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31, 2023

2023年10月投资小结

10月初突然爆发以巴冲突让世界震惊不已,导致全球股市也受到波动,然而中东紧张局势持续升温推升了石油价格,市场担心好不容易有趋稳迹象的通膨很可能会再次走高,进而影响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的走向。虽然美联储立场转鸽,市场估计11月会议不再加息,但是利率依然处在高位,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蒙上阴影。日前联合国经过多次特别会议,终于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决议来谴责所有针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暴力行为,并呼吁以巴冲突地区立即停火。然而以色列却无视联合国决议,反而扩大对加沙地带的空中和地面攻击,显示联合国不再有显著的影响力。反观,以色列持着有美国当后盾,有恃无恐的对加沙地带无差别轰炸,造成更多人无辜受伤死亡,然而联合国和人道救援却眼睁睁走不到什么。这场以巴战争,恐怕会牵涉到更多国家,进而影响各国之间的政治利益和外交关系。

马股在10月以1442.14点挂收。个人组合年初至今的表现也从3.41%提高至6.47%,而未变现累积亏损从-25.41%收窄至-20.77%

股息方面,本月收到RM360,待领股息减少至RM1,607.30。

交易方面,月初在RM1.79部位增持Favco,之后则抛售GKent,足足亏损了四位数。

我国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提呈总拨款高达3938亿令吉的2024年财政预算案不见糖果,但可喜的是政府开始尝试改革津贴体制,首先针对鸡肉和鸡蛋由市场供需决定价格(后来农业部却宣布仅有鸡肉价格自由浮动,鸡蛋保持统制价格)。其次,联合政府没有重启消费税,不过却建议把服务税从6%提高至8%。另外,年初提及的奢侈品税将征收5至10%,以及脱售非上市公司股权的资本利得税征收10%,预计将扩大国家税收来源。然而由于国债居高不下,加上公务员薪资以及各种津贴援助消耗了政府支出的一大部分,导致政府的发展开销只有900亿令吉,占总预算之22.8%。明年GDP是否能达成5%增长,以及财政赤字从5%减少至4.3%,这就有赖于政府的执行效率和妥善治理了。

Saturday, October 21, 2023

以巴冲突,中东战火重燃

10月7日,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突然发射火箭弹攻击以色列,让以军措手不及,导致千余人伤亡。以色列总理涅坦雅胡誓言展开报复,随即出动军队全面包围哈马斯所在的加沙地带,准备实施断电、断粮、断燃料。面积仅有365平方公里的加沙地带却容纳了200多万人,生活条件非常恶劣,迫使人民被迫依据以色列的要求往南部迁移,至于无法撤离的人们只能逗留在医院。然而,炮火无情,10月17日一家医院遭到空袭,导致至少500人丧生,各方矛头直指以色列,但是以军却出示证据指责是伊斯兰圣战组织发射火箭弹误中加沙医院,以巴双方各执一词。然而,加沙医院袭击事件违反了国际战争法,引发全球谴责和愤怒,更是点燃了全球穆斯林的怒火。哈马斯盟友黎巴嫩真主党也立刻谴责袭击事件是以色列所为,宣布10月18日为“愤怒日”,呼吁所有穆斯林展开抗议示威,全球反犹太情绪再次升温。

自哈马斯突袭以色列点燃战火后,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已经频密发生冲突,随着医院空袭事件爆发,中东紧张局势持续升级,消息传出真主党会派出5000人敢死队准备入侵以色列北部。国际社会越来越担心,如果由伊朗支持的真主党也介入战争,以巴冲突可能会蔓延至整个中东地区。除真主党之外,叙利亚也向以色列西北部戈兰高地发射多枚炮击弹,以色列有可能面对腹背受敌危机。

