指责是俄罗斯自导自演,自己破坏天然气管道,谁炸毁了北溪管道仍在调查当中。然而最新进展是俄罗斯宣布无限期暂停黑海谷物协议,引起国际强烈反应,因为此举将严重打击各方为缓解全球粮食危机所作的努力。之前经过联合国不断斡旋,终于俄罗斯、乌克兰和土耳其在7月22日签署黑海谷物协议,为期120天,迄今已有超过900万吨谷物和其他粮食产品从乌克兰的三个港口顺利运出,这些粮食的出口有助于稳定市场供应,抑制食品价格上涨,并阻止低收入国家和贫穷人群陷入饥荒的风险。

但是现在俄罗斯却以乌克兰使用无人机攻击为藉口,中止黑海谷物协议,恐将再次引爆全球粮食危机。俄罗斯一连串的强硬态度可能旨在获取更多谈判筹码,以在和乌克兰以及西方国家对抗中占据上风。俄乌战争引发无穷无尽的动荡和牺牲已经让全球不少人都深受民生痛苦,无人可以置身事外。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各国领导人必须衡量的不同价值观与道德冲突,对国家的经济、政局和社会都会造成影响。如果马来西亚的政治斗争依然还是停留在种族和宗教课题上面,我国发展只会停滞不前,势必无法应对外围瞬间变化和推动经济结构改革。11月19日的大选投票日,我们未必能够选出我们要的政府,但最起码身为合格选民,我们出来投票就是要把不合格的候选人淘汰掉,我们不能再让无能之辈和傲慢政客回归政权,进而破坏我国的民主制度进程和多元社会和谐!

Sunday, October 30, 2022

季报分析 | Luxchem 3Q22业绩探讨

Luxchem在今年第三季业绩表现欠佳,营业额和净利下跌11.3%和40.3%,分别为1亿7055万令吉和878万令吉,按季比较则跌幅更加明显,营业额和净利对比次季更是下跌了22.7%和52.1%。根据市场营收数据显示,Luxchem国内销售从次季的1亿4157万令吉减少至第三季的1亿1696万令吉,以及出口至中国市场的销售也从2374万令吉骤降至298万令吉,一个季度足足少掉4538万令吉的营收,是造成Luxchem业绩逊色的最大主因。此外,需求疲软以及原料成本上涨,导致Luxchem获利能力受到冲击,税前赚幅从次季的12.7%减半至6.6%。

还好资产负债表依旧稳健,现金储备高达2亿334万令吉,相等于总资产之29%左右,而库存减少,显然管理层在采购方面相当谨慎。如今全球通膨高企,各国央行纷纷采取货币紧缩政策正在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必须保障现金流和严控支出项目,这方面来说Luxchem管理层做得很好。值得一提的是,Luxchem的应付账款从次季的4290万令吉降低至2797万令吉,或透露出企业正在减少库存的讯息,接下来的季度报告恐怕也不容乐观。

全球市场的手套供应过剩,造成本地手套领域四大天王的产能使用率低,也拖累了Luxchem的业绩表现,因为手套领域对其营收的贡献就高达40%至50%左右。所幸Luxchem产品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加上两大海外市场 - 越南和印尼的市场需求依然强劲,能够为企业在接下来的盈利表现提供下行支撑。此外,去年8月24日完成并购的Lexis也成功为企业开拓了中国这庞大市场,今年首九个月取得的3725万令吉销售额已经超越了去年的2499万令吉。根据股东大会提供的纪录,Lexis会在今年搬迁新厂,并在附近建造新仓库来扩大生意,相信可以帮助Lexis增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Luxchem的30%出口销售主要以美元计算,因此美元汇率走强可以转化为更高产品售价和提高业绩表现,或许有效帮助Luxchem吸收外部风险冲击和度过全球经济放缓的不利局面。

目前Luxchem的股价已经跌至一年来最低水平,本益比仅9倍,以历史平均12倍的水平来说有被低估的可能性。至于Luxchem业绩有多快复苏,则取决于市场变化和供需状况。看回去企业过往的财务纪录和管理层的素质,Luxchem通常很少让人失望的。

