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 2023

2023年7月投资小结

马股成功上演七翻身戏码,单月大涨82.75点至1459.43点,为半年以来最高,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膨降温,市场预期全球升息周期也将近尾声,外资逐渐回流亚洲市场,富时综指有望成为外资回流的受惠者之一。个人组合首7月收窄至-1.25%,未变现累积亏损也稍微减至-29.01%

以下为持有股项的最新业绩:
LCTitan - FY23次季净亏5亿3823万令吉,连续五个季度都亏损了;没派息
Luxchem - FY23次季净赚942万令吉,按年大跌48.6%,按季增长25.6%;派息0.6仙
Gadang - FY23末季净亏2771万令吉,导致全年亏损2933万令吉;没派息
Homeriz - FY23第三季净赚621万令吉,按年大跌44.7%,按季增长11.5%;没派息

股息方面,7月份收到RM976,待领股息减至RM311.40。

操作方面,仅有一笔交易即以RM0.68增持TNLOGIS。

展望8月,最大国内焦点肯定是8月12日的6州选举,一旦选举结果不利于联合政府,恐怕将会造成更大的政治不稳定,进而影响政府在执政方面的政策连贯性和制度改革,尤其政府才刚刚在7月份推出的昌明经济和国家能源大蓝图。另外,8月份也是财报旺季,然而分析员却认为次季财报料不会有太多惊喜,因此认为股市涨势恐怕无法延续下去。值得一提的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推介昌明经济时指出,政府将允许在马股出台碎股机制,从以往以股数交易的方式改成直接以令吉为交易单位。换句话说,以后就算花个10令吉也能投资价格高昂的蓝筹股啦!随着下降投资门槛和减少投资成本(如安华在6月份就已经宣布调低印花税、促进企业投资和简化上市程序),冀望这些措施能够增强股市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国人购买股票,进而改善市场流动性和竞争力并为人民创造更多财富。然而另一方面,提高人民对资本市场的基本认识,也是人民必须要做的个人功课,否则因为跟风投资造成赔钱,反而得不偿失。

7月份最让人悲痛的消息,莫过于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长沙拉胡丁因为脑溢血于7月23日去世,享年61岁。也是诚信党署理主席的沙拉胡丁出任部长之后工作勤奋,积极推广爱心倡议而全国奔走,尤其号召店家参与的5令吉爱心菜单计划更是让不少中低收入群收益,减低他们面临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沙拉胡丁从政以来一直真心为人民服务,却不幸提前离开了我们,希盟也因此失去了一位开明的好领袖,但他为社会付出的贡献将永远被记住,借此平台祝他好好安息,一路好走~~

Saturday, July 29, 2023

季报分析 | Luxchem 2Q23业绩探讨

一如既往,Luxchem通常都会在季度结束后的一个月以内发布最新业绩,这次也不例外,于周四午休时间更新本财年的次季报告。次季营收按年走低28.6%至1亿5756万令吉,净利也按年大跌48.6%至942万令吉,然而按季比较的话,营收和净利分别回升3.1%和25.6%,表现有所改善,主要是贸易业务盈利率提高,而制造业务也保持平稳,因此整体的税前赚幅从首季的7.98%升至次季的8.48%,为过去一年以来表现最好。

销售额从过去每季可达2亿令吉以上的成绩下跌至目前的1亿多令吉,主要原因还是销售量和价格双双下跌,尤其可从资产负债表上看到企业的库存已经减少至5443万令吉而已,几乎恢复到2020年时期新冠疫情爆发时期的库存水平,反映出经济状况不佳和市场需求疲软所致。不同的是如今Luxchem现金储备更高,截止今年6月底为止累积高达2亿2475万令吉的现金储备,相等于总资产之32.0%,或等于企业市值的一半左右。在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之下,持有高现金除了可应对未来经济走向恶化的风险之外,同时得益于高利率环境,Luxchem在首半年的利息收入就已赚取223万令吉,相等于税前盈利之8.7%。对此,管理层也同时宣布派息每股0.60仙给来回馈股东。

从市场划分数据来看,国内依然是Luxchem的最大市场,占比超过60%,越南和印尼次之,因此东南亚经济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将决定Luxchem的销售表现和获利能力。

Saturday, July 22, 2023

全球粮食危机

这周有两起事件有可能对全球粮食危机造成深远冲击。首先是俄罗斯宣布中止黑海粮食走廊协议,不再确保乌克兰船运可以安全出口粮食至多个国家,俄方甚至扬言那些通过黑海的乌克兰船只将被视为潜在的军事货船。而俄罗斯军方接连数日在黑海进行导弹和无人机攻击,持续轰炸乌克兰港口地区和粮食储存设施,摧毁了大约6万吨谷物农产品。虽然乌克兰可以寻找替代路线,包括通过经由波兰或其他国家以及多瑙河出口粮食,然而成本效益不高,而且不像从黑海使用大型散货船运输这么快,加上乌克兰陆路粮食出口也对乌克兰邻国粮食价格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这些国家的农产品价格下跌。联合国对此表示,俄罗斯终止执行黑海倡议,并对黑海港口的袭击可能加剧全球粮食危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随着消息传出后,本周全球谷物价格应声飙升,小麦和玉米期货价格分别上涨了近9%和8%。根据资料,乌克兰的小麦、玉米和大麦产量在全球市场比重分别为10%、15%和13%,另外,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葵花籽产量也占全球市场之45%,因此接下来很有可能出现供应短缺和谷物飙涨的情况,造成全球有4亿多人口面临饥饿的生死边缘。