美国和欧洲全力表态力挺以色列,美国总统拜登更是冒着极大风险亲自飞赴以色列会晤涅坦雅胡,并已派遣两艘航空母舰抵达中东地区。另一方面,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则支持巴勒斯坦。如果说去年爆发的俄乌战争导致俄罗斯与全世界为敌,除了中国、朝鲜、伊朗等少数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这一次的以巴冲突,却把大多数国家被迫选边站分成了两大阵营。甚至连与俄罗斯关系不错的印度也更倾向以色列,主要基于历史恩怨原因,印度的宿敌正是穆斯林国家 - 巴基斯坦。遭到美国和西方国家制裁的俄罗斯、朝鲜以及伊朗与中国关系越加紧密,尤其朝鲜最高领袖金正恩在九月出访俄罗斯与总统普京见面,近期美国白宫就表示朝鲜已经向俄罗斯提供装备和弹药,另外以色列军方也指出哈马斯或使用朝鲜武器攻击以色列,显示朝鲜军事力量不容小觑。以美国和中国为首的两大阵营因利益、立场、价值观、文化不同而无法取得共识和坦诚合作来应对全球挑战,地缘政治激化风险严重影响了自新冠疫情爆发后世界经济复苏和社会资本发展的前进努力。

可悲的是我们都已经来到了21世纪却依然看到战争一直在发生,从乌克兰到加沙地带,不少人因战争而无辜丧命,却没有看到有任何一方因为发动战争而被追究责任,这才是最大的悲哀。比如说,国际刑事法院于今年三月颁令拘捕普京,指控他犯下战争罪,然而日前却见普京相当高调的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论坛,并获得中国主席习近平热烈招待。理性和客观很难说得清楚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但可以确定的是,全球和平时期的红利已经一去不复返。

Sunday, October 1, 2023

2023年9月投资小结

马股来到9月的最后一天交易日以1424.17点挂收。个人组合也受到影响,按月从4.44%下跌至3.41%,未变现累积亏损从之前的-24.92%扩至-25.41%。虽然美联储在9月决定利率不变,但是释出的鹰派声明仍牵动全球股市,导致亚股维持跌多起少局面。而在汇率方面,市场预期美国将把高利率维持更久,加上美国政府再次爆发停摆危机,推动美元大幅走高,令吉兑美元全月就贬值了1%至4.6920。不过庆幸的是,美国参议院在9月30日通过临时支出法案,成功避免了联邦政府关门的局面。

股息方面,本月进账RM496.80,待领股息有RM1,827.30。

交易方面,则以RM0.895部位增持Kenanga。

10月焦点将是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在10月13日提呈的2024财年政预算案,然而由于国债高居不下,因此预计预算案惊喜不大。其实,随着六州选举都已尘埃落定,国内政局趋向稳定,以安华为首的联合政府除了积极招资和打击贪污之外,更需提高政策的执行能力以及加强治理体系,才能增加人民对政府的信心和改善民生福祉。尤其最近进口米、米粉、面包、著名饮料品牌等都纷纷涨价,都让深受到通膨压力的人民更加苦不堪言。虽然说通膨是各国都在面对的课题,但对人民来说,如果连吃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精力去拼经济和工作呢?如今全球都面临着高通膨、高利率、高油价的大环境,要说通膨已经降温恐怕是言之过早。而通膨不跌,预期各国央行会在明年开始降息也并不实际,因为随着沙地阿拉伯和俄罗斯先后宣布延长减产的决定直至今年底,全球供应吃紧推高布伦特原油价格逼近每桶100美元,可能会再次打击各国抑制通膨的努力和经济复苏的力度。

Sunday, September 24, 2023

检讨基金组合的投资方式

好久没有来谈谈本身的基金组合了,主要还是因为持有6档的基金表现在过去一年真的不是很怎么样,所以也没有很大的兴致来讨论。不过前几个星期,公司的基金经理有来拜访,就有和她聊到基金投资。正好本身是通过定期定额储蓄计划 (RSP) 来每月买进AHAM Bond Fund,我提起这档基金的回酬不是很理想。然而对方却指出,用RSP方式来购买债券基金不是很恰当,根据过去历史趋势来看,债券基金的价格波动不会太大,因为其价格走势其实是受到利率变动影响,因此可以根据市场利率来判断买进或卖出。反观,RSP更加适合用在股票基金,因为股票价格是都在不断变化,一般人很难准确地在最高点卖掉,或者在最低点买进,更多时候我们却是追高杀低,反而赔偿了不少金钱和努力。因此RSP的固定操作正好可以减少情绪焦虑和投资失误,因为长期来看,股票走势会是向上的,只要我们不是抱着投机心态,想在最短时间内获利最大化,那么,RSP的平均成本法可以拉低持有成本来减少市场风险,从而提高长期回报。

