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0, 2017

一路好走

虽说我是在2016年才开始注重股票投资,但其实早在2012年我就拥有第一支股票了,它就是号称高息抗跌股的YTL Power(杨忠礼电力),相信很多投资新手应该对它都不会陌生吧。和以前提过的ASW2020一样,这支股票是我妈帮我买下1,000股,然后这些年来也就一直持有着,不知不觉之间到现在为止原来已经累积了共RM376.88的股息,换成年均回酬率大约是4.60%,比目前银行定存率高。

这里我就暂且不提YTL Power的业务和近期表现,但我想说的是其实虽然这些年业绩不是很出色,不过每一年公司依然不吝大方派发高股息给股东们,尤其是2014至2016财政年,连续三年都给了10仙的股息,因此即使我持有的股份很少,不过能收到三位数的股息其实是相当丰厚的回报了,只不过那些年我始终没把股票投资看得太重。2017财政年股息砍一半仅派发5仙,主要是公司需要保留一大笔资金来进行约旦发电厂兴建计划,预计2020年才能竣工并在2021年开始贡献收益,因此估计接下来的几年派息率不会太高。不过长期来看,公司前景还是备受看好。

谈起YTL Power,当然不得不想起最近其集团创办人丹斯里杨忠礼在10月18日早上因病逝世,享年88岁。在这里我也必须向他致敬,杨老先生不仅是国内出色的企业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慈善家。对于伟大的人物来说,创业致富虽然不易,但难得的却能维持一份真诚与热情的心态来公平对待教育界和公益事业就更加值得尊重了,这展示出杨老先生的高尚人格和坚持回馈社会的心态。而这也是我期待向往的方向:我也想作出更多有意义的慈善,尤其是年轻下一代。

我相信杨老先生是离开得很安详,毕竟其长子杨肃斌也已经证明能力可以接班杨老一手创办的企业,而他留在人间的遗爱和信念也都会一直激励更多人做出正面的事情来回馈社会。

祝你一路好走,杨老。

2017年股息成绩单

随着11月业绩都已经完全出炉,2017年股息总收入大致上也尘埃落定。比起去年,今年的股息就高得多了,从RM1,148.75(月均RM95.73)增加到RM3,076.55(月均RM256.38),涨幅达167.82%。相对的投资额就比较少,投入资金大约RM27千,主要是针对性加码高股息的公司如Matrix,Liihen,JayCorp和Luxchem,所以股息自然就增加不少。另外,我也买进新股Hevea和Favco来取代成长慢的BPPlas和Tek Seng,希望能换来更理想的投资回报。今年让我最失望的就是Tek Seng的业绩一季比一季差劲,逼使我不得不忍痛止损卖掉它。两年下来对Tek Seng的投资扣掉收到的股息RM150,共净亏了RM4,300,堪称是我最失败的一次投资。

其他股票方面,Gadang,Kimlun和OldTown等受惠于业绩进步,因此股息也跟着提高;反而Homeriz盈利比上一年出色但股息却反而减少,这就让我少许失望了。

去年我就说过,我会动用股息的部分收入来支出World Vision的助养小孩计划,因4月起就资助第二位小孩,所以今年共缴付了RM1,680,或等于股息总收入的55%。只要明年的股息收入继续提高,我还会捐出更多资金来帮助有需要的人。或许,我也应该学习一些公司制定的派息政策(Dividend Payout),打造专属于自己的捐款政策(Donation Payout)?😄

Sunday, December 3, 2017

2017年11月投资小结

11月战绩非常不理想,组合累积回酬率从10月份的12.25%猛挫至这个月的2.62%,等于市值蒸发了RM7,829.65!归根究底,主要还是Gadang,Hevea,Liihen和Tek Seng等股价下降,尤其是我的最大重头仓Gadang,上个月刚出炉的季报成绩很好但却被投资者抛售,我还真是不能理解呢。以下是我手中股票最新业绩出炉的成绩单:

Tek Seng - FY17第三季净亏108万,按年下跌114%,按季下跌135%;无派息
YTL Power - FY18首季净利赚1亿3245万,按年下跌10%,按季下跌34%;无派息
Matrix - FY18次季净利赚5183万,按年上涨12%,按季上涨14%;派息3.25仙
Favco - FY17第三季净利赚2013万,按年下跌13%,按季上涨4%;无派息
Liihen - FY17第三季净利赚1947万,按年上涨20%,按季上涨17%;派息4仙
Hevea - FY17第三季净利赚717万,按年下跌58%,按季下跌56%;派息1.6仙
Johotin - FY17第三季净利赚808万,按年下跌25%,按季上涨17%;派息0.5仙
Kimlun - FY17第三季净利赚1423万,按年下跌14%,按季下跌4%;无派息
OldTown - FY18次季净利赚1521万,按年上涨20%,按季下跌9%;派息3仙

从以上数据来看,三间公司有进步,六间公司表现下滑,尤其Tek Seng还蒙亏,也难怪我的组合成绩也随着下跌。不过股市行情也很不妙,11月份报收1717.86,年初至今也只录取4.64%的涨幅。而我股票组合的年回酬率也从10月的17.44%退步到7.68%,虽然好过大市,但距离我本身设定的12%回酬率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呢~