联合国和土耳其斡旋的黑海粮食倡议是在2022年7月首次签署,过去一年促成3200多万吨乌克兰粮食经由三个黑海港口出口到全球市场。然而,由于俄罗斯不满其粮食和化肥产品出口没有得到实施,因为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成为协议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另一方面,乌克兰也拒绝开通一条从乌克兰向欧盟出口氨气的管道,最终这一次俄罗斯拒绝再次延长协议,除非俄方提出的要求得到满足。有分析认为俄罗斯仍有可能改变主意,就像去年10年发生的那样,特别是当俄罗斯考虑到可能因协议取消而蒙受收入损失。然而让局势更加复杂的是,目前乌克兰已经正在使用美国提供的集束弹药,试图摧毁俄罗斯在乌克兰东南部的阵地。美国将集束弹药交给乌克兰的这一决定也引起国际舆论和争议,因为使用杀伤力大的集束弹药将造成更多平民伤亡,而未引爆的弹药也将构成长期威胁。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誓言,如果有人对俄方使用集束弹药,俄罗斯武装部队将被迫以牙还牙!这也让俄乌两国结束战争和重返黑海协议谈判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除了黑海粮食协议中止之外,另一重大事件就是印度政府宣布停止非印度长米外的白米出口,理由是天气影响国内农作物收成,担心大米出现短缺。分析指出,有关禁令或将进一步恶化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印度大米对全球贸易之所以重要,因为其占全球大米出口量的40%以上,去年白米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2200万吨,超过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和美国的总和,出口多达140个国家。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家受影响将最深,可能得转向其他稻米供应国购买。然而糟糕的是,最近,巴基斯坦遭遇严重洪灾;泰国因天气反复不定影响收成,造成全球供应进一步紧缩,而市场恐慌和投机行为可能推动米价上涨。

今年以来,米价已攀至近10年新高,部分原因是俄乌冲突导致谷物价格飙涨,稻米作为替代性主食的需求也攀升;而俄罗斯退出黑海粮食协议后势必又再造成谷物价格上涨。白米是全球一半人口的主食,其中亚洲就消耗了全球约90%的供应量。而厄尔尼诺现象7年来首次在热带太平洋地区出现,有可能给许多水稻种植地区带来干旱进而损害农作物。报导指出印度对全球白米市场的扰乱速度将远远超过俄乌战争对小麦市场的影响。

如果说去年全球面临大通胀是因为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和粮食价格飙升,尤其对欧洲冲击最大,因为欧洲人是小麦、大麦和葵花籽的主要消费者,而能源价格暴涨,也反映在农产品价格上。来到今年,印度的白米出口禁令则对亚洲的影响更大,加上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极端天气,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造成影响水稻收成,进而产生粮食供应紧张和价格飙涨。

我国在最近几个月的通膨率有下降迹象,然而接下来会不会迎来粮食通胀就值得留意了,因为我国白米自给率不到70%,需要进口大约30%白米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早前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就做出承诺,将批准30亿令吉协助农民提高稻米产量,这项2年5次的稻米播种计划除了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外,高产量还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充足。然而,这项计划需要投入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果,如今随着俄罗斯中止黑海粮食协议以及印度禁止白米出口,无疑敲响了我国粮食安全警钟,政府需要加快采取策略和行动来应对未来有可能会爆发的粮食通胀。

Saturday, July 1, 2023

2023年6月投资小结

2023年上半年结束马股依然处于颓势,未能成功重返1400点水平,反而继续下跌至1376.68点。个人组合上半年亏损扩大至-2.74%,账面累积亏损也增加至-30.37%