听了她的一番解释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过去四年都用错了方法!难怪基金成绩很不理想,还要自己安慰自己说这些基金要持有很多年才能看到良好回酬。因此接下来的几天想来想去,于是决定中止AHAM Bond Fund的RSP订购,转为RSP方式来买进AHAM PRS Moderate Fund和Principal PRS Plus Asia Pacific Ex-Japan。另外,我也准备套现Principal RetireEasy 2040,转为买进RHB Cash Management Fund 2,理由是前者不是我选的,而是我买进的首档基金 - Principal PRS Plus Growth在去年停止后就被基金管理人转换来Principal RetireEasy 2040;而想买进RHB Cash Management Fund 2的原因是由于目前高利率环境,因此货币基金的回报相当好,甚至还跑赢部分银行的定期存款呢。

总结来说,即使基金适合长期投资,但也要时不时重新检视组合绩效,否则放住不理,反而会失去纠正组合的时机而影响到整体组合绩效。

Tuesday, September 19, 2023

季报分析 | Favco 2Q23业绩探讨

Favco在2023财政年次季业绩不俗,营收按年增长21.3%至1亿8352万令吉,净利也按年增长28.8%至1168万令吉,主要是起重机和智能自动化两大业务带动整体表现,尤其后者的税前赚幅更是高达25.28%,成为Favco在这次业绩报捷的最大原因。管理层在季报里表示,油价开始回升,油气领域将推动资本支出和离岸活动,这将直接使石油与天然气服务与设备 (OGSE) 参与者收益,所以目前也看到了客户订单已经逐渐回流来添购起重机设备。实际上今年迄今Favco就接获了3亿1740万令吉的供应合约总值,为2014年以来最高纪录,截止6月底为止,Favco的累积未完成订单为8亿2300万令吉,为过去八年来最高。这也让管理层在展望未来时从去年的谨慎及保守转为现在的积极态度,公司也更有信心和底气来应对市场挑战。

此外,我也很惊讶Favco的现金储备恢复得相当快,去年公司派出每股85仙或1亿9600万令吉的股息后,其现金部位减少至最低8700万令吉左右,然而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其现金储备就已经回升至1亿7620万令吉,主要是自由现金流保持强劲,首6个月就生产8506万令吉,远远高于过去几年的纪录。Favco的债务也大幅度减少,从一年前的1亿3138万令吉降低至今年6月底的8617万令吉,大幅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利息成本。

另一方面,Favco在去年4月1日脱售了一间子公司 - Exact Oil & Gas Sdn Bhd,并于10月31日完成收购新子公司 - Strata Niaga Sdn Bhd的70%股权。这项收购让公司得以首次进军电力领域,因Strata Niaga的业务主要为向国能公司供应便捷式电力测量设备。虽然这笔投资额不大,但有利于公司扩增收入来源。

自去年爆发俄乌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严厉制裁措施,一度让欧洲面临能源短缺危机,因为欧洲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主要是来自俄罗斯。然而一年多过去,如今欧洲已经转为从美国、挪威、土耳其、卡塔尔、澳洲等国家进口天然气。反观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却出现了断崖式下降,创下50年来新低,加上中国经济复苏缓慢和能源需求下降,中方并没有积极回应俄罗斯提出的到2030年对华输送天然气增加至1000亿立方米的建议,因此对目前遭受国际孤立的俄罗斯来说,未来经济和财务状况将会备受严重影响。此外,近期澳洲液化天然气工厂发生罢工事件也推动了价格上涨。尽管目前欧洲天然气库存充足,然而价格飙升反映罢工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恐怕会进一步冲击全球液化天然气的供应,尤其澳洲现在是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超越了美国和卡塔尔。

如今欧洲已经从其他国家找到了取代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然而任何干扰和亚洲的强劲需求,都将对天然气供应带来压力。不过天然气价格上涨将吸引更多油气业者注入更多投资,对起重机设备与服务将有更多的需求,因此相信Favco能在接下来的季度陆续获得更多订单来提升业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