股息方面,11月份仅收到YTL Power派发的RM52.50,待领股息就累积新高RM1,081.05,当中的RM375.55需要等到下一年了。

2017年即将结束,我也必须抓紧时间为下一年布局了,尤其最近政府已经暗示全国大选会落在明年农历新年之后,而大选这个课题正好是目前股市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一旦大选日期敲定,我相信很大程度上会刺激股市上扬的。

Sunday, November 19, 2017

季报分析 | Tek Seng 3Q17业绩探讨

近期国内外市场消息好坏参半,富时综指继续从上个月的1747.92滑落至昨天的1721.66;马币兑换美元也强势回升至4.16水平;国行宣布OPR维持在3%,但暗示明年一月或将升息,被视为发出鹰派讯号;国内首9个月的GDP成长5.9%,第三季GDP更是达到6.2%!创下约3年新高;国际油价继续上涨,国内RON95油价也来到近几个月最高的每公升RM2.38,预计会带来连锁反应导致生活成本持续高涨,民间仍承受着巨大通胀压力;美国众议院已经通过税改法案,如果成功得到参议院批准,今年年底就能实现历史性最大规模的企业减税;从35%下调至20%。

而昨天Tek Seng也出炉了第三季财务报告,非常遗憾的,这个季度再次亏损,而且连营业额也下降16%之多。












先分析营业额吧,对比去年同期PVC业务就下降了700万,太阳能业务就跌了600万;税前盈利方面PVC业务下跌720万,太阳能业务就下跌550万。根据报告解释,PVC业务表现滑落主要是因为销售量减少以及外汇损失;而太阳能业务则是因为较低的销售量和其他收入。其实从2016年开始,公司就陆续收到因客户无法达到最低订单而作出的赔偿性收入,去年就共收到了1,540万;但今年首9个月就减少至352万,或许表示客户已经调整过最低订单数目所以无须作出更多赔偿,原因是Tek Seng从一年前预计的十台生产线减少至现有三台生产线操作,而首8个月产能使用率75%却也足以应付手头上的订单,多少点出目前太阳能需求成长缓慢的无奈。

Tek Seng在第二季就已经脱售一台太阳能生产线取得RM520万盈利兼撤销分期付款合同,因此第三季债务也仅剩下180万,预计年底之前就能还清,算是兑现了2016年度年报写下的承诺。










资产负债表方面,由于管理层成功偿还大部分的债务和减低库存,负债率从去年底的0.16降至第三季的0.01;而库存减少也大大改善公司的现金流,把去年底的481万增加到第三季的1,971万。

持有Tek Seng旗下子公司TS Solartech Sdn Bhd49.31%拥有权的台湾上市公司-升阳科电科技宣布12月将与其他两间同行(昱晶和新日光)共组联合再生能源公司,以整合产能和资源提升竞争力,改变过往旧有的电池代工模式,未知Tek Seng是否也会朝向这方面的转型呢?根据9月22日The Star的媒体报导,目前Tek Seng都是把太阳能电池先运去越南和泰国组装成太阳能电板后,才送去给外国客户如美国,中国和欧洲。或许也因为这样,虽然公司有效控制成本,不过却也拉低了毛利率。

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公司处理外汇变动做得不够好,第三度就蒙受未实现外汇损失高达305万,随着现在马币开始走向强势,公司应该及时采取对冲策略来应付外汇波动而不是置之不理。











太阳能是属于绿色环保且可持续性发展的领域,前景绝对是长期备受看好,但随着越来越多公司也开始分一杯羹肯定也加剧竞争力。Tek Seng要杀出一条血路,就必须得到升阳科的技术转移协助研发及提升现有产品的性能,否则要如何突围而出呢?

Sunday, November 5, 2017

第二股票组合

上个月我姐交给我一项超级任务:负责照顾我妈的股票投资组合。我仔细研究后,认为组合表现和潜在回酬率一点也不出色啊,而且重仓股都压在YTL Power,但偏偏今年YTL Power的股息砍了一半,理所当然今年的股息收入也就比去年逊色得多了。

我想了又想,决定先把最大毒瘤WTK卖出,同时买进我的家私股心头好Homeriz。一来,Homeriz的股价尚算廉宜,还低于其真实价值;二来股息率也不错,至少也有4-5%以上,另外其盈利表现持续成长,是值得长期持有的高息股。就整个投资组合而言,也可以分散股息来源过于集中于YTL Power的隐忧。

结果10月30日Homeriz宣布末季业绩报告,如我所料般净利按年大涨52.74%至700万6千令吉,优于上财年同期的458万7千令吉。不过我想不到的是管理层仅建议派发每股2.2仙的终期股息,远低于我预测的3至4仙股息。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2017年净利都比2016年进步10%,但为什么派息就退步16%,从2016财政年的5仙股息减少到2017财政年的4.2仙股息呢?希望管理层能在年度股东大会解答我们这些小股东的疑问吧。

解决掉WTK,接下来打算减少YTL Power的股份,换进两支生力军来带动整体组合的回酬表现和增加股息收入。考量到我妈的年纪,我觉得60%高息股加40%成长股的组合配置应该会比较理想的。能够的话,我想进一步把股息收入分得再均匀些,至少每个月或隔两个月都能股息入账就更加满意了。

如今都已经来到11月,我妈的股票组合要在今年打败大盘是不大可能的事了,惟有期待当我完成重组动作之后,明年重新出发,但愿可以达到12%回酬率的最低目标吧。