Sunday, October 23, 2022

英国养老金危机

10月14日,上任仅38天的英国财务大臣克沃藤突然被革职;10月20日,英国首相特拉斯也发表下台声明,宣布辞去保守党党魁职务,成为英国历史上当政最短的首相,为期仅45天。然而,远比这场政治闹剧更加惊心动魄的背后却是一场财政危机导致英国养老基金陷入流动性危机,引发金融市场全面震荡,最终造成英国股汇债整体暴跌。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英国政府出台总额450亿英镑的减税措施,是近50年来最激进的财政刺激方案。根据财政部计划,取消该国最高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取消原定上调的企业税率;削减购买房地产的印花税;下调国民保险。财政部预计实施这项方案,政府国债将会上升720亿英镑。克沃藤放弃前首相约翰逊的增税来支付公共服务计划,转为减税方案冀望刺激经济增长,不意却引发市场强烈反弹,出于对债务暴增和通膨加剧的担忧,市场信心遭受重创,恐慌情绪迅速蔓延,造成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英国政府在2020年和2021年的财政赤字分别达13%和7.9%,远高于2015年至2019年2.9%的平均赤字率;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也从疫情前的84%飙升至100%。债台高筑使英国政府融资多用来还旧债,公共开支的资金严重受限。今年以来英镑汇率持续贬值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加上俄乌战争引爆欧洲能源危机,使得通膨率高居不下。英国10月份通膨率升至10.1%,创40年来新高,加大英国央行加息压力。虽然大幅升息可以压制通膨风险,但会推高债券收益率,增加政府和家庭的借贷成本。

那为何英国的迷你预算案公布后会造成金融市场动荡呢?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普遍认为,英国政府大规模减税方案将导致政府债务的不可持续,继而进一步推高通膨,给货币政策造成重压,英国经济可能陷入高负债、高通膨、高利率的恶性循环,因此对市场中长期走势的预估总体处于悲观观点,导致投资者快速抛售国债债务,英镑汇率大幅下滑。而英国国债价格暴跌,10年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造成养老基金面临前所未有的追加保证金通知,需要大量抛售长期国债来换取现金,进一步引发债市恶化。千钧一发之际,英国央行被迫紧急启动购债救市,避免英国债市出现崩盘,才使得这场流动性危机暂时得以平息。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国债价格暴跌会触发养老金面临保证金追缴的要求呢?事故很多英国养老基金采用负债驱动型投资 (Liability Driven Investment, LDI) ,利用衍生品来对冲利率和通膨变动,根据市场变化来追加保证金。而英国国债利率的急速飙升,致使数千个养老基金的对冲成本异常高企,可能耗尽养老基金的资金并引发破产风险,最终破坏英国的金融体系,进而重演2008年的金融风暴。

英国的养老金由三部分组成 - 国家养老金(59%)、职业养老金(35%)和私人养老金(6%)。其中雇主提供的职业养老金,主要有两种形式:确定缴费型计划 (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 DCP) 和确定给付型计划 (defined benefit plan, DBP) 。DCP是企业确定缴费程度,由企业和职工按规定比例出资,计入个人账户,职工未来能拿多少钱并不确定。相比之下,DBP承诺职工退休之后可以拿到固定的退休金,因此较为广受欢迎。英国投资协会资料显示,2021年英国养老金市场的总资产为4.2兆英镑,其中DBP占据主导地位,总资产高达1.8兆英镑。对于养老金管理人而言,未来需要支付职工一笔固定的退休金养老,就是基金的负债。基金管理人要做的就是计算出养老金的负债(即未来需要支出的现金流当前现值),并基于利率和通膨的预期,买入期限和负债相同的等值或通膨挂钩债券。

金钱有时间效应,今天的一块钱不等于未来的价值。养老金的支付需要维持几十年,其现值与利率、通膨和寿命直接相关。于是,为了达成资产和负债的完全匹配,实现对冲利率和通膨风险,LDI策略应运而生。以债券为主的固定资产因全球低利率而很难满足养老金的实际支付需求,因此养老金的资产端和负债端就出现了不匹配。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更高的投资收益,养老金管理人投资LDI基金,运用杠杆策略,只需支付一定的保证金就可以通过持有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如企业债、股票等)来提高整体回酬率。LDI基金在资产和负债之间设置一定的缓冲区间,若损失超过这个区间,基金投资人会被要求提供额外的资金来重置缓冲区间,这种操作也可以称为再平衡。近期英国国债收益率飙升,国债价格暴跌,养老金管理人必须追缴保证金的数额,可能已经超过了许多LDI基金的缓冲区间规模,意味着要么在市场下跌时出售英国国债换取现金,要么要求养老基金填补敞口恢复缓冲区间,但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意味着养老金蒙受亏损,最坏局面就是养老金因为资不抵债而宣布破产,而这将是对英国社会和经济带来不可挽回的更广泛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央行不得不出手干预的最大原因。不容忽视的是,购债计划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同时却又可能削弱货币紧缩的力度,虽然购债计划已经于10月14日结束,但是养老金仍有可能再次面对收益率飙升的风险。为了对抗通膨压力,英国央行自今年以来已经加息200个基点,市场就预期央行在11月还会升息100个基点。

如今迷你预算案已经被撤销,特拉斯也不敌舆论压力辞职了,焦点又回到谁会接任成为新一任首相。然而脱欧以后的英国未来何去何从无人知道,经济和社会陷入混乱,政府执政表现又一塌糊涂,更是加剧英国人民饱受新冠疫情和能源危机带来的痛苦。英国的政治不稳定和缺乏团结一致值得即将迎来第15届大选的马来西亚政局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