股息方面,6月份收到来自Liihen和YTL Power派发的RM435.73,待领股息减少至RM1,153。

交易方面,则以RM0.40的价位增持OCK。

本月初美联储一如市场预期暂停升息,不过却扬言今年还会继续加息至少50基点,而加拿大、澳洲和欧盟等央行也先后升息,英国央行更是意外加息50基点,将利率推高至5%,为2008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再次证明全球通膨异常顽固,全球央行持续紧缩货币政策,市场预计今年以内会降息的可能性还言之过早呢。至于本地汇率不断贬值,加上国内6州议会已宣告解散,州选举即将打响,国内政局紧张局势升温造成投资持续外流,导致股市汇市双双下滑。然而,仍有不少分析员看好马股在下半年的走势。首先,一旦6州选举成绩尘埃落定,联合政府将能更专注于经济和社会课题。其次,富时综指在上半年的表现落后于区域股市,估值诱人有可能在下半年重新获得外资的青睐。此外,6月通膨率已经下跌至2.8%,显示国内通膨压力已经有所改善,如果国家银行在下半年维持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国人和家庭承担更高利率的借贷成本,进而释放更多资金来消费和投资并推动国内经济,尤其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了三项提振资本市场措施,即降低印花税、促进企业投资及简化上市程序。而国家银行也适时出来喊话,表明将出手干预汇市避免令吉过度波动,或许有助于在短期内稳住汇率走势。不过老实说,联合政府执政都7个月了表现也不怎么样,给外界的印象是注重政治稳定多过拼经济,而经济转型和改革计划迟迟不见踪影,加上令吉贬值和物价高涨,都让在野党逮到不少机会来攻击政府。如果联合政府交不出像样的成绩单,其实也不用指望马股能在今年止跌反弹了。

国外方面,俄乌战事持久未歇,俄罗斯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却意外在6月23日发动兵变,武装部队朝首都莫斯科进军准备俘虏国防部长绍伊古,不过24小时后在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紧急调停之下却戏剧性结束了叛乱行动。瓦格纳集团成员可以准备交出武器或加入俄罗斯军队,或跟随首领普里戈任前往白俄罗斯建立新基地。这起事件引起了乌克兰和北约的高度关注,重新部署防线来应对有可能来自白俄罗斯的攻击。另外,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这次的无作为也严重打击其威信,不过反而让美国和北约更加担忧,因为衰落的普京有可能为了面子和荣誉发动更加致命的威胁来保住权力,这也让俄乌冲突未来局势发展的走向添多更加变数。

Sunday, June 11, 2023

国行总裁换人!

最近令吉屡屡贬值,造成国家银行因为5月升息的决定而成为众矢之的,这也逼使国行不断出来信心喊话,强调令吉走低主要是受到海外不可控制因素,如全球经济成长展望疲软、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和全球货币政策收缩导致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而近期汇率走势并不反映我国的真实经济状况。国行总裁丹斯里诺珊霞表示,由于国内通膨仍居高不下,因此升息是有必要的。如果长期保持低利率水平,将会导致消费和借贷过热造成通膨失控,而这正是国行不想看到的局面。而随着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内需推动经济走强,劳动力市场也有所改善,因此利率返回正常化是正确的决定。然而对平民百姓来说现实却不是这么回事,上班族的薪资增幅本来就不高,如今百物上涨,令民众大感生活吃不消,而随着国行升息,随即而来的就是房屋、车子等贷款利息成本也跟着提高,这也让大家叫苦连天。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就认为,隔离政策利率的调高有助于把供需调整到更平衡的水平,从而减轻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人民在消费时也须更加谨慎,同时也希望更多人可以增加储蓄,建立起良好的理财习惯。

然而就在这个时刻,国行在6月9日却宣布丹斯里诺珊霞的任期于本月30日届满后将由副行长拿督阿都拉昔接棒,7月1日起上任成为第10任总裁,任期5年,令市场大感意外。对外行人来说,这有点像是诺珊霞无力捍卫令吉价值因此政府决定换帅。不过我们必须知道,国行不会因为换人上位而随意改变货币政策方针和策略的,毕竟阿都拉昔自1988年就已经加入国行,拥有多年丰富经验,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较有涉猎,这或许也是政府考虑他的因素之一。尤其目前全球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国行如何平衡抑制通膨和经济增长,取决于最新数据和评论结果而定,而不是仅仅观察每日都在变化的汇率走向。

诺珊霞日前就指出,大马必须推动结构性改革,加强经济增长前景,并鼓励更多投资机会,这将有助于提振令吉的需求,并确保随着时间的推移,令吉能够更持久的升值。而我国是自由资本市场且实施弹性汇率,令吉出现波动实属合理现象,至于怎样才叫做合理就因人而异了。自去年以来美联储激进加息对全球市场包括我国确实造成巨大冲击,导致令吉不断走贬,与我国仰赖进口农产品脱不了关系,也直接造成了如今物价飙涨的结果。虽然国行多次强调随着东铁、第三捷运和东马泛婆罗州大道等长期投资和资本密集项目的支持下,劳动力市场会复苏,国内需求也将推动增长,然而实际上这些社会利益却是人民看到但吃不到,因为一般家庭的平均收入还是偏低,间接造成人才外流,而企业生产效率低和创新力不足而无法提高薪资待遇,导致国家不能收取更多税收,国库不见增加,就无法进一步改善国内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竞争力也就越落后于其他国家。诸多结构性的问题,又岂是更换国行总裁或者令吉变强就能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